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 要】目的:探究口腔種植修復治療牙列缺損的影響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牙列缺損患者84例(收治時間:2018年1-12月),隨機分成對照組(行常規修復治療)和實驗組(行口腔種植修復治療),各42例。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牙齒穩定性、咀嚼功能、語言功能、舒適度評分比較,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實驗組低于對照組(4.77%(2/42)VS19.06%(8/42)),差異顯著(=4.086,P=0.043)。結論:牙列缺損患者應用口腔種植修復治療,療效顯著,有效提高患者牙齒穩定性、咀嚼功能、語言功能以及舒適度,且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安全性高,可推薦。
【關鍵詞】牙列缺損;口腔種植修復;常規修復;治療效果
牙列缺損屬臨床口腔常見疾病,是指因牙列缺失,導致恒牙牙列不完整的現象,不僅影響患者的外貌,還影響患者語言功能,重者甚至喪失咀嚼功能[1]。因此,選擇優質的治療手段,恢復患者口腔功能,顯得尤為重要[2]。基于此,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牙列缺損患者為例,應用口腔種植修復治療,旨在探究口腔種植修復治療牙列缺損患者的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4例牙列缺損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2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最小年齡25歲,最大年齡59歲,平均年齡(35.71±2.25)歲。實驗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6例;最小年齡25歲,最大年齡60歲,平均年齡(36.12±2.36)歲。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經統計學處理,P>0.05,差異顯著。
1.2 方法
治療前,所有患者均行X線及CT檢查,觀察患者的口腔情況,包括:缺牙間隙大小、余留牙健康狀況以及牙槽骨密度及高度等。并將檢查結果、患者基本情況及訴求,制定具體的治療方案。
1.2.1 對照組
行常規修復治療,即:常規口腔消毒,2%利卡多因麻醉,清除患牙殘留組織,做好取模,并制作暫時冠。制備石膏模型,制作烤瓷冠。7d后,給予試戴固定義齒修復體,調整牙頜,做好粘連工作。
1.2.2 實驗組
行口腔種植修復治療,即:常規口腔消毒,局部麻醉,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確定口腔植入點。手術刀經手術引導板的協助下,切割黏骨膜、植入點骨面。可選“L型”或“H型”切口,方向為:沿牙槽嵴的方向,剝離黏骨膜,使牙槽骨暴露,并于牙槽嵴頂點位置鉆孔,植入適合的植體,沖洗骨孔,放入螺絲,將軟組織縫合。術后行常規抗感染治療,叮囑患者保持口腔清潔,并告知患者7d后拆線。兩組患者均行為期一年的隨訪。
1.3 觀察指標
采用調查問題卷的方式,對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進行評定,包括:牙齒穩定性、咀嚼功能、語言能力以及舒適度,均為百分制,其分數與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呈正比。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牙齦出血、修復體脫落以及牙齒疼痛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21.0軟件,分析、處理研究數據,計量資料,t檢驗,計數資料,檢驗。當P<0.05時,表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牙齒穩定性、咀嚼功能、語言功能、舒適度評分比較,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2(4.77%)例牙齦出血、4(9.52%)例修復體脫落、2(4.77%)例牙齒疼痛,總發生率為19.06%(8/42)。實驗組,1(2.38%)例牙齦出血、1(2.38%)例牙齒疼痛,總發生率為4.77%(2/42)。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實驗組低于對照組(4.77%(2/42)VS19.06%(8/42)),差異顯著(=4.086,P=0.043)。
3 討論
牙列缺損,是口腔修復科常見疾病,由外傷、牙周病及發育障礙所致,不僅改變面部軟組織形態,還破壞牙列完整性,使患者口腔功能受損,影響患者咀嚼功能[3]。目前,臨床使用人工修復的方式,治療患者牙列缺損的現象,雖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對支持固定牙根效果較差,導致患者較難恢復語言、咀嚼功能[4]。而口腔種植修復治療,通過在牙列缺失部位置入種植體,與骨組織緊密結合,避免發生疏松或萎縮。同時,通過口腔種植修復技術,為義齒提供支持力與固位,能夠獲得較強的支持力和固位力,盡可能恢復牙列功能,提高口腔功能[5]。故在本次研究中,牙齒穩定性、咀嚼功能、語言功能、舒適度評分比較,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實驗組低于對照組(4.77%(2/42)VS19.06%(8/42)),差異顯著(=4.086,P=0.043)。表明,與常規修復相比,口腔種植修復治療更為顯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牙齒的穩定性、咀嚼功能、語言功能、舒適度,并且并發癥發生率較低。
綜上所述,對于牙列缺損患者,應用口腔種植修復治療,應用效果顯著,且安全性高,有利于提高患者牙齒的穩定性、咀嚼功能、語言功能,改善患者舒適度,并發癥較少,可推薦。
參考文獻
劉艷敏.探討口腔種植修復與常規修復對牙列缺損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預后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6):149-150.
王琳.口腔種植修復用于牙列缺損治療中的效果及臨床優勢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14):56-59.
王英翔.口腔種植修復與固定義齒修復治療牙列缺損的臨床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08):132-134.
李耀武.口腔種植修復術治療牙列缺損的效果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06):31.
吳孝楠.牙列缺損應用口腔種植牙修復與常規修復治療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0):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