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坤
摘 要:為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于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據民辦高校的辦學特色和學生特點,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的精髓,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作用。
關鍵詞:民辦高校;思想政治;傳統文化;價值;
當前時期的大學生處在一個具備豐富物質的社會時代,隨著生活資料的不斷滿足,一些大學生逐步形成一些不良的思想價值觀,崇洋媚外、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高校大學生屬于社會培育的高素質人才,屬于社會主義事業的后備人才力量,其思想政治素質高低跟我國的發展前途息息相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涵蓋豐富的道德理念和深刻的價值思想,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能夠使人才培育和文化傳承的雙重目標的完成。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
(一)有利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提升思想道德素質
歷經長期的歷史積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形成,囊括了我國人民的無窮智慧和思想結晶,傳統文化對人們的思想價值、思維習慣等具有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當前民辦高校的大學生不斷增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能夠為這些學生建構具備豐富文化底蘊的學習氛圍,便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從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提升思想道德素質。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豐富的理論支撐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點圍繞綜合素質、學生信念、愛國情懷等進行,而傳統文化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提供了理論支撐。基于傳統文化的代代傳承,中華民族才可以做到生生不息,因而傳統文化屬于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關鍵素材,有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倫理道德以及人格素質,表達了中華民族所追求的個人修養,而將傳統文化融入于思想政治教育課上,能夠使思想政治教育有尤為豐富的理論支撐。
(三)有利于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提供教學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多內容都涵蓋于傳統文化中,而傳統文化也提供了大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應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結合學生的各種個性特點實施教育,從而實現滿意的教學成效;榜樣激勵的方法,即傳統文化往往結合榜樣的力量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動,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結合優秀的黨員事跡來教育大學生,以使其受到激勵;傳統文化往往注重自省的方法理念,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使學生主體性的體現,啟發學生自主反思和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結合自我教育,增強大學生的自律觀念,從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二、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措施
(一)建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團隊
在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的直接推動者和主導力量是教師團隊。因此,注重建設教師團隊非常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升。一是高校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者傳統文化素養的提升。為此,高校應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組織關于傳統文化的一系列培訓事宜,在培訓內容中以傳統文化具備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作為主導。并且,高校應啟發思想政治教育者溝通教育經驗和交流教育方法,讓教師之間分享思想政治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和方法,進而實現其實際教學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高校應啟發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升自身的學習意識以及能力,推動其有效地結合學校的互聯網資源和文化資源更進一步地解讀傳統文化,以更好地保障教育教學質量。二是高校應建設專業的傳統文化教師團隊。為了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體現傳統文化的價值,高校務必建設專業的傳統文化教師團隊。并且,高校會結合傳統文化課程的設置使學生的學習視野和方式拓展,這需要教師團隊具備更高的專業素養。總之,只有建設專業的傳統文化教師團隊,才能夠真正地體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引導價值。
(二)明確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的滲透方向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間的契合性是確保有效融合兩者的關鍵基礎,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有目的性地選擇傳統文化是體現兩者融合價值和實現理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必然方式。鑒于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應立足于下面幾點進行:一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應在政治觀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觀教育屬于中心環節,實現政治觀教育能力的強化,非常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堅持科學的政治立場。在政治觀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者不但應注重由傳統文化中挖掘愛國主義思想,而且還應啟發學生對革命精神的傳承,進而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推動學生基于正確政治觀的引導下對自身的行為與思想進行規范。二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應在道德觀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目標在于實現大學生德育素養的提升。因為自古以來,我國就是禮儀之幫,非常注重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傳統文化中涵蓋非常多的德育教育理念和素材,像是“仁義禮智信、謙卑恭讓”(儒家倡導)等,以及慎獨和自省(道家提出)等,這些理念都具備非常大的教育意義。因此,教師能夠根據實際的教育目標,挖掘傳統文化當中的道德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三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應在法治觀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實現學生法治素養的提升非常有助于學生的發展和進步。因此,教育者應積極挖掘和呈現這些方面,進而很好地體現法治素養提升中傳統文化的優勢作用。
(三)創新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的模式
在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進一步融入傳統文化,教師不但要注重創新、調整、傳承、傳統的教育模式,而且要注重先進教育模式、現代教育技術、創新教育理念的應用。具體來講,一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應體現課堂教育的主陣地作用。課堂教學是講解理論知識的關鍵場所,只有依賴于課堂教育,才能夠提供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傳統文化的平臺,并且能夠以理論視角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以及傳統文化的認識,從而打下呈現傳統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以及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堅實基礎。在實踐當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應注重創新課堂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進而有效地體現課堂教學主陣地的優勢作用。教師應跟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啟發學生參與設計課堂教學過程中和選擇課堂教學內容,進而真正體現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并且,教師應注重現代教育技術以及現代教育模式的應用。二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應結合新媒體和互聯網等傳播傳統文化知識,進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力與吸引性的提升,促進學生傳統文化素養和思想政治素質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高校應將傳統文化融入至固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中,并且也可以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作為核心建設關于傳統文化的宣傳網站,同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應注重新媒體手段的應用,基于宣傳傳統文化的前提條件下,跟學生進行普遍的互動溝通,進而把握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建議或意見以及學生的思想心理動態情況,從而使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備有效的根據,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滲透傳統文化,最終實現理想的教育成效。
(四)組織傳統文化活動
當前時期,民辦高校大學生的文化素質逐步提升,然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還比較低,顯著滯后專業文化課的教育。高校應結合傳統文化活動的開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質量,使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提升。學生在開展傳統文化活動的時候,需要收集傳統文化方面的素材,熟悉傳統文化的特色元素和服飾等。組織的傳統文化活動應體現大學生的主體性,活動中的大學生不但是參與者,也屬于組織者,教師體現自身的引導價值。除此之外,傳統文化活動的開展應有效地體現區域資源或地方資源的優勢,根據本土的傳統文化特色開展活動。
(作者單位: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
參考文獻:
[1]王小敏.傳統節日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與共生[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6):38-39+42.
[2]王煊予.當代大學生節日觀的變遷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現代交際,2018,(2):126-127.
[3]陳昊宇,呂鑫,王曉美,劉潔,劉卓然.當代大學生民族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現及應對策略---以傳統節日為考察中心[J].科技經濟刊,2018,(3):98-99.
[4]黃巖,朱楊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1):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