何海天
摘 要 班集體是學生成長搖籃,一個積極進取全面發展的班集體,則能夠對每一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教育與激勵效果,所以身為班主任自然需要在教學的同時,不斷引導、組織學生建設班級集體榮譽感、增強班級凝聚力,讓每一位學生意識到團結的力量,這不僅是小學班主任工作重點,也是其帶好一個班級的關鍵。
關鍵詞 團結 小學班主任 班級凝聚力 建設
0引言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到過:“集體是教育的工具?!比粢粋€班級班風是積極向上、團結奮發的優秀班集體,其對于學生造成的影響也是積極且深遠的,反之,則不僅不利于班級管理,也不利于學生健康發展。小學班主任工作過程中,做好班級管理是其十分重要的一項任務,而要想建設一個優秀的班集體,自然需要形成集體凝聚力,讓每一位學生均能夠形成良好的團結意識,從而有效提升班主任工作質量。基于此,本文也就小學班主任對班級凝聚力的建設提出了如下建議:
1維護學生自尊心,為班級凝聚力建設奠定基礎
在班級管理期間,小學班主任不僅要將自己定位成嚴師,還需要在嚴厲的同時維護學生自尊重,扮演好“管如嚴父,愛如慈母,親如朋友”這三重角色,真正在管理期間做到以心換心、以誠對誠,這樣才能為班級凝聚力建設奠定基礎。
1.1要抱以期待改正的心
但凡是學生自然會犯錯,所以班主任在凝聚力建設過程中,還需要抱以期待改正的愛心,尤其是對于一些有問題的學生,切忌當中羞辱、體罰、謾罵,這不僅無法起到良好的教學管理效果,還會進一步激發學生逆反心理,不利于班級凝聚力建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成功、希望能夠得到認可和贊美,所以班主任在班級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即使是面對學習困難的學生,班主任也應該多給予關注,從不同角度來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同時大力進行贊揚,這樣自然能夠有效激發學生上進心與自尊心,從而有效為班級凝聚力建設打好基礎。
1.2要有一顆包容的心
包容心對于班級凝聚力建設而言也同樣十分重要,其要求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時候,以一種平和的教育智慧來原諒學生暫時的落后,學會使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每一位學生,也只有處在這種包容的環境下,學生才能夠得到有效積累、學習與進步。為此,班主任在班級凝聚力建設期間,一定要多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多對學生進行鼓勵、適當進行批評,而且在批評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小學生自信心,注意自己的說話語氣,不能過于生硬;另外,對于學生的講話班主任也應該耐心傾聽,而且在教學與管理期間盡可能面帶笑容,以此來促進師生溝通與交流,這樣就能有效提高學生親切感,從而有效增進師生情誼、促進班級凝聚力建設。
2設定共同目標,制定合理且科學的班級制度
在班級凝聚力建設過程中,設定共同目標可謂是基礎與前提,做好這一項建設工作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意識到團結的重要性,讓每一位的心都能夠緊緊的聚在一起。為此,班主任在建設過程中,可以結合班級實際來設定出共同的目標,以此來為班級凝聚力建設打好基礎。例如,考慮到我班級實際情況,可以將我班級班訓定位“班榮我榮,我辱我辱”,而且還將其打印出來張貼到了教室最顯眼的位置,讓每一位學生均能夠因此而意識到自己在班級建設中的重要性,時刻激勵學生團結奮斗、不斷進取,這樣就能真正有效提高班級凝聚力。在完成共同目標設定之后,班主任還需要結合班級實際情況來制定出合理的班級制度,畢竟無規矩不成方圓,制定出了合理的班級制度體系才能真正有效規范學生日常行為,讓其在無形之中樹立起正確的行為舉止和日常道德規范,促進班級凝聚力建設。例如,我在班級建設期間,就與我班級學生干部和委員展開了探討,并且合作制定出了班級制度、班級評分表,評價內容則是從學生紀律、學習、衛生、重大事件這幾部分來進行評價,基礎分數為0分,沒有設定上下限分數,若學生在上課期間被老師表揚一次可以+5分,被教師批評則-10分;紀律方面,若學生一星期都保持全勤則+30分,若曠課一次則-10分,遲到-3分;衛生方面,若學生宿舍衛生較為干凈的話+10分,班級打掃整潔度較高則可以+10分,反之則-10分……通過這一形式來對學生進行評分,然后在每個星期、每個月挑選出得分最高的學生進行表揚,而對于評分較低的學生我則會幫助他們分析原因,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配合班級管理工作,還能讓學生在踐行期間逐漸形成規則意識、平等與公平意識,長時間下去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班級凝聚力。
3以身作則,率先示范
