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玉靜
【摘要】自主學習模式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的教學模式,是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的統一。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開展能有效喚醒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競爭意識。在新課改不斷深入以及中考改革的背景下,加強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研究,對提高初中道德與法制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尤為重要。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遵循科學性、人性化等原則,通過多元化教學手段引導和發展學生自主探究。文章就初中道德與發展課學習自主學習教學模式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 ?道德與法制課? ?自主學習教學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應用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有著思想性和時代性的特點,是落實德育的重要途徑。同時其還具備較強的理論性,因此在教學活動開展中存在學生理解難,內容枯燥等特點。這就需要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和要求,立足于學生實際,不斷優化教學手段,通過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知識,進而實現科學教學的目的。科學性原則下,教師需要為學生構建自主學習的環境,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制定出科學的內容與方法,幫助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二)自主發展原則
自主發展的原則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構建和諧、民主、平等的關系,改變學生緊繃僵硬的學習態度,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發言。民主的課堂學習環境能為學生提供安全的心理環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保持學習的熱情,這同時也是符合初中生心理特點的。因此教師應重視和諧民主學習環境的構建,通過引導以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激發學生求知欲望,使其在自我參與學習的實踐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更有效的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三)人性化原則
人性化原則是指教師應注意人性要素,要注重學生學習潛能的挖掘。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則需要教師堅持以學生為本,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并通過及時引導、鼓勵、肯定等等,使學生更積極的投入到自主學習當中,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發揮學生主地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需要教師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發揮出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首先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結合初中生身心特點,為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其次要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通過語言評價、創設教學情境、設置懸念等方式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通過有效引導,使其在興趣的驅使下自主獲取知識,發揮出學習上的主動性。教師應為學生搭建自主發展的平臺,基于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提高自主學習的有效性
1.設置議題,引導學生理性思辨
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年齡認知和生活經驗,根據教學目標要去設置具有辯證性和思考性的觀點,讓學生圍繞議題進行探究,才能激發學生參與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設置議題需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且融趣味性于其中,與教學內容吻合才能發揮出其價值引領目的。
2.通過預習促進自主學習
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實施,需要教師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先學后教則是與初中生實際符合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先確定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要求,使其能夠對所學知識有個宏觀上的把握。然后幫助學生掌握自學的方法,通過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提升學生預習的效率。教師應關注學生預習的情況,當學生能夠高效完成預習任務時應給予肯定,當學生在預習中遇到問題時應給予指導,最后將自學的效果進行合理的評價。
3.加強實施課堂互動
教師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教師要使其明確學習的難重點和易混點。在教學過程中應通過科學的問題設計,為學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實施強調的是問題情境的創設,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通過對現代信息技術的充分利用,為學生提供與學習相關的豐富的信息和資源。在情境創設中,教師應注重利用新情境和原有認知沖突產生問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這樣教師就將課堂的主動權給予了學生,但同時教師也不能盲目的放手,還是需要從旁及時進行指導。
4.加強課后自主復習的引領
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應貫穿到學生整合學習的過程當中。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課后復習的引導,激發學生課后復習的主動性,提高復習的效率。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實際,布置一些實踐性作業,或利用微視頻將課堂所學知識上傳與學習平臺,也可以充分借助學習平臺實現對學生作業的在線指導等等。通過多樣化的課后復習方式,調動學生復習的主動性,鞏固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總結: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是喚醒學生自主探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競爭精神的需要,同時也是明確師生教學價值,強化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需要,對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探索教學手段,發揮出學生課堂主體的作用,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根據實際需求靈活運用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價值和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掌握學習方法,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韓勝鵬.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策略分析[J]. 才智,2020(12):172.
[2]馬海芳. 如何構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新模式[J]. 課程教育研究,2020(16):77.
[3]駱春慧. 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三個“關鍵詞”[J]. 課程教育研究,2020(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