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琳

【摘 要】目的:CT及MR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應用效果和安全性觀察。方法:將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我院診治的130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選取8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按照患者入院順序將其分為兩組,即研究組與對照組,給予對照組患者CT診斷,給予研究組患者MR診斷,隨后比較兩組診斷準確率及疾病檢出率。結果:診斷準確率:研究組診斷準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疾病檢出率:研究組疾病檢出率相較對照組明顯偏高,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用MR診斷,既能提高診斷準確率,又能明確患者疾病類型,應被大力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CT診斷;MR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應用效果;安全性
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臨床常見的骨科類疾病,發病人群多為中老年患者,患者發病以腰腿部位明顯疼痛感為主要臨床癥狀,若不及時給予患者臨床診斷及治療,病情加重后會有腰椎失穩等并發癥[1]。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和不良習慣形成,該病發病率呈逐年攀升趨勢,給患者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患者具有重要意義。故本次研究將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來我院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對患者分別采用MR與CT診斷后,對比兩組診斷準確率及疾病檢出率,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我院診治的130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選取8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按照患者入院順序將其分為兩組,即研究組(n=40)與對照組(n=40)。
入選標準:
(1)入選患者基本資料齊全;(2)入選患者均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診斷標準。
排除標準:
(1)患者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存在嚴重病變;(2)存在認知障礙及語言障礙;(3)患者存在心腦血管疾病及血液系統疾病。
對照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區間:27~60(平均:43.50±17.08)歲;
研究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區間:28~61(平均:44.50±17.06)歲。
將上述資料比對后,P>0.05,不存在差異。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CT診斷,診斷儀器選用16排螺旋儀,首先,取患者仰臥位,并將儀器參數調整為:層厚:0.625mm,層距:1mm,檢查時,保持機器與患者椎間隙平行,并掃描患者椎間隙,共計掃描4次,隨后分析椎間盤形態及密度。
研究組:給予患者MR診斷,告知患者呈仰臥位,于患者臍部上方2cm進行定位,并行MR掃描,掃描時調整儀器參數,并掃描患者椎間隙[2]。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診斷準確率及疾病檢出率。診斷準確率評價:其中確診人數越高,誤診、漏診人數越少,說明診斷的越準確。疾病檢出率評價:疾病類型包括:脊髓變形、椎間盤變性、椎間盤積氣。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中用t檢驗計量資料、表示采用平方差[( )];以卡方( )檢驗計數資料、表示采用百分數(%),數據資料借助SPSS21.0分析,檢驗結果以P<0.05有差異;P>0.05無差異表示。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診斷準確率的比較
研究組診斷準確率相較對照組明顯偏高,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疾病檢出率的比較
研究組脊髓變形、椎間盤變性檢出率相較對照組明顯偏高,而椎間盤積氣檢出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作為臨床常見疾病及多發疾病,患者發病多因外傷造成,臨床指出,該病具備多種臨床類型,且好發于中老年患者。近幾年,隨著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該病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颊叱霈F腰椎間盤突出癥后,患者腰脊神經根遭受壓迫,長期以往,將影響患者運動功能,使患者失去自理能力。
目前,隨著醫療影像學的不斷發展,MR與CT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診斷中使用效率越發廣泛。MR與CT均屬于影像學檢查,CT具有掃描廣、分辨率高等臨床特性,檢查過程中可以直觀顯示突出物,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同時由于CT屬于容積數據采集,可以進行任意方位的后處理成像,該技術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的位置、形態、大小以及程度均能夠進行清晰顯示,唯一不足即為CT診斷過程中可能對患者造成電離輻射,而MR具體檢查過程中,不會對患者造成電離輻射檢查方式較為安全,同時,MR具有極高的軟組織分辨率,對于椎間盤退變及具體解剖結構可以清晰顯示,檢查過程中可以全方位觀察圖像,便于觀察游離的椎間盤,臨床診斷率較高[3]。研究發現,MRI與CT具體診斷過程中各有優異,具體使用過程中應根據患者情況綜合考慮。
綜上所述,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用MR診斷,既能提高診斷準確率,又能明確患者疾病類型,應被大力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劉愛峰, 王平, 楊碩. 基于CT值的腰椎間盤突出癥坐標分區法[J]. 國際生物醫學工程雜志, 2017, 40(5):368-371.
劉永, 滕云. 腰椎間盤突出MRI與CT診斷的臨床價值分析[J]. 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6, 26(9):1734-1736.
張宇, 張世衡, 曹文廣. CT和MRI診斷最外側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對比研究[J]. 中國醫師進修雜志, 2016, 39(10):92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