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霞 高云


【摘 要】目的:探討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在臨床醫學檢驗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健康體檢者120名為研究對象,在不同保存時間、不同抗凝劑比例及不同溫度條件下血液細胞檢驗,分析檢驗結果。結果:抗凝劑比例1:10000中WBC、HGB、PLT及RBC高于比例1:5000,室溫下,放置半小時WBC、HGB、PLT及RBC低于放置2h;5℃下,放置半小時WBC、HGB及RBC低于放置2h,PLT高于放置2h;有統計學比較意義(P<0.05)。結論: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在臨床醫學檢驗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應用。
【關鍵詞】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臨床醫學檢驗;應用效果
血液細胞檢驗也稱之為血常規檢驗,主要用于血液疾病診斷,也為臨床常用檢驗方法,主要針對白細胞(WBC)、血紅蛋白(HGB)、血小板(PLT)及紅細胞(RBC)的檢測,檢測的準確性直接影響著疾病的判斷,應重點關注[1]。本文為探討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在臨床醫學檢驗中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健康體檢者120名為研究對象,其中,61例(50.83%)男性,59例(49.17%)女性,年齡(26-75)歲,均值(42.22±1.35)歲,血型:30例(25.00%)A型、28例(23.33%)B型、30例(25.00%)AB型及32例(26.67%)O型。
1.2 方法
所有參與研究者,采集靜脈血液標本前,需保持空腹狀況;嚴格依據標本采集規范進行標本采集;
抗凝劑配比:將準備好的EDTA-K2抗凝劑依據1:10000及1:5000兩種比例進行稀釋,同時,依據上述比例的靜脈血液標本與抗凝劑混合,分成120分,待檢[2]。
血液儲存時間及溫度研究:將配置好的血液樣本240分,標記為1-240號,將其中1-120號血液樣本置于室溫下,不同時間段對血液標本進行檢測,放置半小時,檢測1-60號血液樣本,放置2h,檢測61-120號血液樣本。將121-240號血液樣本置于5℃環境下,不同時間段對血液標本進行檢測,放置半小時,檢測121-180號血液樣本,放置2h,檢測181-240號血液樣本[3]。
1.3 觀察指標
觀察120名受檢者不同抗凝劑比例WBC、HGB、PLT及RBC檢測情況、不同環境下不同放置時間WBC、HGB、PLT及RBC檢測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將數值輸入SPSS21.0中,均值用()表示,檢驗用t值表示,P值低于0.05時,比較存在意義。
2 結果
2.1 120名受檢者不同抗凝劑比例WBC、HGB、PLT及RBC檢測情況
抗凝劑比例1:10000中WBC、HGB、PLT及RBC高于比例1:5000,有統計學比較意義(P<0.05);見表1。
2.2 120名受檢者不同環境下不同放置時間WBC、HGB、PLT及RBC檢測情況
室溫下,放置半小時WBC、HGB、PLT及RBC低于放置2h;5℃下,放置半小時WBC、HGB及RBC低于放置2h,PLT高于放置2h;有統計學比較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血液細胞檢驗主要針對血液中WBC、HGB、PLT及RBC的檢測,醫務人員依據WBC、HGB、PLT及RBC檢測出的數據,對受檢者健康狀況進行判斷,對癥治療,能提升患者治療效果,促進患者身體恢復;在檢驗過程中,受到抗凝劑配比不同,放置環境不同和放置時間不同等,檢驗結果存在明顯的差異性,通過上述對比研究,發現,抗凝劑1:10000配比好于1:5000的配比,放置時間越長,變化越大,應在規定時間內將樣本進行檢測;低溫會導致檢測結果存在差異性,通過這些比較,可知,臨床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的運用,能提升檢驗準確性,提高患者接受對癥治療的概率[4]。
綜上所述,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在臨床醫學檢驗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提升檢驗準確性,為體檢者提供準確數據,臨床醫學檢驗中值得運用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方案。
參考文獻
陳強,晁丹陽.臨床醫學檢驗中影響血液細胞檢測質量的有關因素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雜志(電子版),2019,6(11):144-145.
張爭鳴,杜曉娟.臨床醫學檢驗中影響血液細胞檢測質量的有關因素及其控制方法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19):76-77.
李風利.臨床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方法探討[J].現代養生,2018,1(20):38-38.
黃蕓.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在臨床醫學檢驗中的應用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15):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