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影
【關鍵詞】健康教育;高血壓;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6-0190-01
高血壓是臨床中缺乏特異性癥狀,并且無自覺癥狀的慢性疾病,主要癥狀以血壓持續升高,血壓值高于140/90mmHg[1]。長期的高血壓會給患者的身體帶來較多的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有效的提高對高血壓的管理水平,針對于患者的健康以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至關重要。所以,本次針對164例高血壓患者給予不同的健康教育進行了分析研究,具體報道如下。
1.1基本資料
研究資料采集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高血壓患者164例為本次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164例患者平均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各82例。其中實驗組82例中包括男性患者48例,女性34例,最大年齡79歲,最小年齡46歲,平均年齡(62.5±5.8)歲;高中以上25例,大專以上57例;對照組82例患者中包括男45例,女37例,最大年齡78歲,最小年齡47歲,平均年齡(62.5±5.7)歲;高中以上27例,大專以上55例,實驗和對照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差不明顯,P>0.05,組間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比較。
1.2實施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措施以及專科治療,主要是調整患者的生活習慣和行為,同時進行藥物的對癥治療。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管理方案;(1)建立健康檔案,根據患者的健康檔案資料分析患者存在的健康需求以及問題,制定相關的教育目標以及管理方案。(2)教育管理:主要以健康宣教為主,可以定期的進行高血壓知識的宣教講座,以視頻的形式播放給患者看,還可以發放關于高血壓疾病的宣傳手冊,讓患者了解高血壓疾病的危害等相關知識。(3)心理教育:給患者講解高血壓的病因,緩解心理壓力,保持舒緩的情緒,樹立患者的康復信心,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4)用藥指導教育:針對高血壓患者要定期的測量血壓,并且嚴格遵醫囑用藥,注意服藥的劑量不可隨意增減或者停用。(5)飲食生活管理:針對高血壓患者的飲食,主要控制鹽的攝入量,低脂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酒,多吃水果和新鮮的蔬菜,做適量的運動,并且定期隨訪[2]。
1.3觀察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壓控制優良率。
1.4統計學處理
為了保證本次研究的嚴謹性,本次分析采用SPSS20.0對關鍵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血壓控制水平評分采用平均值±標準差(-x±s)表示,前者用卡方檢驗,后者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明顯以及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壓下降情況以及控制優良率
在本次管理中,實驗組研究樣本的收縮壓下降值為(11.98±12.15)mmHg,舒張壓下降值為(7.12±11.78)mmHg;血壓控優良率為95.12%(78/82)。對照組研究主體的收縮壓下降值為(4.12±11.15)mmHg,舒張壓下降值為(3.61±9.77)mmHg;血壓控優良率為74.39%(61/82)。P值依次為(t=4.3161,P=0.0000)(t=2.0768,p=0.0394)(X2=13.6391,P=0.0002)實驗結果表明,通過健康教育后患者血壓下降情況及控制優良率對比,組間數據呈現差異較明顯,統計學意義成立 (P<0.05)。
近年來隨著老齡化的增長,高血壓的患者也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臨床醫學中,對于高血壓的控制和治療給予了更高的重視和關注[3-4]。高血壓是一種長期的慢性疾病,臨床治療主要以降壓藥物控制為主,但是長期的治療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導致患者的心理負面情緒加大,所以積極有效的治療以及健康教育針對高血壓患者的身體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并且能夠控制高血壓患者的并發癥情況。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針對高血壓患者給予健康教育管理進行分析,旨在促進高血壓患者健康行為的轉變,是患者提高治療的依從性,重視預防和護理,提高血壓控制率。經過本次研究數據顯示,在實施了健康教育后的實驗組血壓下降值以及控制優良率均優于對照組,P<0.05,組間呈現較大差異,臨床數據對比意義成立。
綜上所述,在高血壓患者中實施健康教育管理,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收縮壓及舒張壓數值,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杜麗君.健康教育在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20):154-155.
[2] 張樂言.健康教育在高血壓護理中的有效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20):122.
[3] 唐紅霞.健康教育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康復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吉林醫學,2019,40(07):1627-1628.
[4] 馮麗娟,張萍.探討健康教育在高血壓護理工作中的可行性[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1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