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楊
摘要: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不僅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的綜合素養,更能提高居民的知識和語言文學能力。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隨著新時期的到來,城市公共圖書館是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力軍,公共圖書館利用自身優勢,為城市居民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傳統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4-0202-01
一、前言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加強傳統文化的創新力,增強傳統文化在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力,打造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國家。公共圖書館是社會文化發展的主力軍,也是進行公益宣傳的重要機構,通過公共圖書館的各項服務功能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服務于百姓,提升城市的整體文化氛圍。
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時代意義
1.傳承傳統文化,提高個人素養。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網絡技術和自媒體等多信息渠道紛至沓來,給人們的文化生活帶來了很大沖擊。作為城市的青少年要了解社會的發展獲取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提升未來的就業能力。另一方面青少年是社會群體中思想最為活躍的部分,但缺乏相應的辨識能力,導致一些有害的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對青少年產生不良的影響,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其中有很多的思想都是積極向上的,通過傳統文化教育加強對青少年的素養培訓,塑造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2.弘揚傳統文化,實現中國夢。對于一個國家而言,弘揚自已的傳統優秀文化是國家發展的未來。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演繹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繼往開來,以史為鑒,才能做好社會主義共產事業的發展,實現中國夢這一偉大的目標。
3.深刻了解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自信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只有中華民族自信,自強,自立才能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與幾千年的發展息息相關,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胡楊傳統文化精神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道路上給人們的思想和智慧以指引。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后代,深刻了解歷史文化,樹立強大的文化自信,在世界的舞臺上唱出中華民族的社會主義心聲。
三、發揮公共圖書館自身優勢,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1.豐富的館藏資源和完善的文獻服務優勢。城市圖書館是在國家和各級政府的幫助下建立起來的,館內藏有各類的圖書資源。涉及工業技術,宗教,哲學,倫理道德等多方面內容。豐富的館藏資源和文獻優勢使城市圖書館成為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場所。
2.專業人才隊伍優勢。目前很多城市的公共圖書館都采用半自助服務模式,在數字化和信息化發展的今天,需要專業的團隊為廣大閱讀者提供信息化服務,作為圖書館員要對自己的專業未來發展有所準備。
3.公共圖書館文化場所優勢。公共圖書館不僅可以提供圖書文獻的參閱服務功能,還可以定期舉辦各類公益活動,服務于社會上的不同群體,為他們提供一個文化的活動場所。當前很多公共圖書館把公益活動的含金量和和數量作為圖書館,一大業績在城市中推廣。
四、公共圖書館弘揚傳統文化的多元化途徑
1.加強圖書館傳統文化古籍收藏與數字化建設。公共圖書館雖然得到了各級政府的支持,擁有大量的圖書文獻,但在一些基礎建設和數字化建設方面上,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發展中,應該利用大數據平臺建立傳統文化的數字參與模式,便于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管理。
2.有效利用場所資源,定期開展多形式的文化活動。公共圖書館應該利用自身的優越文化設施和人才隊伍建設,定期舉辦不同的講座,公益文化活動,讓城市的百姓和青少年都參與其中,還可以與高校和中小學聯合,定期舉辦講座和讀書會,加大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利用圖書館這一平臺服務于百姓,服務于大眾,讓人們在閱讀,參與活動過程中真正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發自內心的喜歡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
3.增強圖書館與其他文化機構的合作。城市公共圖書館是一個開放性的文化傳媒單位,它可以與其他的文化機構合作形成不同的文化機,為到圖書館中的受眾群體提供不同類型的文化盛宴。例如可以與博物館,科技館或者青少年宮定期舉辦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動,服務于城市中不同年齡,不同專業訴求的群體。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社會發展中,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對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在整個社會文化氛圍中,要重視傳播文化與現代文明的結合,實現傳統文化真正意義上的弘揚,城市圖書館利用自身的陣地優勢,通過多元化服務途徑,做好城市百姓的服務工作,營造傳統文化的氛圍,促進我國的文化發展和民族自信。
參考文獻:
[1]趙婷,陶信偉.日本公共圖書館參與地方文化遺產保護的經驗與啟示[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07).
[2]許志云.地方公共圖書館傳承地方文化的途徑與策略研究——以“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為例[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5(01).
[3]禹麗.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的策略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8(18).
[4]依日格杰.淺談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征集工作[J].西域圖書館論壇,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