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娟
摘 要:財務風險是影響民營企業經營管理效益效率的主要因素,而財務風險時刻伴隨著民營企業的運營的周圍,因而做好民營企業風險管理甚為重要?;诖耍疚木兔駹I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必要性、防范難點及防范措施展開了相關研究,以期提高民營企業綜合管理能力。
關鍵詞:民營企業;財務風險;防范
我們知道:財務風險賦予股東收益變化性,使企業存在喪失償債能力的可能,與企業預期收益差額呈正相關。這就需要企業樹立財務風險防范意識,積極開展財務風險管控工作,通過工作積累財務風險防范經驗,同時加大財務風險防范研究力度,旨在根據企業運營現況推行更優財務風險防范措施,打造個性化、系統化、科學化防范財務風險平臺,使企業資產結構更為健康,達到助推企業良性運營目的。
一、民營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必要性
(一)提高民營企業綜合管理質量的需要
在財務管理理念面向民營企業廣泛推行基礎上,如何將民營企業日常管理與財會工作融合在一起,成為企業需解決管理問題之一,財務風險防范實質上是針對民營企業的一種管理行為,通過管理規避民營企業潛在風險,在此基礎上使民營企業效益得以提高。
(二)提高民營企業經營決策質量的需要
民營企業在掌握大量財務數據信息前提下針對投資風險、內控風險、合作發展等風險進行分析并給出前瞻性判斷,在預見性眼光下審視民營企業運營環境、條件、資產、能力,以此為由制定階段性、科學性經營決策,在企業運營初始回避財務風險消極影響,確保在民營企業經濟項目實施進程中能夠創造收益,體現防范財務風險意義。
(三)企業及時抓住發展機遇需要
民營企業一方面需從主觀出發規避財務風險,另一方面需從宏觀經濟環境視角著眼進行財務分析,根據分析結論統籌法律法規、競爭市場、資源配置等因素剖析對民營企業運營埋下的潛在風險隱患,以此為由規設防控決策,引領民營企業在經濟環境中高效發展,通過解讀政策、規避風險抓住發展機遇,奠定基礎。
二、民營企業財務風險防范難點
(一)財務風險防范架構不穩定
財務風險防范架構猶如支撐民營企業發展的平臺,給予民營企業競爭、創新、與時俱進有利支持,一旦該架構疏松、節點不穩且缺乏深度與廣度,將直接影響民營企業發展成效。這就需要民營企業關注財務風險防范架構,通過篩選相關風險防范元素,不斷充實防范細則,扎根民營企業矗立風險防范屏障,提高其財務風險防范效率。
(二)財務數據信息統籌不全面
解讀民營企業財務風險重要依據是財務數據信息,同時還需兼顧非財務材料,從民營企業市場調研、產品研發、原料采購、售后服務等角度出發進行分析,使財務風險防范更具針對性、可行性。然而,當前部分民營企業因財務管理經驗欠缺,對財務數據信息重視程度不夠,無法支持民營企業順利展開防范財務風險相關工作。
(三)財務風險防范制度不科學
一方面財務風險防范制度需具有實效性,關注民營企業發展現況,另一方面相關制度需具有創新性,積極引入新思想、新技術、新資源進行防控,使民營企業防范財務風險能力得以提升。這就需要民營企業不斷優化財務風險防范制度,通過制度性管理達到其財務風險防范預期。
三、民營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財務風險防控架構
一是目標層。目標層是財務風險防控基礎層,是保障民營企業財務風險防控工作抓地,相關工作與民營企業運營戰略高度契合先決條件。這就需要民營企業根據自身運營能力,縱觀宏觀經濟發展環境并設立財務風險防范目標,為基層展開具體工作指明方向,同時要求基層配合決策層規設財務風險防控方案,經決策層審批通過后方可實施,使目標層更為穩健;二是管理層。與決策層有一定區別,財務風險防范架構中的管理層處于中間位置,是銜接基層與決策層的橋梁。向下關注各個運營部門財務風險防范目標實施情況,向上反饋防范財務風險切實需求,在決策層幫助下及時整改相關工作方案,糾正財務風險防范偏差,向外了解市場動向,剖析政策及法規,統籌管理資源,為民營企業順利完成財務風險防范工作任務奠定基礎;三是基礎層。為保障民營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工作貫徹落實需成立基礎層,將各個防范環節串聯在一起,在實施具體方案基礎上經配合提升民營企業財務風險應對能力。
(二)加大民營企業財務數據信息統籌力度
基于財務數據信息是民營企業制定防范目標,設定防范方案,展開具體工作重要依據,為此需經由財務管理做好數據信息統籌工作。一是推行合法合規、適用性強、安全有效、真實及時等原則,保障民營企業財務數據信息全面、客觀、可比且與損益共存;二是樹立信息化管理意識,應用計算機系統處理豐富多元財務數據信息,通過建模、類比等方法加大財務數據信息挖掘力度,為民營企業規設更優財務風險防范方案提供依據;三是建立民營企業資源計劃體系,協調民營企業財務數據信息與資源供給的關系,確保企業各類資源配置得當,不僅可提高資源利用率,還能在流通過程中帶來收益;四是構建財務預警管理機制,根據財務數據信息針對潛在財務風險進行評估,圍繞評估結果及時優化防范措施,必要時啟動應急管理預案,使民營企業可以更優姿態應對市場考驗。
(三)規設科學可行財務風險防范制度
一是設定民營企業財務預警評斷指標管理制度,定性、定量分析財務風險程度及誘發內因,以此為由調整財務管理細則,針對民營企業發展現況推行財務風險防范措施;二是設定短期、中長期財務風險防范管理制度,根據企業運營周期統籌財務數據信息,通過現金流量編制預算提高其財務風險應對有效性;三是設定財務風險防范監管制度,配套推行獎懲、考核機制,使民營企業各個運營部門均明確自身在財務風險防范進程中的定位,找準工作方向,繼而通過協作配合共同完成財務風險防范任務。
(四)做好財務風險防范人才培育工作
民營企業決策層需具備宏觀探究、微觀分析能力,能從企業外部、內部環境出發探尋財務風險防范要點,立足民營企業發展現況設定防范目標。民營企業管理層需具備政策解讀、目標解構、制度監管、效果分析、組織協調能力,確保財務風險防范管理科學高效。民營企業基礎層需具備執行能力、創新意識、效益觀念,可以立足工作崗位結合財務風險防范目標積極調整工作方案,通過創新擴寬財務風險防范領域。這就需要民營企業做好培訓工作,根據各個層級財務風險防范能力需求打造個性化培訓體系,組織工作者學習更優財務風險防范方法、理論、模式,使民營企業防范財務風險體系得以與時俱進。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提高民營企業的財務風險防范能力,其務必建立健全風險防范架構,加大與之運營相關財務數據信息統籌力度,規設科學可行民營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制度,做好財務風險防范工作人員培訓工作,繼而使民營企業可通過財務風險防范提高決策能力、管理能力并抓住發展機遇,助推自身發展。
參考文獻
[1]董永康.新時期企業財務風險應對策略研究[J].財會學習,2018(19).
[2]劉金玲.企業財務公司風險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