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雪玉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每天接觸的新鮮事物越來越多,所以一些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甚至會引發學生的厭煩情緒。并且低年級小學生正處于發展閱讀興趣的重要階段,所以在這一時期教師要盡量呈現語文閱讀生動有趣的一面,這樣才能讓學生保持學習的熱情。本文將提出部分關于小學語文低段趣味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閱讀;教學思考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有效開展趣味閱讀教學已經逐漸成為教師十分關注的問題。顧名思義,趣味閱讀主要就是指一種基于學生興趣特點開展的閱讀教學模式。趣味閱讀教學的合理開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閱讀過程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深入探究文本內容的學習意愿。
一、借助多媒體,抓住學生的興趣點
低年級的小學生才剛剛開始進入學校開始系統的學習,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學生就會覺得學習是單調無趣的,閱讀能力自然不能得到良好的提高和改善。基于這一現狀,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以故事作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集中;再運用多媒體教學影視和音樂立體的特點,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文章的主題,從而讓學生閱讀和理解該篇文章的思想。
例如在第八單元《小蝸牛》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播放周杰倫的歌曲《蝸牛》,講一講關于蝸牛的一些生活特點和故事,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展示出蝸牛的圖片,教學學生認識和讀寫課文題目,之后再引領學生走進課文,了解本篇課文中蝸牛的故事;之后教師再教讀一遍課文,讓學生知道這篇文章大概在講什么,之后再讓同桌之間可以互相幫助認識生詞生字和朗讀課文,之后教師再進行課文整體字詞的教讀;然后就是結合多媒體出示課件,對文章進行分段分析,比如可以通過“小蝸牛一共和它媽媽進行了幾回對話,你是怎么找到的?”等問題的設計,慢慢的引導學生思考該篇文章所表達的主題和思想;在學生對這篇文章有了整體的感悟和了解之后,可以通過分組朗讀的方法,一人朗讀旁白,一人朗讀蝸牛媽媽,一人朗讀蝸牛,通過這種分角色的朗讀,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文章主題和思想。在這樣一種輕松并且多樣化的學習氛圍中,教師利用故事集中了學生的思維,同時借助多媒體等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感受到文章的主題,降低了學生閱讀偏題的可能性,也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小組合作學習,設置趣味活動
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上,大部分教師上課往往要求學生保持安靜,在一個緊張的環境中去學習,這樣會讓學生精神一直高度緊繃,如果能讓學生以小組合作開展活動的形式進行閱讀的相互學習和鑒賞,這樣不僅能讓學生融入課堂,而且也能取得不一樣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第六單元《比尾巴》的教學中,可以模擬這樣一個趣味活動,讓學生分小組分別準備不同的動物尾巴到學校來,參加一個有趣的比尾巴大賽,通過這樣一個活動,揭示出課文的題目,然后可以把學生帶進文章的閱讀學習中;其次再整體感知文章,分小組戴上并展示出不同的尾巴,比如猴子、兔子的尾巴等,通過這種方式認識森林王國比尾巴中的參賽選手;再次讓學生學習問句,識記文中生字,可以通過老師帶領讀書或者小組互相讀書的方式閱讀課文;然后讓學生通過表演的方式積極參加評選,跟隨課文段落的變化不斷的觀察這些尾巴的特點,比如兔子尾巴短,猴子的尾巴長等,之后再跟隨文章段落對結束宣布比賽的最后結果;最后還可以進行一個拓展訓練和情感的升華,指導書寫生字生詞,了解文章的主題內容,呼吁學生們保護動物。這種讓學生參與小組活動的方式,在豐富教學的內容的同時促使了學生文化素養和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創設生活圖景,構建生活氛圍
小學語文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興趣和認知特點,所以其中選入的課文基本是貼合學生生活的。并且對于小學生而言,語文課堂是嚴肅枯燥的,生活是簡單有趣的,所以他們更愿意擁抱生活,也更愿意投入到對生活問題的思考之中。因此在低年級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為學生引入相關的生活元素,借此創設親切精彩的生活圖景。這一方面可以讓課堂充滿生活氛圍,以建立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親切感,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和學習語文的能力,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傳統節日》課時,我先借助多媒體展示一些圖片,比如:春聯、鞭炮、餃子等等,然后向學生提問:“這些圖片讓大家想起了什么節日?”學生很快想到“春節”,于是我便讓學生交流春節有關的習俗和活動。之后我提問道:“除了春節,大家還知道哪些中國傳統節日?這些節日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這時學生便針對一些重要的節日進行討論。
四、從生活出發,結合生活教學
其實對于小學閱讀課文來說,很多知識內容都是與兒童生活緊密相連的。因此教師在低年級閱讀的教學中,要結合生活進行教學。具體來說,首先就是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要學會多多觀察,多多積累閱讀理解的經驗,另一方面就是要不斷的提醒學生將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感結合到語文閱讀中去理解語文課文,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例如在第八單元《狐假虎威》的教學中,首先可以播放狐貍與老虎的故事視頻,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主題,詢問學生在剛剛看的視頻里你發現了哪些動物?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對這些動物有什么印象?然后再精讀課文,通過不同段落對狐貍神態的描寫,展示出狐貍不同的心情及心態變化,讓學生隨著心態的變化帶著情緒的去朗讀課文;最后再分段落學習,比如第2自然段的教學時,可以詢問學生“老虎雖然抓住了狐貍,但狐貍天性是比較奸詐的,那狐貍會做些什么呢?”讓學生從第二自然段找出表現動物特點的地方,再通過課件對動物描寫的變化,讓學生學做動作,通過這種語氣詞和神態詞語的不斷變化,讓學生領會狐貍心態的變化。實踐出真知這句話對于小學生學習閱讀來說也是同樣適用的,低年級的小學生在學習閱讀時應該注重觀察實踐和學會融會貫通,然后通過教師的教學讓學生了解閱讀的方法和詞語語境的使用,實現從文本走向生活的趣味教學。
五、總結
總之,在低年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改進和創新教學手段,并適當融入新鮮元素。這樣才能構建生動有趣的課堂,進而更好地實現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李虹潤.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0(19):115-116.
[2]徐世昌.談小學語文閱讀中的趣味教學[J].學周刊,2020(16):115-116.
[3]麻小鳳.簡析如何打造小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課堂[J].華夏教師,2020(0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