若將一個班級比作學生另一個家的話,班主任就是這個家里的大家長,所以小學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級凝聚力建設工作的話,其自身在其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一定要以身作則、率先示范,自覺以自己淵博的知識、良好的人格魅力來感染教育學生,同時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走進學生內心世界,這樣就能進一步提升班級凝聚力,也只有這樣的教師才能獲得學生支持與尊重。身為班主任,要想真正讓學生意識到團結的重要性,自然先進行自我約束,畢竟班主任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學生目標和榜樣,對于班級凝聚力建設十分重要。例如,我在平常工作過程中就十分重視時間觀念,一直都認為在校期間若能按時出勤的話,其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之中自然也會形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可是班級之中遲到學生也不少,尤其是伴隨著鈴聲走進教室的學生甚至都沒有意識到自己遲到了。針對這一現象,班主任就可以以身作則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在每次上課之前的10分鐘,我就已經提前達到了教室,看看教室之中學生出勤情況,然后在教室門口“迎接”遲到的學生,而對于遲到的學生我也并沒有直接數落、批評他們,反而微笑著目送他們進入教室,一次兩次下去很多遲到的學生也就不好意思了,還主動向我承諾不會再遲到了,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這個時候我再乘機對其展開教育,之后班級之中除了意外事件之外也沒有出現故意遲到等情況。除此之外,身為班主任我有時候會看見教室之中存在較多的瓜子皮,而且很多學生在看到之后都覺得不是自己丟的所以就沒有主動撿起,沒有意識到自己是班級集體中的一份子,對于這一現象,我就有召開班會進行討論,并且詢問學生在家中有沒有隨手亂丟垃圾的習慣?在看見家里的垃圾會不會視若無睹?學生自然會回答:“沒有,不會?!边@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認識,在此之后我身為班主任每次也都以身作則,不管是在班級還是學校看到了垃圾都會主動撿起,這樣學生就會在無形之中受到自己的感染,在面對班級垃圾的時候會主動清理,而我在看著干凈整潔教室的時候,則會說道:“我們這個家非常干凈整潔,這全是靠的你們!”這樣就能有效激發學生班級榮譽感、增加班級凝聚力,讓學生真正意識到自己也是班級之中的一員,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與建設之中。
4組織集體活動,提升班級凝聚力
雷鋒同志有提到過:“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睘榇耍W班主任在班級凝聚力建設過程中,除了上述幾點之外,還需要積極組織集體活動,讓學生在集體體驗中感受到團結的力量,這樣自然能夠促進班級凝聚力得以建設。學生在校園學習過程中,也會有各式各樣的集體活動,教師組織這些活動能夠有效展示出學生的個性,同時也能激發學生拼搏奮斗的精神、從而提升班級凝聚力。我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就經常會鼓勵學生參與到集體活動之中,如運動會、歌詠比賽、萬米接力等等,在此期間我會為學生灌輸重在參與這一思想,讓學生用心參與、享受過程,而且在學生參與的時候,我還會承擔起拉拉隊角色,為他們加油、吶喊,同時還拿起手機和相機為學生拍照留念,之后再上傳到班級群空間中,有些還會沖洗出來張貼在教師墻上。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在班級之中的主人公意識會逐漸提升,明白團結的重要性,從而有效提升班級凝聚力。
5結語
綜上所述,團結就是力量,身為小學班主任其對于班級凝聚力建設起著指導性作用,所以在教學的同時一定要發揮出自身在這一方面的價值,真正了解學生、以身作則、構建集體活動,通過這一系列的手段來讓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逐漸提高班級凝聚力,讓學生明白團結的重要性,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 梁盼.團結就是力量——淺談如何增強班級凝聚力[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19):112.
[2] 陶改文.淺議班主任在小學班級凝聚力建設中的重要作用[J].新課程(上),2018(09).
[3] 王囡.我愛我家——如何增強班級凝聚力[J].河北教育:德育版,2015(01):37.
[4] 龔蕊.團結就是力量——小議如何形成和提升班級凝聚力[J].科技信息,2014(0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