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愛國


【摘 要】目的:探討門冬胰島素用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治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GDM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用藥方式不同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予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治療,研究組予門冬胰島素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記錄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和母嬰結局。結果:治療后,兩組的FBG、2hPG、HbA1c水平均明顯降低,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研究組早產、產褥感染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門冬胰島素治療GDM患者具有安全、有效及改善患者血糖和母嬰結局的優點。
【關鍵詞】 門冬胰島素;妊娠期糖尿病;安全性;有效性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的常見并發癥,全球的發病率約為1%~14%,我國的發病率約為1%~5%[1]。GDM的危害大,是引起不良妊娠結局的重要原因。目前對于GDM患者主要采取醫學營養治療、運動療法及藥物治療來達到妊娠期血糖的控制。而醫學營養治療與運動療法往往很難達到滿意的效果,臨床上超過50%的GDM患者需聯合胰島素治療。本研究旨在探討門冬胰島素用于妊娠期糖尿?。℅DM)患者治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GDM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用藥方式不同分為兩組,各30例。納入標準:1)符合GDM相關診斷標準;2)規律產檢,并于妊娠12+6周前建檔;3)無不良孕產史;4)無原發性糖尿病;5)無原發性高血壓或妊娠期高血壓;6)無其它妊娠合并癥與并發癥;7)無其它內科疾病等。研究組:年齡21~36歲,平均(28.15±4.70)歲;對照組:年齡21~34歲,平均(27.22±5.6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皮下注射生物合成人胰島素(諾和靈R,3mL:300U),研究組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諾和銳,3mL:300U)。按美國婦產科醫師協會的推薦,全天基礎量為15U,三餐前追加負荷量15~20U。按要求監測血糖,個體化調整劑量。同時兩組患者均嚴格遵循糖尿病食譜,每日適當有氧運動。治療周期為4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記錄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和母嬰結局。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HbA1c比較
治療后,兩組的FBG、2hPG、HbA1c均明顯降低,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母嬰結局比較
研究組早產、產褥感染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均有少數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研究組低血糖1例(3.3%);對照組低血糖3例(10.0%),惡心1例(3.3%),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GDM是糖尿病的特殊類型,目前對于GDM的具體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人們認為妊娠是一種生理性胰島素抵抗狀態。研究表明,高齡妊娠、多產次、肥胖、多囊卵巢綜合征、家族史等是GDM的主要危險因素[2]。美洲、亞洲、太平洋、印度洋地區的人種具有更高的患GDM的風險[3]。GDM易導致剖宮產率增加、巨大兒、早產、新生兒膽紅素增高等一系列產科問題,故血糖的良好控制對母嬰具有重要意義。通常,對于飲食和運動療法無效的GDM患者需進行藥物治療,原則上在醫學營養治療1~2周后血糖控制不佳,應盡早使用胰島素,且胰島素治療必須高度個體化,其中首選大分子蛋白的胰島素。
門冬胰島素具有與天然胰島素相似的生物活性,吸收快,起效快,持續時間較長,一方面既可模仿人體正常的胰島素分泌,快速達峰值控制血糖,又可減緩機體對糖分的吸收,從而將血糖水平維持在理想范圍,特別是在控制餐后血糖方面具有明顯優勢[4]。目前相關研究表明,門冬胰島素對胎兒更安全,妊娠期長期高血糖狀態可致胎兒心臟畸形或心肌肥厚,影響遠期心功能預后,而GDM患者在經門冬胰島素治療后,1歲嬰兒的心臟結構與功能更接近正常孕婦的子代[5]。與傳統的生物合成人胰島素相比,門冬胰島素既具有更強的降糖效能,又可有效避免低血糖及夜間嚴重低血糖的發生。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的FBG、2h PG、HbA1c均明顯降低,而研究組比對照組更低。在不良反應方面,研究組發生低血糖1例,對照組發生低血糖3例,惡心1例,兩組比較差異不顯著,研究組發生早產3.3%,產褥感染3.3%,而對照組分別為23.3%、20.0%,可見門冬胰島素較生物合成人胰島素能減少早產和產褥感染的發生。
綜上所述,門冬胰島素治療GDM患者具有安全、有效及改善血糖水平和母嬰結局的優點。
參考文獻
[1] 吳丹艷,徐淑琴,孫立蘭.營養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產后體重滯留和胰島素狀態的影響[J].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18,46(04):371-373.
[2] 楊堃,魏佳希,鄧卉.門冬胰島素聯合高劑量維生素D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甲狀旁腺激素胰島素敏感性和母嬰結局的影響分析[J].河北醫學,2017,23(02):250-255.
[3] 耿慧.二甲雙胍聯合門冬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及對患者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7,33(04):796-799.
[4] 蘭瑞紅,龔護民.格列苯脲聯合門冬胰島素治療妊娠糖尿病及對患者Irisin和人源甘丙肽水平表達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7,29(05):118-122.
[5] 任志強,李改榮.門冬胰島素對妊娠期糖尿病的作用及對子代心臟結構和功能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5,14(02):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