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萍

【摘 要】目的:對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思路及實際效果進行了分析探究。方法:以我院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間收治的98例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為主要的研究對象,之后在分析匯總其常規資料的基礎上將其分成了實驗及對照兩組,每組各49名患者。其中,對照組內患者采用的是常規西醫治療措施,而實驗組內患者則在常規西醫治療措施的基礎上新增加了中醫辨證治療法,最后對兩組患者的實際治療效果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具體來說,實驗組內患者的總治療有效率為95.92%,對照組內患者的總治療有效率為81.63%。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且結論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與常規西醫治療措施相比,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更能夠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并使患者盡快恢復健康。今后需對此擺正認識,并做好相關治療措施的推廣工作。
【關鍵詞】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思路;治療效果
簡單來說,糖尿病是一種由于胰島素分泌作用缺陷而造成的非常常見的代謝性疾病,患者在發病后極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心血管疾病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代表,更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雖說傳統西醫治療措施已經在相關病癥的治療中得到了相對廣泛的應用,但治療效果卻難以達到預期標準。因此需要輔之以中醫辨證治療法來提高治療效果,進而強化患者的機體功能、穩定其身體狀態,這方面的實踐可以提高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讓其盡快恢復健康。以下筆者以我院收治的98例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對相關問題展開了分析探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常規資料
本研究以我院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間收治的98例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為主要的研究對象,之后在分析匯總患者常規資料的基礎上將其分成了實驗及對照兩組,每組各49例患者。其中,對照組內的49例患者中共有33例男性、16例女性,患者的年齡在42至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5±3.2)歲。該組患者采用的是常規西醫治療措施。而實驗組內的49例患者中則有35例男性、14例女性,患者的年齡在39至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5.12±2.31)歲。該組患者在常規西醫治療措施的基礎上新增加了中醫辨證治療法。總體來說,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常規資料并不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因此本研究所創設的條件具有可比性。另,所有參與研究的患者及家屬均已知曉本次研究的目的及內容,且簽署了書面的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首先是對照組內患者采用的常規西醫治療措施,即根據患者的糖尿病癥狀應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進行治療。針對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癥狀使用他汀類藥物或降壓藥進行降壓、調脂以及保護心血管的治療。[2]
其次是實驗組內患者新增加的中醫辨證治療法,具體使用的藥方是根據清代名醫葉天士提出的“玉泉散”和自擬的“益氣活血湯”,再根據患者病癥進行調整后得出的,主要由以下藥物構成:
①黃芪、粉葛各30g;②太子參、當歸、生地、丹參、天花粉、麥冬各15g;③川芎、桃仁各12g;④五味子10g;⑤紅花、甘草各6g。
如果患者存在肝腎陰虛的癥狀,則應當在其中加入20g山萸肉、15g枸杞子。如果患者存在腎陽虛癥狀,則需要在其中加入10g肉桂、15g澤蘭和15g仙靈脾。如果患者的癥狀屬于“心腎兩虛”,那就需要在其中加入6g桂枝、15g酸棗仁、15g鹿角霜、10g葶藶子。如果患者的心悸癥狀在發病后明顯加重,就必須要在原有的藥方中加入30g龍骨、10g磁石。如果患者存在口渴多飲、嘈雜易饑的癥狀,則需要在原有的藥方中加入30g黃連、15g石斛。如果患者存在胸悶憋氣、氣滯明顯的癥狀,則應當在藥方中加入30g瓜蔞殼、15g木香和5g綠萼梅。如果患者存在“痰濁內盛”的癥狀,則需要在原有的藥方中加入10g法半夏、10g菖蒲。以上藥方每日一劑,用清水浸泡后煎服,需分早中晚三次進行服用。
1.3 觀察指標
分別在治療后的15和30d對兩組患者的實際治療效果進行了分析對比。具體分為以下層次:①顯效,患者的血糖及血壓水平均能夠穩定在正常范圍之內,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癥狀明顯改善。②有效,患者的血壓、血糖水平與治療前相比明顯降低,逐步趨于穩定,心血管及糖尿病癥狀有所改善。③無效,患者的血壓、血糖與治療前相比無變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癥狀均無改善。
1.4 數據處理
本研究中涉及到的數據計算處理均由SPSS21.0統計學軟件來完成。當P<0.05時則代表結論具有顯著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具體來說,實驗組內患者的總治療有效率為95.92%,對照組內患者的總治療有效率為81.63%。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因為P<0.05,所以結論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詳細數據對比情況如下表1:
3 討論
匯總相關臨床數據可知,近些年糖尿病等病癥的發病率正在逐漸上升,相關并發癥也在頻繁發生。當患者出現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時,傳統西醫治療方案往往很難對病癥進行有效控制。通常情況下,患者的患病時間越長,治療難度也會越大,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3]臨床數據顯示,這類患者多會出現心肌梗塞、高血壓等癥狀,加之這類并發癥與單獨患病時表現出的癥狀非常接近,所以診斷方面也存在諸多障礙。一旦患者延誤治療時機,那么治療效果也將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借助于中西醫結合治療法來提高治療效果。
從中醫角度來看,心血管疾病一般與患者的肝臟虛損、氣血不足等癥狀有關。而糖尿病則與患者的日常飲食和腎勞過度都有聯系。當患者出現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時,單靠傳統西醫治療措施很難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且容易出現病情反復的情況,因此要推進其治療方案的優化改革。而運用中醫辨證治療法則能夠根據患者的肝腑虧虛、氣血不足等癥狀在現有基礎上提高治療效果,進而使患者盡快恢復健康。本研究證實,實驗組內患者在經過中西醫結合治療后總治療有效率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具體數據為,實驗組有效率95.92%,對照組有效率81.63%。[4]
綜上所述,對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式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真正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后期的臨床治療中加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石云鶴.關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臨床治療探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27):31-32.
翁小琴,劉智勇,林錦妹,鄭芳.中藥及飲食調養治療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效果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9,9(12):52-54.
王林,王曉斌,何斌,靳球杰,強榮.淺談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思路和方法[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03):154.
王洪云.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思路與方法探究[C]. 云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第八屆云南省科協學術年會論文集——專題五:醫藥與健康.云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云南省機械工程學會,2018: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