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燕
【摘 要】 隨著我國對教育的更加重視和關注,小學數學課程也成為了小學教育中的重點課程。教師也要幫助學生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數學教師要加以重視對學生解決問題的培養,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 解決問題 ?策略教學 ?小學數學
引言:身為一名小學教師,教師要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的學習狀況不斷重視起來。將課堂與生活中的事物兩者相結合,積極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充滿興趣,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從而給學生構建解決問題的知識框架。本文主要根據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策略教學的思考與實踐展開分析,希望可以給廣大學者些許建議。
一、學生在學習解決問題策略的相關問題
(一)學生的生活經驗低,缺乏常識性知識
在小學學習過程中,很多數學知識會與生活相聯系。因此,學生對于生活經驗非常低,所以就會對常識性的知識比較缺乏,很難理解,對于生活的概念也是非常模糊不清。當下的小學生的年級比較低,所以對于知道的內容也是非常有限的。教師在課堂的教學當中,要重視學生的生活的知識的實踐,將生活與課堂聯系起來。
(二)學生對于知識不能有更好的定位
在數學解題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做題步驟就是學生的審題過程,可知審題對于解題的重要性。學生在審題當中必須要非常認真,要不就會導致在解題時,沒有準確的找出已知條件,就開始做題。教師要重視學生這一類似的問題,只有加以重視讓學生在解題之前認真審題,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找出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才可以減少問題的忽略。
(三)題意難以理解,缺乏動腦思考的習慣
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剛剛接觸數學知識,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很低,所以在做題的時候很難更好地去理解,也缺乏善于動腦的習慣,對于老師的依賴也非常強。學生在遇到自己理解不了的題時,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要怎樣弄明白這道題的內容,而是去選擇逃避,這樣的解題思路不利于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首先,數學教師要重視這些問題的出現,只有加以重視才能幫助學生樹立解題意識。其次,教師要加以分析學生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讓學生加以改正。比如,在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的教學當中,在學習除法的相關知識時,通過對除及除以和去除的知識時,要正確地引導學生對這些知識加以理解才能更好地掌握這些知識。
二、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
在當下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我們可以看出,數學的知識運用是非常廣泛的。因此,在課堂的教學當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是幫助學生解決教材上的內容,更是讓學生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問題時,可以通過自主學習探索加以解決,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一)創建新穎情境,感悟策略
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要為學生創設新穎的學習情境,從而解決教學的問題。教師要將課堂引入生活化元素,讓學生從生活中的事物去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會兩者之間的聯系。首先,在創設情境時,要讓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去聯系生活,把知識變得更加簡單,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其次,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多提出數學問題,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這樣有助于思維的鍛煉。
(二)學會收集、分析、處理數量信息,尋找解決策略
學生要解決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認真理解問題,學會對問題進行收集、分析、處理,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在遇到問題難以解決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遇到不會的問題時可以和學生進行交流和分析,將自己的想法和見解表達給同學。同時,教師也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會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去解決問題。其次,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的時要及時進行整理和歸納。再次,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反思和總結,去檢驗學習成果時是否比之前有進步,去進行自我反思和評價。
(三)強化實踐練習,理解解題的策略
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要重視強化學生的實踐練習,讓學生找到理解解題的策略。不管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都要清楚地了解到要教授給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這道題應該怎樣去做。教師要根據現有的知識教給學生解題的思路,才是關鍵。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對于知識具有很大的依賴性。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方式當中要學會讓學生面對問題,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學會對知識進行分析嘗試自己去努力解決,從而促進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教師在教學當中,要不斷豐富課堂的教學策略,讓課堂變得更加豐富有趣味,這樣學生就會充滿學習的積極性,還能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給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課堂的數學教學質量,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教師在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策略教學的意義
在學習當中,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加以理解和運用從而去解決生活當中的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教師在課堂數學的教學當中,要讓學生熟悉掌握知識,給學生提供練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練習當中不斷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對知識進行鞏固和復習,讓學生對于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進行培養。
四、結語
教師要提升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這樣才能更利于學生知識的學習和對數學問題的理解。只有讓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利于學生的發展。教師要擔當教學的重任,為學生以后的學習而考慮,為學生的數學知識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涂剛.捕捉生活中的數學,優化解決問題的策略——談“一次旅游中的意外收獲”的教學案例[J].才智.2018(22).
[2] 鮑曉樹.新舊教材關于“解決問題的策略”對比分析與思考[J].中小學數學(小學版).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