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艷
摘要:隨著高校教育教學理論化與應用化高效融合步伐的加快,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逐漸占據主體地位,各高校應該和合作企業進行更為深入的交流,從而實現更高質量的校企合作,從而達到提高培養人才的質量。然而只是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還是不夠的,對于教師隊伍的改革也十分必要,只有教師隊伍的整體教學素質和教學水平有一定的提高,才能使教育教學模式更加適應產教融合的需求,從而促進教學改革的深入。老師作為教學理念的貫徹者和教學活動的領導者,在高校教育的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導作用,想要實現產教融合背景下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就必須重視起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用完備的師資隊伍實現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
關鍵詞:高校教育;校企合作;師資隊伍;產教融合
引言:
新時代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我國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現代化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性逐漸體現出來,國家和政府相關部門已經積極下達政策鼓勵并促進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開展。雖然社會各界都對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投入了大量的關注和支持,但是在教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著許多需要完善之處。尤其是在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得到推廣之后,在高校教育教學過程中,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漸顯現出來。為了切實發展創新創業教育,就需要具備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團隊,只有首先完成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的建設,才能夠從根本上完善高校教育教學體制,促進國家教育教學改革的開展。
一、基于產教融合教學模式下高校師資隊伍的不足
1.師資隊伍的建設不全面且教學團隊不夠專業
目前高校的專業教學過程中,師資隊伍主要是由專業課教師和兼職教師組成的,而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教師、公共課程教師以及職業規劃課程教師等是不被納入專業師資隊伍的。這樣的師資隊伍劃分就很容易導致專業課與公共課的課時進度出現較大差異,相關的任課老師也無法進行及時的溝通,最終將會導致教學進度混亂。師資隊伍建設的不專業和不全面不僅使得校企合作辦學只能停留在表面,更導致了教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無法展開。
2.對于兼職教師的定義不明確導致教學素質無法統一
從高校教學角度而言,兼職教師的定義不明確往往是對于兼職教師的聘請和使用不符合相關教育部門的政策和規定。高校現有的兼職教師完全是為了補充學校全職教師數量不足的問題,而很少有為了實現合作企業的企業文化準確傳播而從企業引入的教師。對于兼職教師的定義不明確和安排的不合理,很容易導致兼職教師隊伍不穩定且教學素質無法實現統一。有些兼職教師是從企業進行聘請的,這些兼職教師雖然具有工作經驗但是卻不具備專業的教學理念;另外有些教師是從其他學校進行聘請的,這些兼職老師對于學校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進度以及合作企業的企業文化定義不明確,很容易出現教學混亂的現象。
3.教師團隊結構較為分散,集中性和團體意識不強
由于專業教師隊伍的組成和劃分缺少專業性,就導致了教師團隊的結構相對松散,老師大多以完成自己的教學課時為目標,很少在意團體的授課分工,這就使得師資隊伍很難形成完備的系統和結構,對于工作責任制的落實有十分不利的影響。
4.招聘兼職教師時起點較低,導致兼職教師能力不足
通過調查顯示,很多高校在進行教師招聘時,沒有結合實際提高招聘門檻,這就直接影響了兼職教師教學水平和能力,很多兼職教師從心理上會認為,由于自己并不是本所高校的固定教師,所以在授課時,會存在著一種錯誤的認知和行為,認為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并不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進去,只是敷完了事的進行,這就直接影響了課堂的教學效果,長此以往下去,課程必然會受到嚴重的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使得產教融合措施很難實施,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高校創新創業必然會受到影響,由于兼職教師的責任性和教學水平和態度不太完善,使得產教融合的實施效果大打折扣。
二、產教融合教學模式與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的關系
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指高校根據專業教學目標和教學需求進行綜合分析,將教學活動與合作企業的生產發展相結合,從而實現的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訓實習高度結合的一種校企合作教學模式。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可以更高效的培養技能型綜合人才,同時保證技能型人才具備高質量的綜合素質,能夠針對性的滿足社會市場的發展需求。在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下,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專業理論知識與相應的生產活動進行結合教學,從而讓學生在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搭建起生產技術的學習意識,從而實現理論知識與生產技術學習的融合,從而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學科意識的培養。
然而在目前的校企合作教學過程中,很多的老師都是從企業中轉型而來的工作人員,很少有具備專業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的教職工,這樣的教師雖然具備專業的技能知識和足夠的工作經驗,但是其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意識卻存在一定的不足。對于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的生疏很容易導致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教學引導存在錯誤,不僅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還可能與學生出現學習交流上的問題,對于校企合作的專業教學產生負面影響。這些問題普遍存在與產教融合教學模式下的校企合作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解決這些教學問題,高校需要對教師隊伍進行完善建設,必須要認識到專業教師隊伍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從而科學合理的構建起產教融合型校企教學實訓基地,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和調研機會,從而促進教師隊伍教育教學能力與專業知識的綜合性提高。只有保證創新創業型高質量師資隊伍的建設,才能夠全面促進產教融合教學模式的發展,從而完善高校的教育教學體制。
三、在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下完善高校師資隊伍的建設路徑分析
1.準確落實相關教育教學政策,完善老師們對于產教融合概念的認知
