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波 馬素萍 景圣琪
[摘 要]區塊鏈技術已成為了時下互聯網技術應用的熱點,我國各行各業都在大力發展區塊鏈經濟。社區教育是學習型社會、終身教育體系構建的重要載體,文章在分析區塊鏈技術內涵的基礎上,從社區教育資源的共享與整合、學分銀行的構建、社區教育推展的精準性和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探討了區塊鏈技術對社區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啟示。
[關鍵詞]區塊鏈技術;社區教育;發展;啟示
[中圖分類號]G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7656(2020)04-0061-05
引言
隨著數字經濟的興起和發展,區塊鏈技術成為了互聯網新的關注熱點。區塊鏈技術擁有匿名性、有效的防篡改性、可追溯性、去中心化的四大特征。區塊鏈技術已在世界范圍內被視為類似于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信息科學的又一項創新性技術,當前已受到許多國家的關注。我國近年來也開始重視區塊鏈技術應用與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2016年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就有大力發展區塊鏈技術的闡述[1]。
區塊鏈技術應作為我國當前創新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圍繞區塊鏈加快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民生領域,可以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為民眾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優質的公共服務。
充分利用現代先進信息技術,提升社區教育發展的集約開放性,是新時代推動社區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這種開放性應是教育全過程的開放,也就是說,不僅僅是教育資源的開放,而且教育手段也要順應數字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這種開放應真正體現在隨時、隨地開放。要使上述愿景成為現實,區塊鏈技術的出現正當其時,該技術具有開放、分布式、透明、防偽造篡改和去中心等特性,對突破社區教育信息化發展中的瓶頸,助推新時代社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
一、區塊鏈技術概述
迄今,許多科學家認為區塊鏈技術是繼蒸汽機技術、電子技術、互聯網技術等技術革命之后的又一次劃時代的科技創新。區塊鏈技術為數字經濟時代的網絡信任、安全等問題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在各行各業已顯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
(一)區塊鏈技術實現原理
區塊鏈技術中的區塊鏈是由“區塊”和“鏈”兩部分構成,即通過將一組組相關聯的分布式區塊數據,依據密碼學技術有機地串聯起來,形成分布式類似于賬簿的一個系統。區塊鏈中的每個區塊又由區塊頭信息和區塊體信息構成。區塊頭信息內置了元數據,元數據中記載著時間戳、區塊哈希值與簽名特征值,它主要用途是為了對前置和后續兩個區塊進行驗證并形成有機關聯。
作為信息技術的一種創新,區塊鏈技術有效地利用了分布式技術和相關加密算法,實現了網絡數據傳輸交換中一種全新的信任機制。這種信任機制擯棄了傳統網絡交易中對充當管理者的中央節點,而是依據密碼學技術形成一連串相互關聯的區塊,每個節點對應著一個區塊,這些區塊包含了網絡數據交換的全部內容,經過驗證后接力傳遞到下一個區塊,這樣,即使其中某一個區塊意外崩潰或損壞系統仍能正常工作下去,同時,保障網絡數據交換不被惡意地盜竊和篡改。
(二)當前區塊鏈技術主要的應用領域
隨著區塊鏈技術在各行各業的不斷應用發展,其技術優勢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的應用價值逐漸顯現。目前,醫療衛生、保險業、電信、供應鏈、網絡安全、互聯網教育、版權保護等領域都在逐漸落地區塊鏈應用項目。
1.在醫療衛生領域中的應用
醫療保健作為一個行業,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其中提高了工作效率,主要體現在身份管理和數據安全兩個方面。例如,在身份管理應用中,基于區塊鏈的患者身份識別系統能夠解決患者與患者健康記錄不相符合的問題,使用區塊鏈技術的防篡改功能,還可以有效地防止偽造醫療資料等問題。另外,去中心化系統可保護數據免受本地節點的攻擊或故障。基于區塊鏈的系統還將使醫院和患者之間的數據共享更安全、更快捷。
2.在保險業領域中的應用
