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東
【摘 要】 中職政治教師需在全面推進新課改的歷史背景下不斷響應時代的號召,與時俱進,與創新政治課堂共舞,力爭將學術理論價值觀念完美融入于教學思維課堂實踐中,不斷提高課堂活躍氛圍,開拓學生的思維,提升其主觀意識能動性、敏銳的洞察能力及獨到的思辨能力,進而增強學生的整體政治文化素養、道德理念,力爭讓學生在課堂中汲取正能量與知識精華,使平凡的課堂教學流光溢彩。
【關鍵詞】 中職政治 ?高效課堂 ?方法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對事物的認知水平不僅停留于書本,更將視野投放于資源不斷豐富的互聯網。越來越多的教師感嘆,教材知識以及經驗性的積累并不能夠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點,他們了解的東西可能比老師更多,并且也敢于挑戰權威,表達自己對現實問題的看法。對此,到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似乎成了一個博弈,教師教的未必是學生真正感興趣的,學生表達的也未必符合正確的價值取向。因此,知識與能力的至高點,是追求高品質、高思辨、充滿內涵的課堂。
一、加強學生的法制教育
對中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有益于充實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法治教育研究。在提升中學生法制教育成效的同時,還能增強中學生法制教育在預防和解決中學生的違法犯罪行為。通過對中職學生法治意識的研究為增強公民法治意識奠定基礎,從而有利于促進法治的實現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首先學校和教師通過學習應該認識到加強對未成年學生的教育管理,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的重要性。要全社會高度重視中學生法制教育,加強和完善思想政治課的法制教育功能。在課堂教學中,將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堅持立德樹人、進一步豐富中學法制教育內容,在向學生講授法律知識時,不能一味地只講概念與法律條款,這樣會使學生感覺很無聊,不能對其產生興趣。老師在備課時需要多查一些案例,通過給學生講解案例來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案例中包含的法律知識,學校同時還要進一步探索中學法制教育新方法,將法制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和法制意識。
二、培養學生執著堅定的精神
執著是一個人獲得成功必備的精神,它指的是無論遇到什么困難與挫折,都不能退縮,要敢于去面對,有勇氣去解決,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這也是積極心理的表現。我們知道,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難,如果沒有執著的精神,學生很容易在學到一半時就放棄,這對學生的學習極為不利;同樣當學生長大工作后,遇到難題也很難自己獨立解決。堅定,是指做一件事的決心。學生也需要有這種品質,即當學生學習時要有能把某方面知識或某門課程學好的決心。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把一件事做好后他們才能真正體會到學習、生活的快樂、幸福和滿足,從而產生積極向上的動力,實現學生的幸福人生。培養學生執著堅定的精神,讓學生增強對自己的信心,當遇到困難時相信自己能夠解決,這樣可以讓學生重新認識自己,從而發現自己的潛能,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要想實現中職政治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首先需要對師生的感情進行培養。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盡最大努力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把教學的課堂氣氛調動起來。如果在政治教學過程當中政治老師面對不同成績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態度,學生有可能會對老師形成不好的看法,降低學習政治知識的興趣。中職政治老師對待每位同學都要平等,要樹立起平等的教學理念,使學生產生和自己地位平等的感觀。實際上在教學過程當中,學生的某一次考試成績僅僅代表了他短時期的知識水平,每一位學生經過努力都能夠學好。老師要大力推動所有學生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潛能,把學生的意志激發出來。老師需要對學生多加鼓勵,在教學過程中面對成績不好的學生更要多多鼓勵,幫助他們在學習政治過程中提高成績。老師只有擁有健全的人品和人格、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知識水平才能夠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具有人格魅力和淵博知識的老師才能夠獲得中職生的尊敬。所以,作為中職政治老師要積極努力地鉆研專業知識,針對學生課上或者課下的問題要盡最大努力幫助解決。老師要積極學習如何使用科學的教學設施,掌握新的教育理論,采取的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利用個人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學評價的科學與否直接影響到教師的工作態度和教學效果,影響到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和學生素質的提高程度。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科學、合理的課堂有效的教學評價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評價的功能,不斷激勵教師和學生,調動教與學兩個方面的積極性。那么如何對思想政治課教學進行有效評價呢?我認為要“以課堂教學評價為基礎、以促進師生雙贏發展為目標,以教師、學生、學情、領導評價為支撐”進行評價。同時有效教學評價必須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評價理念,評價的宗旨是為師生的發展服務。評價既要重視教師對課程基本知識的講解和傳授,更要考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形成了所應有的能力和價值觀,以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總之以達到師生雙贏發展為目標。
總之,使政治課堂與實踐相融合的生活化的方式展開教學,大幅度變革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教師從以往課堂的主導者進行角色轉換,與學生處于同等的地位,互相學習、合作,思考學術問題和實踐問題,不僅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還使課堂更富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學生更樂于學習,大膽創新,思維更為活躍,也更加具備團隊協作意識、思辨能力和洞察能力,可以使普通的教學成果事半功倍,教師也能從中科學地總結出更為適宜的和學生相處的教學模式,學生也能對課堂知識做一個更全面、更系統的鞏固,對課堂涉及的專業術語能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并運用到科學實踐中。
參考文獻
[1] 李瑞祥.構建中職政治生活化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現代交際,2015(10).
[2] 沈順清.研究基于發展性教學評價的中職政治課堂建設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3] 張喜忠 論中職學校政治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J].赤子,2012(16):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