在新的時代發展背景下,產教融合是高校教育教學想要與社會發展進行深度融合的關鍵,準確貫徹產教融合的教育教學觀念是推進產教融合教學模式的關鍵。但是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發展到現在,許多高校和老師對于產教融合的教學理念都存在理解上的誤區。部分的高校管理者過于重視院校發展的穩定性和教學資源的限制,對于產教融合教學模式下的校企合作參與程度不高,導致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無法深入的發展。另外有部分的高校管理人員受傳統教學思維和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較深,認為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完全沒有必要,十分抗拒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從而不愿消耗人力、物力和教學資源去參與校企合作辦學的改革,從而導致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改革無法得到推廣和展開,也導致教師隊伍的建設受到很大的限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相關教育部門就需要對教育教學政策和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保證產教融合教學制度的深入發展。相關政策的完善也可以促進高校管理人員對于產教融合教學模式的認知,從而改變對于產教融合教學模式的偏見,實現產教融合教學模式的展開。
2.建設完備的互聘型師資隊伍機制
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有效促進了高校和相關企業之前的交流合作,學校和企業雙方在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中,應該積極的交流合作實現教學資源優勢的互換,共同建設起互聘型的師資隊伍模式,使高校的老師能夠得到教學理論知識與教學實踐高度融合的教學能力提升。高校和合作企業應當在充分的溝通交流之后共同商議教師技能深入培養的工作機制,積極鼓勵高校教師參與技能培訓和企業調研實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為高校教師增加參加國內外學術研究交流的機會,聘請企業中專業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擔任高校兼職教師,對于高校學生的專業學習過程中也應該設置更多的項目學習,并安排專業人員進行統一的指導與管理。另外對于在合作企業進行工學交替或者崗位實習的學生要進行全面的指導和管理,通過在學生專業學習的方方面面進行更高質量的教學,從而明確教師隊伍的完善方向,從而促進創新創業型完備師資隊伍的建設。
3.對導師進行定期培訓,提高其綜合教學能力
對于高校教師團隊中較為年輕的青年教師,應該為其增加導師制培養的機會,盡量安排企業大師或者院校名師對青年教師的綜合教學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和指導,從而提升青年要使的崗位實踐經驗和創新創業教學理念。除此之外,還應該重視對于青年教師的信息技術培養力度,使青年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實現創新創業型教師隊伍培養的同時促進電子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進行。
4.增加老師深入企業進行學習和調研的機會
為了切實實現產教融合教學模式的改革,就需要高校的教師隊伍對高校教學發展和合作企業之前的關系有明確的認知和準確的定義。這就要求高校教師更多的深入到合作企業進行學習和調研,從而搭建起產教融合教學模式下,高校與企業之前的教學理念互通,從而在教師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融合合作企業的企業文化和發展目標,使教育教學可以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指向性。在教師深入企業進行實地學習和工作調研的過程中,為了實現學習調研的高效,需要對院校教師的學習成果進行一定的考核。在高校教師深入企業進行學習和調研的過程中,主要學習的應該是合作企業的企業文化和對人才的期望需求,只有對這兩方面有了準確的認知和定義,才能使教師的教學模式起到針對性的改革,使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與企業發展需求的對應性不斷提高。
5.設立專業的指導委員會實現結構化的提高老師的專業能力
在產教融合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想要建設起完備的創新創業型師資隊伍,就需要專門的指導委員會對教師的工作進行監督指導。專業的教學建筑指導委員會需要包含行業專業和企業經營,在為院校的教學工作提供專業指導的同時要對院校校企合作的專業課程設置和教育教學目標進行考察,確保高校教學在針對性的為合作企業培養人才的同時能夠擁有先進的教學技術和管理模式。專業教學監督指導委員會還應該在企業專家、專業技術人才與院校教師進行學術交流的過程起到引導作用,委員會憑借自身的專業性去邀請相應的人才到校進行演講和專業指導,從而實現院校教師專業知識的更新和教學技能的深入發展。
6.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增強合作企業的企業文化輸入
企業文化是企業價值的最直觀體現,也是企業發展經營理念的重要表現,更是企業內核精神的重要組成,企業文化直接關系到一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為了使高校與企業之間的交流可以切實深入,就需要高校教師對合作企業的企業文化進行系統深入的學習。在高校教師對于合作企業的企業文化進行準確的理解和定義之后,就可以通過定期的專題講座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技術的更新,保證高校能夠始終明確合作企業的實際發展和行業動態,對企業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進行準確的理解,并實現以此為基礎的教學目標設置,從而深入促進校企合作教學的深度。
7.提高專業教師招聘的門檻,以此來提高專業教師隊伍水平和素質
研究表明,一個高校教學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專業教師教學能力的影響,當前我國很多高校在進行專業教師招聘時,會存在著門檻較低的問題,很多招聘來的專業教師難以勝任現實的教學任務,因此,更是無法談及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高校大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中堅力量,在我國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也是培育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的搖籃。因此,務必要提高高校專業教師招聘的門檻,提高所招聘的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水平,旨在不斷的提高我國高校專業教師的師資隊伍水平,在高水平教師的培育下,高校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也為社會培養了更多的綜合性人才。
結束語:
在產教融合的高校教育教學新形式下,各高校應該首先重視起創新創業型師資隊伍的建設力度,只有構建了同時具備高教學水平和高教學素質的教師團隊,才能根本上促進校企合作教學模式的發展,從而不斷適應社會經濟市場對于高素質人才培養工作提出的新需要。為了實現高水平師資隊伍的建設,高校可以通過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合作,在建立起互聘教師隊伍機制的基礎上進行師資力量的相互交流補充。另外高校在于合作企業進行溝通交流時,也應該盡量爭取教師深入企業進行學習和調研的機會,使得教師能夠更準確的了解到合作企業,從而對于自己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方向進行更深層次的明確,從而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明確教學的根本方向,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
參考文獻:
[1]王軍,潘榮,陳思宇,陳國東.面向區域產業融合的工業設計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88):82-83.
[2]魯春陽,文楓,張宏敏.應用技術型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基于產教融合的視角[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9(12):34-35.
[3]王勇.民辦高校產教融合師資隊伍建設探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16):236+191.
[4]姜微,蔣巍,侯菡萏,劉明剛.淺談高校產教融合模式及師資隊伍建設[J].中國高新區,2018(06):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