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摘要:在我國的社會發展中,公安干警是廣大人民群眾的“保護神”,肩負著打擊犯罪、維護社會治安、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神圣使命,這就要求他們具備良好的體能素質,才能應對日常繁忙的警務工作,應對突發的事件。在公安院校教學過程中,開展“體能訓練”課程的教學改革,其目的就是進一步增強警務人員體質,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靈敏度,使得他們的身體耐受度和心理素質都能夠有較大的提高。公安院校的警察體能訓練是公安院校的必修課,直接關系著警務人員的專業技能、體能、耐力等,因此,為了保證其教學效果,對其實施課程教學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公安院校 體能訓練 教學改革
前言
警察體能是從事警察職業所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是履行社會責任和實現自我價值的基本條件。因此,在公安院校加強對學生的體能訓練課程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加強對公安院校學生的體能訓練教學,對他們將來的職業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當前的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公安院校的體能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公安院校學生體能訓練的效率和效果,只有積極探索和尋求警察體能訓練教學上的改革和創新,才能進一步提升公安院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警務能力,滿足未來工作的需要。
一、公安院校開展體能訓練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價值分析
警察體能,主要是指警察職業所需要具備的體能標準,能夠足夠應付活動強度大、持續時間長、爆發力強的工作狀態,是從事警察職業所必須的素質能力,同時也是完成社會職責的重要條件之一。一般來講,公安院校開設體能訓練課程,除了傳授警務實戰技能做好必要的體能準備之外,最重要的是為公安院校學生日后的職業發展夯實基礎。在傳統的警察體能訓練教學中,體能教師往往采用城市化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也缺少變通,通常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不僅缺少了訓練的趣味性,而且也很容易挫傷學生參與體能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體能訓練效果
良好的體能是警察履行社會責任,促進職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在實際教學中,體能訓練教官要在堅持教學原則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和創新體能訓練課程教學,使得該學科的教學,既能滿足實戰要求,又能提高學生的耐力訓練水平,促進學生的體能發展。
(二)能夠滿足學生體能多元化的發展需求
在公安院校里,學生們的身體素質本來就具有很大的差異性,而且他們每一個人的發展方向也不盡相同,因此,學生們對體能的發展需求具有很大不同。例如,耐力較強的學生可能對自身的爆發力具有強烈的需求,而力量型的學生可能會對自身的靈敏性具有一定的需求。針對這種情況,體能訓練教官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樹立起現代教育觀念,依據學生實際的發展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項目,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需求,保障學生體能的綜合素質能夠得到平衡發展。
(三)能夠構建起良好的體能訓練氛圍
從實踐中可以看出,學生參與的體能訓練,具有一定的艱苦性和枯燥性,學生只有具備堅強的意志力,才能順利的完成體能訓練任務。在公安院校,體能訓練課程是重要的必修課程,因此,體能訓練教官要采取有效措施,改變體能訓練的枯燥和艱苦的狀態,嘗試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構建良好的體能訓練氛圍。其一,教學方法上的變化,能夠帶給學生們一定的新奇和新鮮感,能夠激發學生參與體能訓練的欲望。其二,教學方法的變化,帶動學生高效的完成了體能訓練任務,學生從而對體能訓練刮目相看,同時也增強了自己完成體能訓練的信心,對這樣的教學效果相當滿意,因此,體能訓練教學方法上的調整和優化,使得教學的整個狀態得到了有效改變,使得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提升。
(四)能夠促進警察體能教學的高效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已經進入到了信息化社會,一些新技術和新技能被應用到社會生活中,這就給我們的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加強公安隊伍建設,提升公安隊員的整體素質,是維護社會安定、和諧實際需要。因此,公安院校要清醒的認清現在的發展形勢,積極探索和創新體能訓練課程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在整個教學體系優化和創新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實現教學體系創新的重要途徑。在實踐教學中,公安院校要加強對體能訓練課程的改革和創新,推動警察體能教學體系的完善和發展。
二、當前公安院校體能訓練課程教學的現實狀況分析
(一)體能訓練課程課時安排缺乏科學性
在當前的公安院校的體能訓練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體能訓練課程課時安排缺乏科學性的情況,特別突出的要數課時安排不足,嚴重影響了體能訓練課程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導致很多學生在實際教學中,自己的體能素質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有的學生甚至出現了體能素質下降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不僅難以滿足公安院校學生畢業的要求,而且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
