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珍
【摘 要】 小學六年級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時期,也屬于學生學習的過渡階段。此時,小學生即將結束六年的小學學習生涯,升入初中段學習,因此,六年級語文教學中既面臨著“承前”的責任,也需要承擔“啟后”義務,這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就更高。基于此,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知識積累,強化學生總結和歸納、運用知識的能力,其次,要積極提升課上教學效率,為小學生語文實踐學習提供支持。
【關鍵詞】 小學六年級 ?語文教學質量 ?提升 ?策略
引言
提高小學語文六年級語文教學質量,既可以為小學生小學語文學習畫上圓滿的句點,又能夠承接初中語文教學,為小學生初中語文學習做好鋪墊。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從多個方面入手,不僅要夯實學生基礎知識,而且還要進一步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為學生更高層次的學習提供支持。
1. 注重基礎積累,夯實語文基礎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知識的積累的能力,只有量的積累,才能有質的提升,這樣語文學習質量才會有所提高,語文知識的積累過程也是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過程。因此,教師應該從多個角度出發,幫助學生養成積累知識的好習慣。
比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晨讀時間,讓學生閱讀課文和詩歌等內容,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一些課外書籍,遇到一些比較優美的句子,抄寫到本子上,并且背誦下來,同時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在寫作中表達出來,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推動學生健康成長;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收集積累一些優秀的文章,然后在開展作文教學時,作為示范展示給學生,豐富學生的閱讀,使得學生能夠學會范文中的表達手法和寫作技巧,同時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使得學生可以主動進行寫作,不斷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2. 優化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率
教學方法對教學質量有直接的影響,不僅會影響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師要積極進行教學方法的優化,通過引入多元化、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氛圍,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使小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比如:情境教學法、自主探究法、小學合作學習等等,教師給予學生更多展示個性、發表意見的機會,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自信,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對學生保持積極的態度。另外,小學語文教師還應該尊重小學生個體差異性,通過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從整體上提高班級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
比如:教師在帶著學生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少年閏土》等文章時,教師可以將兩篇文章進行對比講解,通過分析兩篇文章中“魯迅”先生的形象、性格特點,讓學生從多個側面了解魯迅先生的為人和品行,同時,還可以強化學生知識遷移能力與邏輯思維,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
又如:《草蟲的村落》是一篇散文,作者通過奇異的想象,描寫了一場神奇的游歷,從而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以及小動物的喜愛。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真實的體驗作者所描繪的景象,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文章的主題和情感,教師可以結合文章的內容,充分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教師課前制作多媒體動畫,綜合圖片、音樂等教學素材,將課文內容和故事情節以動態、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課上,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構建一個生動的動畫情境,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大自然,感受作者創造出來的奇異世界,仿引發學生情無限聯想,強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另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其他的經典故事,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的寫作手法,使得學生可以對文章的人物和感情進行理解,這也是一項提高教學質量的手段。
3. 培養探究能力,開展實踐活動
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如果只是一味地講授理論知識,那么學生學習起來會感到乏味,缺乏興趣,進而學習的興趣也會大大降低,學習的效率也會減弱,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結合教學內容,引入一些實踐活動,將理論和實際生活進行聯系,為學生設計一些實踐活動,結合學生此時的好動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
比如:語文課本中有一些“口語交際”的課題,還設置了一些實踐活動,需要學生親自動手才可以完成,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該將這些內容充分利用,設計出一些符合課本內容的實踐活動。比如:快樂讀書吧——《魯濱遜漂流記》閱讀活動,這部文學作品屬于外國文學,教師可以以此為主題開展班會,使得學生收集一些國外的作品以及和作者相關的作品,為學生積累一些作者和寫作手法等內容,學生在查閱收集資料時,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在班會中學生踴躍發言,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溝通和學習能力。
結束語
六年級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關鍵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即將步入初中學習階段,因此,這個時期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必須得到保障,這是六年級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提升的前提。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和鞏固,在這個基礎上,引入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小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使其能夠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最后,定期組織開展語文實踐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以及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促進六年級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樂愛萍.淺談閱讀對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的促進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95.
[2] 芮雯.新媒體技術助力小學語文朗讀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