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科櫓
◆摘? 要:足球訓練可以培養學生們的意志力,幫助小學生們養成果敢堅毅的性格。本文首先分析在小學開展趣味足球課程的意義,其次結合實際總結提高小學足球趣味性的有效措施,即加入游戲環節、應用多媒體、加強聯動、構建一體化、組織比賽。
◆關鍵詞:小學體育;足球教學;趣味性
足球作為體育課程中的重要環節加入到學校體育教育中來,豐富了體育的教學體系。學校定期舉行足球比賽,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采取勞逸結合的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加強學生們對足球課程的參與感。
一、在小學開展趣味足球課程的意義
第一,小學生處于生長發育的階段各種價值觀念還不夠健全,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但是孩子們天生活潑好動,向往自由追求無拘無束的生活模式。在小學中開展趣味足球課程,為學生們提供釋放學習壓力的機會,緩解學習的壓力。第二,在趣味的足球活動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在比賽中促進大腦與身體的協調發展,培養學生團結協助的精神。第三,素質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孩子們每天的課業壓力過重,在課余時間和放學后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鍛煉。在小學進行趣味足球教育正好可以彌補學校教育缺失的部分。
二、在小學進行趣味性足球教學的措施
(一)以游戲的模式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足球訓練需要極強的毅力和忍耐力,許多小學生第一次接受高強度的訓練,容易產生抵觸的心理,影響訓練的積極性。這時老師可以使用游戲的模式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足球還沒有全面的認識,無法準確的進行接球和傳球的工作。老師可以向讓兩人一組進行基礎的擋球游戲。在班級內找到四組身高相近的學生進行游戲,兩名同學相對站立,每組之間距離5m。在兩個人的中線處畫一條橫線,進行交替式的傳球游戲,要在不接觸橫線的情況下擋球。學生們應該盡量把球踢到對手的兩側,增加擋球的難度。最后那一方擋球的數量較多就可以獲勝。這個游戲相對來說較為簡單,能夠快速的組織開展。學生們在運動中舒緩身心,提高了反應和臨場應變能力。
(二)利用多媒體打破教學的束縛
目前體育課堂多在室外進行,對多媒體等設備的應用頻率較低。當講解某個足球知識點時,老師需要進行多次的示范和講解,煩瑣的理論知識無法吸引學生們的注意,降低課堂的教學效率。對多媒體設備進行科學的應用,采取微課的模式,以動畫視頻的模式向學生們進行講解。微課是以視頻為載體,再融合音樂、游戲、圖片等素材。微課的時間一般在10min左右,小學生在課堂中容易出現溜號的情況,10min正好是時間的臨界值。例如,在學習“足球的傳球技巧”時,學生們無法直觀的區分腳內側傳球、腳內側弧線球、挑傳、正腳背抽傳這幾種傳球模式。老師通過視頻直觀的向大家展示不同傳球的動態圖,還可以把幾個動作一起進行對比,靈動有趣的動畫更能加深學生們的記憶效果,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三)加強與其他課程的聯動性
應該對學校的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加強足球教學與其他的課程的聯動性。例如,昆明市為了提高小學生們的身體素養,積極打造足球入校園的體育教學模式,樹立特有的足球文化形象。昆明市的小學把體育活動融合到日常課程教學中去,他們以足球為載體,讓學生們在運動中感受體育的魅力、完善思想品質、磨練意志。該校的老師構建了幸福足球的教學體系,通過小小一個足球打通所有科目之間的聯系。使用數學知識分析足球的運動軌跡,制定最后的突進路線;在語文課中以“足球”為主題進行創作,向同學們分享自己與足球的羈絆;在勞動課中對足球進行解剖,了解其內部的構造和外部的材質;在美術課中,對足球進行再次創作,勾畫出自己眼中的足球。可以說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足球的影子,學生在校園中從不同角度感受足球的趣味性,加強對足球的認識。
(四)構建一體化的足球教育模式
學校、家庭、社區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應該對這三者進行統籌管理,為學生們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體育教學。在2016年年末,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求各省市政府部門根據當地的情況進行有效地落實。應該建立多角度、全方位、人人參與的體育結構體系。2014年,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要對學校、家庭和社會的體育資源進行合理的把控。學校應該起到主導的作用,為學生們提供多彩的趣味足球課程。家庭應該定期舉行足球親子活動,家長拉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社區為孩子們提供廣闊的運動空間,讓他們在課后也有機會進行足球活動。
(五)進行足球對抗賽增加體育榮譽感
老師應該定期舉行一場足球對抗賽,提升學生們對足球學習的熱情度和個人榮譽感。學生們在比賽中加強理論知識與實際的結合,熟練地應用踢球和傳球的技巧,激發自身的運動潛力,增強對突發情況的應變能力。比賽結束后,老師進行總結與分析,歸納在比賽中存在的問題,為下一次做好準備。對于優勝的隊伍老師為他們頒發榮譽證書和獎品。對于失敗的小組老師予以他們鼓勵,要樹立永不言棄的精神[2]。舉行足球比賽能夠激發學生們的競爭意識,加快他們練習的腳步,提高對足球課程的重視度。
三、結論
綜上所述,老師應該以實際情況為出發點,綜合考慮學生們的身體素養,因材施教采用科學的教學模式,增加學生對足球課程的興趣。應該讓學生們從小就樹立正確的運動意識,接下來的學習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光紅.增強小學體育足球教學趣味性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20(20):230-231.
[2]陳曉明.增強小學體育足球教學趣味性的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