區塊鏈技術對保險業的索賠業務能起到提高效率、節省開支的良好作用,在實際的保險業務中,保費和索賠兩項業務的處理通常花費了保險公司很大的時間和精力。區塊鏈技術在保險業務流程中的應用,不但節省了大量紙張和工作時間,能夠快速安全、無差錯傳遞信息,另外,基于該技術衍生出了合乎時宜的新服務,比如P2P、按需保險、參數保險等。
3.在電信業中應用
(1)將促進電信業推展可持續和可擴展的業務模式
傳統的電信業高度集中,主要體現在作為獨立實體需擁有整個業務網絡及其成本。隨著電信幾何級數級的擴展,使得電信業對改進基礎設施的需求日趨緊迫。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勢必增加了成本,削減了利潤率。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使得電信公司間能夠共享數據、計算能力和基礎設施,電信業采用區塊鏈去中心化技術,將促進電信業推展更可持續和可擴展的業務模式。
(2)有利于電信業5G的推展
歷史經驗可以看出,電信業從3G到4G的轉變是昂貴的,甚至可以說,許多電信公司迄今仍然沒有收到從3G到4G投資的預期回報。但要發展,就要保持與時俱進的競爭力,這使得電信公司必須盡快發展具有5G服務。區塊鏈技術能夠使電信公司從傳統的客戶端服務模型向本地化接入系統的轉變,這將有利于電信公司提供更快、更可靠、更豐富的服務。
4.在供應鏈中的應用
供應鏈是指企業從組成零件生產開始,到中間產品,再到最終產品,最后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這種由供應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銷商,最后到消費者所形成的無縫連接的一體化過程。供應鏈涉及大量相關實體,例如資金和信息流、物流等,這些諸多實體間存在著大量復雜數據交換業務。由于傳統供應鏈模式中,不同實體在保存相關信息方面存在著各自為戰的弊病,不僅缺乏透明度,而且還導致較高的時間與金錢成本,同時,在出現冒領或假冒等問題時,追查和處理難以開展。已有的經驗表明,供應鏈中的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使全球貿易量增加接近五分之一,其優越性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1)可追溯性:可溯源是供應鏈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基于區塊鏈技術開放溯源應用程序,為供應鏈的溯源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主要體現在能夠并行處理海量數據,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實時數據訪問和共享。
(2)安全認證:區塊鏈技術提供了一種可靠的驗證方法,使得商品及服務在世界各地進行驗證成為現實。
5.在網絡信息安全中的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中的迅猛發展,網絡信息安全事件時有發生,網絡信息安全受到了從政府到各類企事業單位的重視,基于區塊鏈技術為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視角新方向。例如,采用區塊鏈技術中的分布式類帳有利于有效驗證用戶真實身份,阻止身份的假冒;采用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技術保護系統,使黑客難以找到攻破防火墻的方法,從而使系統得以保護。
6.在互聯網教育領域中的應用
區塊鏈技術能夠實現快速整合資源,從而實現用最小的資源產出最大的價值。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基于互聯網的知識呈現與消費已逐漸為大眾所接受,PPT課件、電子圖書、微課、慕課等形式的教育資源在網絡上俯拾皆是。而傳統的網絡資源共享模式都采取了集中管理、授予和獲取權限等方式,也就是說,只有當學習者獲得權限驗證后,才能使廣大學習者享受教育資源的訪問、提取與存儲等服務成為可能,這使得大多數的數字化網絡教育平臺之間難以相互通聯,以至成為一個個信息孤島。區塊鏈技術所具備的去中心化和分布式存儲等技術在為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共享開辟了新的天地。采用區塊鏈分布式存儲技術的網絡教育平臺能夠將海量的教育資源分別儲存在散布于世界各地的獨立存儲區塊中,這樣不僅使得優質數字化教育資源可為世界各地的學習者所共享,而且也可避免由于節點崩潰、黑客攻擊而造成的資源竊取、丟失和損害等問題。
7.在文化產業知識版權保護中的應用
以文化產業頻發的盜版現象為例,長期以來,非法復制、仿制容易而舉證維權艱難等困擾使得知識產權保護一直是老大難問題,區塊鏈技術提供的透明性、可追溯性、去中心化等特性,使得上述問題都得到了很好地解決。
二、區塊鏈技術對促進社區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啟示
