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衛
【關鍵詞】微創;種植牙;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R7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6-0003-01
牙缺失會給患者的咀嚼、發音及美觀帶來消極的影響,且會影響患者的口腔系統健康,給患者的身心帶來嚴重的傷害,因此及時進行牙缺陷修復手術非常必要[1-2]。臨床上多采用固定義齒、種植義齒及覆蓋義齒等幾種方式進行修復,隨著修復術的發展,種植牙已成為治療牙列缺損和牙缺失的主推方法之一,尤其是近年來微創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口腔手術中,微創種植牙的手術方案不僅減輕了患者的傷害,還能夠對患者的義齒進行固位,臨床效果較好,我院為研究微創種植牙的臨床應用效果,特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間收治的66例磨牙區牙列缺損的患者進行研究,現對研究過程進行回顧和分析,匯報如下。
1.1 基礎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間收治的66例磨牙區牙列缺損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33例,對照組3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6例,最小年齡為19歲,最大年齡為55歲,平均年齡為(34.7±2.1)歲,先天牙缺失的患者15例,外傷致牙缺失的患者13例,因齲牙拔出后而出現牙缺失的患者2例,因修復方案不滿意而進行手術的患者的3例,觀察組3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3例,最小年齡為18歲,最大年齡為57歲,平均年齡為(35.6±3.2)歲,先天牙缺的患者12例,外傷致牙缺陷的患者15例,因齲牙拔出后而出現牙缺失的患者3例,因修復方案不滿意而進行手術的患者的3例,兩組患者基礎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不影響研究結果,具有臨床可比性,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牙科修復術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微創種植牙的方式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及術后滿意度,以評價微創種植牙的臨床應用效果。
1.2方法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前均進行區域性3D圖像重建。
對照組33例患者采用常規手術方法進行治療。
觀察組患者采用微創種植牙方法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方案實施如下:第一術前準備:術前需要對患者得口腔進行全面的檢查,按照微創種植牙適應癥的相關要求進行頜骨曲面斷層的X光牙片和CBCT檢查,并清潔口腔牙周,測算缺失區的牙骨高度,并制作修復模板[3]。第二微創實施:治療前,對患者的牙列缺損的具體情況進行觀察,選擇適合的備洞方法,選取的局部麻醉的方式配合治療,測量患者的牙齦厚度,選取合適的軟組織環切刀,將患者的粘骨膜環形瓣全部切除,并采用球鉆進行固定,在手術治療后,根據患者的情況的進行必要的抗生素治療,并定期復查,跟蹤患者的治療效果。第三義齒修復,術后隨訪,堅持12個月,在患者進行微創手術后6個月,可對種植義齒進行修復,修復前需要對患者的種植體和骨孔的融合度進行檢查,觀察其是否出現松動或脫落的情況,并采用X光牙片對種植體周圍的陰影進行確認,在患者無不良反應的情況下,將封閉螺絲取下、清潔消毒后印模、加工,調磨安裝后,修復義齒。義齒修復后,需在3個月、6個月、12個月分別復查1次,隨后每半年跟蹤回訪一次,必要時入院復查[4]。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并對術后滿意度進行比較,以評價不同治療方案的臨床應用效果。
1.4統計學分析
研究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組間數據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比較
對照組33例患者的手術時間平均值為(42.9±8.4)小時,種植體旋入扭矩平均值(30.11±3.42),ISQ平均值為(64.22±4.09), 觀察組33例患者的手術時間平均值為(23.1±4.7)小時,種植體旋入扭矩平均值(34.12±3.97),ISQ平均值為(67.73±4.21),由統計數據發現,觀察組患者的平均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其種植體旋入扭矩值和ISQ值也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P<0.05,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2術后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33例患者,術后非常滿意的患者12例 ,滿意的患者10例,不滿意的患者11例,滿意率為67%,觀察組33例患者,術后非常滿意的患者20例 ,滿意的患者12例,不滿意的患者1例,滿意率為97%,觀察組患者的術后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P<0.05,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牙缺失是常見的口腔疾病,是或因外傷、或因齲病、或因生長發育等方面出現異常而發生的一種疾病,如未及時進行修復和治療,患者極易出現咀嚼受限、發音不全和影響美觀等方面的問題,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非常消極的影響。臨床上對牙缺失進行修復時常采用傳統方法,即保守治療方法,選取相鄰天然牙為基牙而進行修復,該方式雖然能夠對牙缺失進行治療,但會對相鄰基牙產生直接而嚴重的影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相鄰基牙的安全風險,如相鄰基牙極易發生的折裂、脫落,刺痛等方面的問題,給臨床治療帶來不必要的麻煩[5]。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采用微創種植牙的方式對牙缺陷進行修復,其臨床效果理想。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微創種植牙的方式進行臨床治療,其手術平均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其種植體旋入扭矩值和ISQ值也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在術后滿意度方面進行比較時,對照組患者的術后滿意度為67%,觀察組的患者術后滿意度為97%,觀察組的患者術后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可見微創種植牙方式更受患者青睞,其臨床應用價值更高,更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張興輝,陽晃焱,羅錦蘭,劉月嬌,羅玉芳.微創種植牙的臨床應用效果評估[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10):32-35.
[2] 喻春平.用單顆牙微創種植即刻負荷技術進行牙齒修復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3):69-70.
[3] 鄭強,陳凰,朱卉,翟紅芳,鄭好.一次完成微創式全口種植牙手術并行螺絲固位托牙式全口固定義齒即刻修復即刻負重技術的臨床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7,14(12):1629-1632.
[4] 孫建敏,高勝.口腔種植牙修復牙列缺損的臨床效果觀察[J].青春期健康,2018,18:50-51.
[5] 康雪娟.口腔種植牙修復牙列缺損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9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