(二)體能訓練的方法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
在公安院校的教學中,對學生實施體能訓練課程教學,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學規律,不能主觀臆斷,盲目的開展體能訓練。在實踐中,很多教師主觀上存在一種錯誤的觀念,那就是體能訓練的強度越大,實際的訓練效果越好。持有這種想法是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的,如果單純追求大運動量的訓練,往往會取得相反的訓練效果,很可能使得訓練者不能承受這樣的大運動量,造成身體和精神上的傷害,或者造成身體上的損傷,嚴重的還會挫傷學生參與訓練的信心和積極性,很難達到預期的體能訓練效果和狀態。
(三)體能訓練缺乏完善的考核機制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公安院校主要通過期末測試和單項測試來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師往往重視的是最終的考試成績,而對測試的過程很少投入精力來關注。與此同時,公安院校的考核標準并不高,學生只要體能不是特別差,一般都能考核合格,甚至有些教師為了照顧學生,在考核時往往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輕松的過關。這樣的考核過程,使得體能訓練課程的考核難度大大降低了,從而很容易導致學生從思想上不重視體能訓練這門課程的學習,對他們將來的職業發展將會產生不利影響。
(四)不注重心理健康方面的訓練
在公安院校里,很多學生都是家里的獨苗,集家庭的萬般寵愛于一身,往往養成了他們驕縱、任性、貪圖享受的個性,因為缺少鍛煉,往往他們的身體素質都不強,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心理比較脆弱,承受能力較差等。心理方面的問題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體能訓練的效率和效果,難以有較大的進步空間。在公安院校教學中,學校和教師往往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訓練上,并沒有將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納入到重要工作來抓,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未來發展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
三、公安院校體能訓練課程教學的改革途徑探索
(一)積極構建完善的體能訓練課程體系
在公安院校的教學中,體能訓練課程教學是必修的重要課程,從學生入學開始學習,直到學生畢業完成學習,是一項貫穿始終的教學課程。學校和教官都要重視這門課程的教學和學習,積極構建專項訓練完整課程體系。將理論教學和實踐訓練相統一,通過長期的、系統的體能訓練,真正的提升學生的體能素質。實踐中,體能訓練課程教學要做好規劃和安排,體現科學性和合理性,不能出現拔苗助長的情況,將速度訓練、靈敏度訓練及耐力訓練科學的融合一體,全面的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體能素質,為將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積極構建完善的體能訓練考核方法
在公安院校里,學生的身體素質具有較大的差別,因此在體能訓練的考核中,也要體現出差別性,采用多標準、多項目的全面的考核方法,所謂的多標準,就是不再采用統一的標準來進行考核,教官依據學生的實際體能狀況進行檔次劃分,總的來說劃分為優秀檔和合格檔,鼓勵學生在現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和長進,才能滿足考核的標準。而多項目,主要是指,體能訓練考核要包含多個考核項目,而不能選擇其中一個項目進行單獨考核,作為最終的考核成績。例如,對耐力的考核,就可以選擇200米跑、1000米跑及5000米跑等,而不能單獨考核其中一項。
(三)體能訓練要注重體現科學性和合理性的特點
公安院校的體能訓練不能盲目的開展,而要科學、合理的進行體能訓練安排,幫助學生通過一定的體能訓練,達到更高的層次。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和訓練中,往往存在一些錯誤的做法,需要及時的進行糾正,開展科學訓練。例如,長距離的跑步不適宜安排在早上,而適宜安排在下午的后半段,不僅有利于身體健康,而且有利于增強體能鍛煉的效果。因此,在開展體能訓練的時候,一定要遵循科學規律,而不能盲目進行體能訓練。
(四)將實戰作為體能訓練的目標
公安院校的體能訓練要以“貼合實戰”為要旨,注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教官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結合現實中的執法案例,尋求與實戰型警察體能訓練的貼合視角,運用彰顯實戰特性的教學方法,這樣可以進一步接近實戰,增強體能訓練的實效性和高效性。
(五)將體能訓練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
在體能訓練過程中,教官要注重訓練時的高要求,同時也要加大對學生的鼓勵,讓他們增強對自己體能訓練的信心,與此同時,教官可以適當的增強訓練的難度和強度,有意識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鍛煉他們的吃苦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
結束語
警察體能是公安院校學生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對將來的職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學校和教官都要重視對學生的體能訓練,針對體能訓練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和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提升學生體能訓練的實效,為未來發展助力。
參考文獻:
[1]劉洪富.吉林省警察院校學生體能訓練現狀與對策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7,35(01):67-70+75.
[2]陳俊強.公安院校警察體能訓練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科技資訊,2019,17(14):231+233.
[3]郝鵬翚.公安院校警察體能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7):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