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社會愈來愈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教育也逐漸轉變了傳統中片面化、單一性的教學方式,將教學重點由教學成果移向教學過程,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教學目標。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教育作為社會發展的根本基點,要時刻把握教學的根本標準。即將“培養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人才”作為開展教學的宗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牢牢抓住核心素養要求,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開展教學工作,引導課堂效率和質量的進一步提高。本文通過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措施的分析,提出以下幾點做法:
一、確定學生主體地位,奠定核心素養的思考
在設計初中數學的課堂教案時,教師應該將核心素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可以從課前教學方案、課堂講解方式以及課后知識鞏固三個方面展開,做到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既把握好課堂知識內容的教學,又能夠將學生放在主導地位,做到“以生為本”。例如,在教學“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我國古代著名的算術典著《九章算術》中對“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內容的記載,來引導學生對“一元一次方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如:小明要從A地到B地,如果步行則比乘坐出租車多花費3.8小時,現在已知小明的步行速度為8.5km/h,而出租車的速度為41km/h。設A地、B地距離為x千米,則方程可列為?在此題中,存在“步行花費時間”與“乘坐出租車花費時間”的數量關系,即“‘步行花費時間-‘乘坐出租車花費時間=3.8”,其中“步行花費時間”為“x÷8.5”,“乘坐出租車花費時間”為“x÷41”,那么將表達式代入數量關系式中就可以得出目標方程:x÷8.5-x÷41=3.8。如此,通過在課堂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并結合生活實踐,初中數學的核心內容得到真正的實現和發揚。
二、發展學生思維模式,滲透核心素養的內涵
當下素質教育被大力提倡和發揚,如何利用課堂教學來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眾多教育家所關注的重點內容。因此在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培養數學核心素養時,教師要將數學思維作為教學的基礎,利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進而促使數學核心素養得到真正的發展。
例如,在學習“相似三角形”時,教師可以先從簡單的例題出發,利用邏輯推理、數學抽象等方式來對題目進行解答。而后再由簡單的例題過渡為復雜的例題,引導學生對相似三角形進行深入的發掘,產生深層次的理解。例如在這一例題中:如圖,EF∥BC,若AE∶BC=2∶1,EM=1,MF=2,則AM∶AN=?BN∶NC=?
在這道題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想要求得AM∶AN的量,可以從哪里著手?AM、AN與什么可以聯系起來?”學生考慮:與比例關系相關的內容有相似三角形,不難發現AM、AN分別處于兩個三角形中,且兩個三角形為相似三角形。因此,學生就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來進行解答,即:∵EF∥BC
如此,通過引導學生利用數學思維來著手解決問題,就能夠使得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知識內容的理解,進而發現不同的解題方法,開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創設教學評價體系,深入核心素養的落實
在傳統的評價過程中,教師通常根據期末成績來對學生的成績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過于單一和片面,不夠滿足核心素養的需求。因此,在考察過程中,對試題的設計要根據課程標準以及初中數學的核心素養來進行命題,進而保證題目能夠全面、客觀的反映學生對數學的認知、理解和核心素養的要求。
例如,以下是根據《2012年大連市環境狀況公報》中海水浴場環境質量和市區空氣質量級別數據制作的統計圖表的一部分。大連市2012年海水浴場環境質量檢測結果統計表,檢測時段:2012年7月至9月。
根據以上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被監測的8個海水浴場環境質量最好的是?海水浴場環境質量為優的數據的眾數為?海水浴場環境質量為良的數據的中位數為?
(2)大連市區空氣質量達到優的天數為?占全年(366)天的百分比約為?
該題以《2012年大連市環境狀況公報》中海水浴場環境質量和市區空氣質量統計圖為背景,針對核心素養要求來進行命題,集中考察了學生對于統計知識中的中位數、眾數、平均數等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同時也考察了學生的運算能力。在這道的題目中,明確考察了學生的基本數學知識統計知識以及學生的核心素養,充分的反應了對核心素養的重視。
總之,在開展教學引導學生培養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課堂主導地位,幫助學生在課堂中能夠更加簡便的內化知識,構建數學知識系統,進而創設科學、高效的數學思維模式,推動核心素養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