正是由于區塊鏈技術所具備的安全性、透明性、防偽防篡改性等特點,使得區塊鏈技術擁有著巨大的發展價值與前景。對社區教育領域而言,區塊鏈技術促進城市間、城鄉間更大規模的互聯互通,并且這種聯通較之于傳統意義上的聯通更安全可靠,該技術應用于社區教育,對助推社區教育高質量發展,使社區教育惠及廣大社區居民,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理論上都具有重要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一)充分發揮區塊鏈技術的開放性,有利于實現社區教育資源的共享與整合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海量的PPT課件、電子圖書、微課、慕課等形式的教育資源在網絡上呈現。然而,大多數網絡教育資源存在技術架構和業務模式等方面的短板與瓶頸。例如,以大家常用的百度文庫、豆丁文庫為例,它們的網絡資源共享模式都采取了集中管理、授予和獲取權限等方式,也就是說,只有當學習者獲得權限驗證后,才能使廣大學習者享受教育資源的訪問、提取與存儲等服務成為可能,這使得大多數的數字化網絡教育平臺之間難以相互通聯,以至成為一個個信息孤島。雖然造成這種局面的緣由多種多樣,但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安全性高的跨平臺鏈接技術的支撐。
采用區塊鏈分布式存儲技術的網絡教育平臺能夠將海量的教育資源分別儲存在散布于世界各地的獨立存儲區塊中,這樣不僅使得優質的數字化教育資源可為世界各地的學習者所共享,而且也可避免由于節點崩潰、黑客攻擊而造成的資源竊取、丟失和損害等問題。以區塊鏈技術防竊取和篡改為例,為了達到不被竊取的目的,區塊鏈技術采用了安全可靠的非對稱加密,保證了數據傳輸過程中不被竊取和惡意篡改。這樣,數據信息在實施高效安全傳輸的同時,也使信息孤島問題得以有效解決,即使個別節點掉線,用戶在其他相關節點也可以得到學習資源,區塊鏈技術為我們構建一個隨時、隨處可獲得全球化優質數字教育知識庫奠定了基礎,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隨著區塊鏈技術在社區教育中的深度應用、高校與培訓機構間的深度合作,社區教育高質量發展將成為現實。
(二)區塊鏈技術可為學分銀行的構建提供良好的技術解決方案
構建各級各類教育學分銀行是加快學習型城市及終身教育體系建設、推動社區教育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這些從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可以看出[2]。而這樣一個龐大而精密的學分銀行管理體系的運轉,不僅需要政策制度層面的鼎力支持,也離不開先進的信息技術的支撐。區塊鏈技術的橫空出世,為構建學分銀行解決諸如信息查詢、共享、存儲、安全管理和成果認證等核心問題提供了優秀的解決方案。
學分銀行就是仿效和借助銀行存兌功能,使學生在學習內容、時間和地點等方面能夠依據自身情況自由選擇的一種靈活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教育界的學分銀行概念與真正意義上的銀行有所不同,學分銀行存儲和兌換的不是貨幣而是學分和學歷證書。學分銀行的構建能有效整合相關學校、培訓機構等各類優質教學資源,在為學習者提供方便的同時,使得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成為可能,同時使得各類教育形式學分通存通兌的“立交橋”搭建成為現實,這樣將有利于使無論是學歷教育還是非學歷教育的學習成果得以溝通,為有志于實現自己理想的社會成員提供終生學習的機會,真正體現教育公平。
區塊鏈技術的誕生為新時代學分銀行的構建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和前景,可以借助區塊鏈技術良好的安全、透明、抗抵賴和防篡改等特征,能夠為學分銀行的信息查詢、學習軌跡記錄、信息資源的共享、學習成果認證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支撐[3]。可以預見,未來區塊鏈技術在構建終身教育學分銀行等領域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值得我們深入探索和研究。
(三)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有利于社區教育推展的精準性
隨著大數據等相關技術的推廣使用,各類用戶數據越來越成為一種重要的資源,例如,一些大型的購物網站平臺如今已能做到依據顧客網購行為采集數據進行分析,進而把握客戶商品愛好取向,適時地向顧客推送符合他們愛好取向的商品。這些新技術的應用雖然大幅提高了服務的精準性,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用戶信息泄露等安全問題,而區塊鏈技術產生很好地解決了諸如此類的安全問題,區塊鏈就像一個分布式數據庫賬本,它的各個區塊都記載數據交換記錄,區塊鏈這種能保存數據交換記錄的特點使得惡意篡改、作假都無法實施,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有人形象地把區塊鏈技術比喻成一架創造信任的機器,區塊鏈技術的有效應用,使傳統的互聯網通常存在的數據存儲、共享及傳輸等風險得以有效控制;因此,基于區塊鏈技術對參與社區教育的居民的行為進行大數據分析,能夠使社區教育的推展更具精準性,該技術在社區教育有效使用可以幫助社區教育學習者構建學習行為模型,為社區教育管理者提供社區學習者學習行為的數據資源,使社區教育教學資源建設更加精準。
