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芳
摘 要:在開展稅法課程時采用案例教學的方式,更加有效地使學生達到會計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通過案例教學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對稅法知識的掌握,讓學生對稅法學習更有興趣,增加在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的方式能把稅法知識和實際案例結合起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也是稅法教學方式的重要改革。
關鍵詞:稅法? 案例教學? 會計學專業
案例教學法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把稅法知識從教材中引入到生活中。通過案例教學法,學生能以實踐的方式掌握稅法知識,在教師的幫助下,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對實際案例進行分析,做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從而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案例教學的方式開展課程,根據學生在解決案例時的表現,改善教學方法,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著重培養學生解決案例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在稅法課程中采用案例教學法的流程
(一)稅法課程選擇案例的方法
教師在進行課程準備時,應該考慮到當前經濟的發展和稅法課程中的復雜性,在大量的稅法案例中選擇符合學生學習的案例,這對教師的專業水平有極高的要求。教師在選擇案例時,應該考慮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新課程的接受能力,還要考慮案例是否與教學目標相符合。在安排課程時,教師要在案例教學中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把握教學節奏,以便學生輕松掌握相關知識。例如,在開展《個人所得稅》課程時,教師可以以個人工資為案例,通過對自己繳納金額進行分析,給學生講解工資構成以及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公式,把知識點和生活中發生的事情聯系起來,減少學生上課時的陌生感。
在稅法課程中采用案例教學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運用案例教學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如何運用稅法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分析教師的工資,可以讓學生明確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自主探究,通過大量的訓練,掌握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計算個人所得稅的知識,由此提高了學生在學習時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和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
在教師選擇教學案例時,可能會從稅務機關公開的信息進行收集,也有可能會根據教材中的案例結合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改編而來。需要明確的是,無論哪種方式,在教學中使用的案例一定要新穎,這樣就會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提高稅法教學的質量,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上課習慣。
(二)稅法課程案例分析設計
在課程開展之前,教師應該做好準備工作,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上課的內容,課堂上需要使用的案例給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學生在預習期間會根據案例收集相關的資料,嘗試解決預習時遇到的問題。例如,在開展《企業所得稅》一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好用有限公司”所得稅的案例,讓學生收集該公司的信息,并嘗試通過計算驗證教師給出的公司繳納所得稅是否正確。
在課程進行時,教師應該先對企業所得稅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交企業所得稅,然后再教給學生計算方法,解決預習時的問題。同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想法,運用小組的力量解決問題,給出準確的答案。
當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答案后,教師可以讓小組和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在活動期間教師應該做好引導工作,如果小組之間的答案一致,教師要讓小組說出計算過程;如果最終答案不一致,教師應該讓學生之間開展辯論活動,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若問題未能得到解決,應該由教師給出正確答案,并進行講解。
當課程進入尾聲時,教師應該對學生在解決案例時的表現進行評價,幫助學生認識到知識的掌握程度,對沒有解決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對于表現好的小組,教師應該予以表揚,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在日后課程中繼續保持學習的熱情。通過案例教學的方式,能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幫助學生建立理性思維,提高對稅法知識的理解。
二、在案例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的內容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雖然使用較為先進的案例教學法,但是不應該拒絕其它的教學方式。案例教學法仍是以教材知識為主,通過案例的方式把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案例教學法能發揮優勢的重要原因是學生對教材知識有一定的認識,當學生把稅法的概念和相關計算原理都掌握時,教師才可以讓學生針對案例進行分析,否則案例教學法將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對教材上的知識進行教學時,多媒體教學的方法能有效的展現課程的知識框架,幫助學生回顧學過的知識并向新知識進行探索。在講解知識點時,教師應該注意對學生進行引導,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在構建知識系統時,主動探索相關知識,擴寬視野,提高自己在案例中的實踐能力。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師開展稅法課程應該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但是教師要在活動中把握學習的節奏。在學生進行活動時,教師應該為學生解決在案例中遇到的問題,使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在活動中遇到典型問題時,教師可以讓活動停下來,在班級中解決問題。另外,在開展案例教學期間,教師應該和學生一起討論,聽聽學生對案例的想法。孔子曾說過:“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于師。”教師會從學生討論中找到靈感,改進教學方法,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
通常來講,無論是稅務機關公開的信息還是教師的個人經歷,教師在選擇案例時,應該盡可能保證稅法案例有一定的真實性。在工作之余,教師可以進行社會實踐,通過參加座談會,或者和其它學校教師進行學習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稅法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教師更應該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保障。學校方面也應該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鼓勵教師進行專業的實踐活動,為稅法教學打造良好的環境。
三、結束語
社會在發展,教育的方法也在不斷變化。在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加深對稅法知識的理解。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通過多種渠道收集案例,通過實踐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同時積極改進教學方法,為提高稅法教學質量做出貢獻。
項目來源:西安歐亞學院《稅法》校級重點課程建設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7KC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