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寶卿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強調:“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之間的聯系,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要關注作文的書寫紙,要使學生把作文的書寫也當做練筆的過程。”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關系。”閱讀教學有規律可循,不能只教一本書。讀是輸入,寫是輸出,讀是寫的基礎。閱讀教學一定要多讀,重視語言的積累、語感的培養。要“加大閱讀量,擴大閱讀面”,引導學生將輸入的量有效地輸出,“兩讀一練”的教學模式提高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達到大量閱讀、以讀促寫的目標。嘗試在課內圍繞同一主題進行大量閱讀,課堂上看起來只有簡單而沒有技巧的讀書模式,其實是暗含了最重要的課堂理念:讓學生享受課堂,把讀書的時間還給學生。這些精挑細選的課文在有效整合下閱讀,就是最好的作文指導老師,每篇文章都在告訴你怎樣寫作文。
“兩讀一練”的教學模式實踐大量閱讀、讀寫結合、一課一得的理念,其中教學模式有:“1+y+L”“Ny+1/x+L”“Z+L”“2x+習作”。“1”指課內精讀課文,“x”指課內略讀課文,“y”指叢書課文,“L”指隨堂練筆,“Z”指整本書,“N”指多篇。
一、“1+y+L”,精讀引領
“1+y+L”教學模式,是精讀引領課中讀寫結合的課型,指教材精讀課文+學叢書課文鞏固+隨堂練筆。圍繞單元語用主題,以教材精讀課文教學為范例,從而掌握學習方法,再依據方法自學叢書課文,起到鞏固方法的作用,最后隨堂小練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
如部編版教材內容有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7課《媽媽睡了》,課后題第2題“讀一讀,照樣子說一說,看誰說得多。”中出示的范例“明亮的眼睛水汪汪的眼睛?()的眼睛”,語用主題是積累與仿寫帶“的”字詞組,這就是很好的教材例子。而叢書課文《初春》,也出現了大量帶“的”字詞組,顯而易見,這兩篇課文就可以整合起來教學。依據新課標低段重點放在詞語積累上,因此積累與仿寫課文帶“的”字詞組便是這節課語用訓練點。以教學《媽媽睡了》為例子,首先讓學生在聽老師范讀,邊聽邊邊畫出帶“的”字詞組;接著出示描寫“媽媽”帶“的”詞組,把詞組讀準確,讀出感情;再出示眼睛、頭發圖片,仿寫填空“()的眼睛”“()的頭發”;最后拋出問題“課文還有媽媽()的嘴巴、()的眼角沒有寫詳細呢?”引導學生發揮想象仿寫詞組。
二、“Ny+1/x+L”,組文閱讀
“Ny+1/x+L”教學模式,是組文閱讀課中讀寫結合的課型,指多篇叢書課文+教材課文+隨堂練筆。一節課閱讀多篇文章,有人會覺得囫圇吞棗地讀書是在浪費課堂時間。然而,正如陶淵明所說:“好讀書,不求甚解。”葉圣陶先生也曾說:“讀與寫關系密切。善讀必易于達到善寫,善寫亦裨于善讀。二者運用思考之事,皆有關學科知識與生活經驗之事,故而相通。”因此,首先要善讀。“善”取熟悉、擅長義項,必要多讀才能滲透方法。組文閱讀課圍繞語用主題,閱讀多篇課文鞏固方法,按照“復習鞏固——自學匯報——方法鞏固——仿寫練習”的環節進行教學。
三、“Z+L”,整本書閱讀
“Z+L”教學模式,是整本書閱讀與寫作結合的課型,指閱讀整本書+隨堂練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第三部分實施建議關于閱讀教學中提出:“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在課內閱讀整本書,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結合教材單元主題和習作要求,尋找與單元主題和要求相符的課外書,讓學生自主閱讀、感悟,掌握基本寫作方法。
四、“2x+習作”,閱讀導寫
“2x+習作”教學模式是習作課中閱讀引領的課型,指閱讀兩篇教材課文+習作指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第三部分實施建議關于寫作要求中提出:“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之間的聯系,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2x+習作”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悟得寫作方法,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說與練,強化讀寫訓練。結合教材單元習作的主題與要求,尋找與習作主題相符的課文,讓學生自主閱讀、感悟,掌握基本的寫作方法。
“兩讀一練”的課堂教學模式,采用有效整合、大量閱讀、讀寫結合、一課一得的有效辦法,讓讀寫訓練成為課堂教學常態,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讀寫訓練。學生有效讀,依法練,練到非常純熟,再也丟不了了,身上自然有了這項讀寫能力。
責任編輯?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