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莉華


【摘要】目的:研討喜炎平+雙歧桿菌聯合用于小兒病毒腹瀉治療中的實際效果。方法:將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接診的108例小兒病毒腹瀉患兒納入此次研究,依據用藥方案的差異將以上患兒列為實驗組、對比組,各組54例。實驗組予以喜炎平+雙歧桿菌進行聯合治療,對比組予以病毒唑進行治療,評定兩組療效,并記錄患兒各種癥狀改善時間及不良反應出現情況。結果:治療后,實驗組患兒大便次數、發熱、腹瀉、嘔吐等各項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比組(P<0.05)。實驗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比組(P<0.05)。兩組的不良反應出現率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將喜炎平+雙歧桿菌聯合用于小兒病毒腹瀉治療中,可取得確切療效,且有助縮短各種癥狀的改善時間,值得推薦應用。
【關鍵詞】兒科;小兒病毒腹瀉;雙歧桿菌;喜炎平;聯合治療
嬰幼兒人群是病毒性腹瀉的高發群體,特別是以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最為常見,患兒發病時的癥狀以腹瀉、發燒、大便異常、嘔吐等為主。現階段,兒科臨床中常以靜脈補液的方式治療小兒病毒性腹瀉,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卻難以徹底控制病毒復制及擴散[1]。因此,繼續探索小兒病毒腹瀉的有效治療方式是臨床學者共同關注的一個熱點課題。此文將本院接診的108例小兒病毒腹瀉患兒納入此次研究,著重評估喜炎平+雙歧桿菌用于小兒病毒腹瀉聯合治療中的具體效果,匯報內容見下:
1.對象、方法
1.1病例特征
將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接診的108例小兒病毒腹瀉患兒納入此次研究,以上患兒參照《中國腹瀉病診斷》有關小兒病毒腹瀉的診斷標準予以確診,癥狀表現有:大便性狀出現異常,排便次數7-15次/天,無腥臭味,未發現黏液膿血便。包括61例男性患兒,47例女性患兒;年齡6個月-4歲,平均(1.75±0.52)歲;體質量(13.4±1.79)千克;病程(2.0±0.52)天;大便次數(9.5±0.76)次/天;脫水程度:74例輕度,28例中度,6例重度。依據用藥方案的差異將以上患兒列為實驗組、對比組,各組54例。兩組基礎資料以及信息比較,未發現顯著差異(P>0.05),可實行評比分析。
1.2方法
實驗組予以喜炎平+雙歧桿菌進行聯合治療:將5mg/(kg·d)喜炎平(江西青峰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20026049)溶入250ml葡萄糖注射液(濃度5%)中,實施靜脈滴注,每日1次。雙歧桿菌(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S10970105)服用劑量:小于1歲者每次口服150mg,每日2次;1-2歲者每次口服250mg,每日2次;2-3歲者每次口服350mg,每日2次;大于3歲者每次口服500mg,每日2次;將雙歧桿菌溶入溫水或者流質食物中調勻后口服。
對比組予以病毒唑進行治療:將10-15mg/(kg·d)病毒唑(鄭州卓峰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41023268)溶入250ml葡萄糖注射液(濃度5%)中,實施靜脈滴注,每日1次。
兩組持續用藥7天為1療程,治療1療程后評價療效情況。治療期間監測患兒癥狀改變情況,并按照脫水程度予以相應的對癥治療,關注不良反應的出現情況。
1.3效果指標
評定兩組療效,并記錄患兒各種癥狀改善時間、住院時間及不良反應出現情況;療效標準:治療72小時后,患兒各項癥狀消除,大便次數及性狀基本恢復到正常狀態,視為顯效;治療72小時后,患兒各項癥狀得以減輕,大便次數及性狀也逐步好轉,視為有效;治療72小時后,患兒各項癥狀、大便次數及性狀都沒有較大變化,或者有惡化趨勢,視為無效[2]。
1.4數據統計以及處理
對各項指標數據進行分類統計,使用SPSS22.0軟件予以計學分析,計量數據表達為(±s),計數數據表達為 (n/%),計量數據的比對經過t檢測,計數數據的對比經過x2檢測,當對比差異具統計學意義時以P<0.05來表示。
2.結果
2.1兩組患兒各項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對照
治療后,實驗組患兒大便次數、發熱、腹瀉、嘔吐等各項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比組(P<0.05),詳細數據記于表1:
2.2兩組療效結果對照
實驗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比組(P<0.05),詳細數據記于表2:
2.3兩組不良反應出現情況對照
實驗組患兒中,有2例出現皮疹,不良反應出現率3.70%(2/54);對比組患兒中,有2例出現頭痛,1例出現皮疹,不良反應出現率5.56%(3/54);兩組的不良反應出現率無顯著差異(P>0.05)。經對癥處理后,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均已改善,沒有影響到治療效果。
3.討論
當前,用以治療小兒病毒性腹瀉的藥物較多,病毒唑為廣譜性抗病毒藥劑,對小兒腹瀉有較好療效,但病毒唑會對病毒腺苷激酶產生很強的依賴性,容易出現耐藥性,且伴有骨髓抑制及消化道等方面的不良反應,導致其藥效受到相應限制[3]。喜炎平注射液屬于純中藥藥劑,成分以穿心蓮為主,具備燥濕涼血、解毒清熱之效果。病毒性腹瀉發作初期,注射喜炎平可增強患兒機體單核巨噬細胞、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幫助形成免疫球蛋白,以提升血清備解素含量,達到改善腹瀉癥狀的目的。并且,喜炎平的病毒細胞穿透力很強,能夠占據蛋白質的結合位點,抑制肌苷酸轉變為鳥苷酸的反應過程,起到殺滅病毒的根本目標[4]。雙歧桿菌為一種厭氧菌,屬于腸道內部的重要菌群。服用雙歧桿菌后,患兒體內不會出現致病物質、毒素及有害氣體,且具備屏障、控制、免疫內毒素血癥方面的功效。除此之外,雙歧桿菌能清除患兒腸道中的腐敗物質以及毒素,使腸道菌群維持于平衡狀態,以阻斷致病菌生長過程[5]。此次探究喜炎平、雙歧桿菌共同使用于小兒病毒腹瀉治療中的療效情況,結果指出:治療后,實驗組患兒大便次數、發熱、腹瀉、嘔吐等各項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比組(P<0.05)。實驗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比組(P<0.05)。兩組的不良反應出現率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均有少量患兒出現了輕度不良反應,但通過對癥處理都得到改善,沒有影響到治療效果。
綜合以上闡述可知,和病毒唑療效相比,將喜炎平+雙歧桿菌聯合用于小兒病毒腹瀉治療中,可取得更加理想的整體療效,并且能夠縮短各種癥狀的改善時間,臨床中應加大推廣力度。
參考文獻
[1]于連雨.喜炎平與雙歧桿菌聯合治療小兒病毒性腹瀉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1):178-179.
[2]徐曉清,何鞍生,鄧云森,等.喜炎平聯合雙歧桿菌治療小兒病毒腹瀉的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14):2588-2589.
[3]劉云,王勇.喜炎平聯合雙歧桿菌治療小兒病毒腹瀉的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80):26-27.
[4]馬前進,王小嚴.觀察喜炎平聯合雙歧桿菌治療小兒病毒腹瀉的臨床療效[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8):194-195.
[5]黃春榮.喜炎平聯合雙歧桿菌治療小兒病毒性腹瀉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6,32(0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