(四)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社區居民自主學習的氛圍,增強學習的獲得感
社區教育就是充分利用有關教育資源,以全體居民成員為對象,開展促進廣大居民成員全面發展的教育活動。培養社區成員自主學習能力,終身學習是適應新時代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發展的必然要求,社區教育要提升居民的自主學習能力,就必須借助“互聯網+”、區塊鏈等先進的信息技術,為廣大居民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條件,這些自主學習的條件包括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可自由選擇的靈活程度。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社區居民自主學習的氛圍,增強學習的獲得感。一方面,通過去中心化實現各個節點社區教育資源的共享,能為社區學習者提供更容易獲得、更加豐富、成本更低的教育資源。另一方面,基于區塊鏈技術構建學習管理平臺,其分布式賬本技術真實地記錄下學習者查閱教育資源、上傳下載、學習時長等過程性行為,通過這些數據的分析,掌握學習者的學習狀況與需求,有效地提升學習者個性化需求的滿意度,從而真正達到培養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廣大居民在參與社區教育中學有所獲。
三、結語
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技術是教育教學模式改革、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必然選擇。作為互聯網新技術,近年來區塊鏈技術異軍突起,隨著該技術的日益完善,其應用的領域也在不斷拓展,區塊鏈技術為教育領域創新提供了契機,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將為構建一個更加開放、更具公信力的社區教育體系提供了新的途徑,該技術的介入將有助于解決當前社區教育存在的管理難度、安全認證難度較大等問題,可以預見,區塊鏈技術在社區教育中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文章在梳理區塊鏈技術內涵的基礎上,探討了該技術對新時代社區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啟示,包括如下幾個方面。首先,充分發揮區塊鏈技術的開放性,有利于實現社區教育資源的共享與整合;其次,區塊鏈技術可為學分銀行的構建提供良好的技術解決方案;再次,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有利于社區教育推展的精準實施;最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社區居民自主學習的氛圍,增強學習的獲得感。
[參考文獻]
[1]工信部:2016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EB/OL].(2016-10-18)[2020-03-18].http://www.199it.com/archives/526865.html.
[2]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EB/OL].(2017-01-19)[2020-02-19]. http : // www.gov.cn / zhengce/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
[3]楊現民,李新,吳煥慶.區塊鏈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模式與現實挑戰[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7(2).
[作者簡介]高洪波(1965-),男,江蘇靖江人,南通開放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社區教育;馬素萍(1965-),女,山西太原人,南通開放大學高級講師,研究方向:社區教育和教育管理;景圣琪(1962-),男,南通海安人,南通開放大學副校長,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責任編輯 方 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