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暉
摘 要:小學階段語文學習與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并且對學生后期學習各方面都有著一定影響。對小學生寫作能力進行培養能夠有助于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文章結合小學生寫作教學問題探討具體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寫作能力;能力培養;學生寫作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作文一直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因此,從小學階段抓起轉變傳統的習作教學方法,促進小學生習作教學方法的發展與進步,讓學生可以有一個良好的習作學習氛圍。許多的學生在面對一個作文題目時無從下手,導致了這一部分的學生很難發現作文習作的魅力,甚至會對習作產生厭煩的心理。
1 小學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學生寫作興趣低
談到寫作,很多小學生都是抵觸和反感的。小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不高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普遍現象。教師在布置寫作訓練的作業時,有一部分學生應付了事,有一部分學生記流水賬,態度不端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進行寫作講解時,學生參與度不高,互動環節較少。總體而言,學生對寫作學習興趣不足,本身帶有抵觸情緒,缺少寫作素材和內容的積累。
1.2 作文形式缺乏創新,形式死板單一
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數據信息的傳播速度前所未有,并且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變得多元化。以往學生的語文知識獲取儲量多半以課外書籍為主,大多數時間從作文書中尋找適合自己寫作的素材和參考來源,隨著信息時代的普及與發展,很多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的作文題材實用性不強,并且多半是死板的格式,不符合小學生的寫作特點,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對作文創作的創新性,缺乏獨立的思考意識和寫作靈感,強制性的改編已有的范圍格式,甚至有的小學生直接不修改便全部復制粘貼,照本全抄的現象非常凸顯。學生通過寫作過程中的范文抄寫,使得他們的寫作形式是十分接近,這樣造成的后果是學生不假思索,不愿意去探究作文的寫作技巧,也不愿多花時間揣摩寫作的方式和考慮內容是否嚴謹。這種現象導致學生在寫作欣賞缺乏一定的創新性,收到范文固化的書寫模式,出現嚴重的抄襲現象。最根本的是導致了自我寫作中創新意識的下降,寫出來的文章毫無新意,流水賬形式,雜亂無章。忽視了寫作技巧的使用,小學生也不愿過多的投入時間,主動協作意識淡薄,甚至產生不良的抵觸情緒[1]。
1.3 缺乏一定的訓練
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受到新鮮事物的影響太多。因此,很難集中注意力學習。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需要在家長和教師的陪同下養成。目前,小學生在寫作方面存在諸多難題。例如,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常常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似懂非懂。明明想表達這個意思卻偏偏寫成了另外一個意思,弄巧成拙,語言表達困難等,這就需要小學生多加訓練。目前,定時寫日記是不錯的培養方式,督促學生每天寫日記,不僅能培養小學生的寫作習慣,還能讓小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這樣,學生寫作文的時候,就會得心應手,事半功倍。
2 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策略
2.1 激發興趣,愛上寫作
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不僅會一改以往消極的學習態度,還會積極的進行自主性的學習,所以要提升小學生的習作能力,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無疑是一個有效的途徑。確實,就小學生寫作的現狀來看,他們不僅寫作的能力不足,在寫作的興趣上更是缺乏,甚至大部分學生懼怕寫作,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是教師首要解決的一個問題。至于如何激發學生習作興趣,教師可以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著手,思考小學生的興趣所在,將學生的興趣和寫作練習相結合,從而提升寫作練習的趣味性,進而提升學生習作的興趣。如針對小學生喜歡參與活動的心理,在讓學生進行作文練習時,教師可以開展一個師生共寫的活動,即讓學生寫出作文的上半部分,然后教師寫出下半部分,這種別開生面的寫作方式必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此外,如果對小學生寫作興趣低下的成因進行探究,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命題式作文的局限,這種寫作方式不僅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更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最終導致學生在條條框框的限制下逐漸喪失了寫作的興趣。因此,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另外一個思考的方向就是改善命題式的寫作方式,給予學生更加自由的寫作空間,讓學生自主的選擇體裁,自主的選擇主題,自主的進行創作,進而讓學生在自由創作的天空下逐漸愛上寫作[2]。
2.2 強化寫作情感表達,增強作文文本內涵
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要注重教會小學生對自己的真情實感進行描寫和表達,借助于語言文字,抒發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使作文內容和內涵更加豐富。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要注重使小學生利用作文寫作突出自己的情感,從而使作文內容有血有肉,更富有深意和內涵。在培養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過程中,對情感表達的把握,要注重將閱讀教學于寫作教學進行緊密地結合,開拓學生的閱讀視野,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強化閱讀,使小學生積累作文素材,并將素材在實際寫作中進行應用。通過對作文素材的加工和整理,豐富小學生的語言文字積累,并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有效利用,寫出一篇內容豐富,包含情感的文章。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小學生寫作能力時,要注重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文章的情感內涵進行分析和把握,指導學生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通過這一方式,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寫作的方法和竅門,寫出一篇高質量的作文。
2.3 開放式寫作教學,拓寬學生思路
第一,從選題上可以采取開放式選題,增加自主命題和自由選題,減少單一命題作文的內容。可以通過給出關鍵詞的方式,開放學生思維。第二,開放的不僅僅是命題,還要開放學生的思想,命題開放只是前提,統一命題的情況下,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通過不同角度找到不同立意,每個學生看待相同的事物,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和感情,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表達自身真實情感,不分對錯。最后,教師在評價過程中,也要實現開放評價。尊重每個學生的寫作成果,雖然有些學生整篇作文并不出彩,但是,教師應當有一雙尋找亮點的眼睛,尋找學生作文語句或者立意的閃光點。并且,采取同學互評的方式,尋找每一位學生的寫作亮點[3]。
2.4 加強寫作能力指導
如何讓小學生把寫作寫得出色,需要教師耐心的引導和幫助。首先,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小學生只要有了興趣就會有耐心,寫作自然就不難。那么,如何激發小學生的興趣也是一個難題。教師要讓學生化主動為被動,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圖片、視頻、聲音進行結合,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師要幫助小學生走出寫作困境。學生在下筆之前,常常無話可說。沒有明確的思路,不知道如何開頭結尾。最后,針對這種窘境,教師在布置題目之前,可以先示范,拿一篇類似的范文進行講解,沖擊小學生的大腦。這樣,學生大腦里面儲存的知識就會源源不斷涌現出來,離一篇優秀的佳作就不遠了。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為了滿足新課改的要求,就必須要改進傳統的小學習作教學方式,讓學生的習作的發展可以與時代的發展相契合。教師在現代習作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將學生作為習作教學的主體,充分的發揮出自己的輔助作用來引導學生的寫作,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積累,從而提高語文寫作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宋淑玲.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案例研究[J].才智,2019(18).
[2]李春艷.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9(26):121+130.
[3]趙榮.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基本策略[J].學周刊,2019(2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