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疆 何正軍

摘 要:該文依據近年來重慶市建筑節能專項審查掌握的情況,通過對歷年來我市萬余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圖審查意見匯總梳理,分析了原因,結合標準、文件的相關規定提出了對應的改進措施,旨在全面的理解建筑節能的技術體系內涵,為建筑節能設計提檔升級提供參考,對推進重慶市建筑節能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建筑節能;問題分析;改進措施
近年來,重慶市進一步加強和推進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工作,已逐步建立完善的標準技術體系,相關設計審查規范和技術手段日趨完善。通過對歷年來我市萬余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圖審查意見匯總梳理,對建筑節能設計審查中易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旨在提高專業設計人員技術水平,減少和避免質量通病,提高建設工程的質量。
1 建筑節能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節能模型
節能模型設置與圖紙不符,如建筑朝向、墻線設置、門窗尺寸、鋼筋混凝土墻柱、層高,分戶墻、采暖房間、地下室外墻、天窗漏設等。
1.2 節能消防構造安全
未明確保溫材料燃燒性能等級、保溫構造、粘貼方式、粘貼面積、錨固深度及個數、支撐托架、加強網設置要求;未明確外墻填充墻采用普通燒結頁巖空心磚有效錨固深度;補充外墻防火隔離帶安全構造設計要求;防火門及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達標;當外墻采用B1級保溫材料時,外保溫系統防護層厚度未明確;頂棚裝飾裝修材料燃燒性能等級不滿足A級材料要求;坡屋面保溫構造詳圖未明確,保溫層、持釘層與結構層防滑移構造做法未明確。
1.3 圍護結構節能設計
保溫材料修正系數取值和外墻填充墻砌塊容重及強度等級設計錯誤;倒置式屋面保溫系統的保溫層施工厚度設計錯誤;建筑門窗幕墻的玻璃厚度設計不明確或錯誤;用于外墻門窗收邊、收口的節能型輕質抹灰砂漿設計未明確材料主要性能參數;有采暖空調房間的開間窗墻比≥0.55,外窗傳熱系數不達標;主要功能房間的外門窗可開啟面積比不足;空調器(機組)室外機布置問題;外墻面磚、重質飾面材料設計使用不規范;公共建筑西向立面外窗(包括透光幕墻)窗墻面積比超標,未設置有效的外遮陽系統;屋頂透光部分面積大于屋頂總面積的20%、且未明確活動遮陽措施。
1.4 節能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說明
采用作廢的規范、規程、標準、圖集;未明確部分主要保溫材料的抽樣送檢要求和外墻填充墻的強度等級;由于采購問題,施工現場使用的外墻節能保溫材料與已經通過審查的設計不符;節能詳圖表達錯誤或深度不夠。
1.5 節能變更及論證
節能變更設計資料不完善,節能變更備案流程不規范;超高層項目建筑設計中,外墻保溫系統設計耐久性及構造安全不足,且未進行專項論證。
1.6 問題梳理
經統計,施工圖審查意見匯總梳理如下表1所示。
2 建筑節能設計存在問題的原因
建筑節能設計存在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各勘察設計單位對標準、技術規定和審查要點的解讀和學習深度不夠。
2)節能設計人員對專業的劃分不明確,不能深入理解和掌握各專業的內涵。
3)建筑節能設計的實施質量尚未得到有效和全面地落實,設計與施工未進行有效對接,建筑節能設計各環節有待進一步加強。
3 建筑節能設計質量的改進措施
3.1 節能模型
設計人員應嚴格復核設計資料,確保模型建立與設計圖一致。
3.2 節能消防構造安全
應明確保溫材料燃燒性能等級、保溫構造、粘貼方式、粘貼面積、錨固深度及個數、支撐托架、加強網設置要求。
應明確外墻填充墻采用普通燒結頁巖空心磚有效錨固深度。
應明確外墻防火隔離帶安全構造設計要求;調整防火隔離帶設置及頂棚裝飾裝修材料燃燒性能等級。
應明確外保溫系統防護層厚度;明確坡屋面保溫構造詳圖及保溫層、持釘層與結構層防滑移構造做法。
3.3 圍護結構節能設計
保溫材料修正系數參照渝建[2013]90號文及渝建發[2013]101號文規定取值。
外墻填充墻砌塊容重及強度等級參考相關規范;按《倒置式屋面工程技術規程》JGJ203-2010第5.2.7條的規定。
應明確節能型輕質抹灰砂漿送檢要求。
建筑設計調整外窗尺寸,控制采暖空調房間的開間窗墻面積比<0.55,使外窗傳熱系數設計滿足標準要求。
設計選用滿足標準傳熱系數要求的外窗材料。
門窗大樣及二次深化設計圖,應符合各主要功能房間的外門窗可開啟面積比,滿足標準要求應。
明確空調器(機組)室外機布置情況。
應明確新型面磚,其性能指標。
應明確遮陽類型、遮陽設置位置、及控制方式,明確構件遮陽或綠化遮陽具體范圍及位置。
應明確屋頂透光面積比、遮陽類型、遮陽位置、遮陽材質、尺寸大小及控制方式。
3.4 節能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說明
引用的設計規范、規程、標準、圖集應采用正確的名稱及版本。
補充主要保溫材料的抽樣送檢要求和外墻填充墻的強度等級要求。
項目設計的全過程中,設計師應充分考慮項目所在地建筑及建材產業化發展條件,選用設計材料。應在設計前期就與甲方業主就材料使用有充分溝通交流,且施工階段交底明確。
凸窗不透明的側板及上下板的保溫可采用節能型輕質抹灰砂漿。也可使用保溫板材。
保溫構造詳圖應準確表達圍護結構各部位保溫做法。
3.5 節能變更及論證
節能變更應符合渝建(2013)472重大設計變更施工圖備案管理、渝建〔2014〕432號-節能變更補充規定要求。
重慶市《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建筑)設計標準》(DBJ50-052-2016)中,總則第1.0.4條規定,當項目建筑高度超過150m或單棟建筑地上建筑面積大于200000㎡,應對應節能(綠色建筑)設計進行專項論證,并提交專項論證報告作為支撐材料。
4 結論
重慶市建筑節能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筑節能類型、規模、項目數量等均得到長足發展,建筑節能設計項目數量穩步增長,但仍然需要不斷加強和完善,該文分析總結得出以下結論:
1)針對建筑節能設計常見的質量通病,需要各勘察設計單位須加強對標準、技術規定和審查要點的解讀、培訓和學習,提高整建筑設計質量和水平,咨詢單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對節能設計人員做專業的相對劃分,使其深入理解和掌握各專業的內涵,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
2)盡管重慶市建筑節能設計項目數量穩步增長,但在今后的設計中多研究、多嘗試、多積累、多總結,在有限的條件下將建筑功能、藝術和技術更好地結合,使建筑設計的各個方面都能體現節能的原則,努力創造低成本、高效率的節能建筑。
參考文獻
[1]DBJ50-052-2016,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建筑)設計標準[S].
[2]DBJ50-071-2016,居住建筑節能65%(綠色建筑)設計標準[S].
[3]DBJ50-102-2010,居住建筑節能50%設計標準[S].
[4]DBJ50-055-2016,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應用技術規程[S].
[5]DBJ50-127-2011,非承重節能型燒結頁巖空心砌塊墻體工程技術規程[S].
[6]JGJ203-2010,倒置式屋面工程技術規程[S].
[7]GB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S].
[8]重慶市建設領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術通告》(一~八號)[S].
[9]重慶市建筑工程初步設計文件編制技術規定(2017年版)[S].
[10]重慶市建筑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編制技術規定(2017年版)[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