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偉嫦


【摘要】目的:研究米非司酮在失調性子宮出血臨床應用中的療效。方法:自我院2017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92名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所有患者給予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10mg/次,1次/日),連續治療三個月,治療前和治療后每月對患者臨床療效進行評估,重點對比患者子宮內膜厚度、血常規、肝腎功能、主要內分泌指標等。結果:所有92名患者在3個月治療后有78例(84.8%)停經,患者雌二醇、孕酮、泌乳素指標均顯著下降(P<0.05),且均有貧血癥改善的情況(P<0.05),子宮內膜厚度均有明顯下降(P<0.05);4例(4.3%)停藥1月-2月后再發不規則出血,繼續復用小劑量米非司酮后停經,有1例(1.08%)停藥后恢復正常月經;所有患者均未見嘔吐、肝腎功能異常、皮疹等不良反應。結論:米非司酮在治療失調性子宮出血方面有明顯效果,且安全性相對理想。
【關鍵詞】米非司酮;失調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厚度;內分泌
【中圖分類號】
R19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034-01
失調性子宮出血多出現在女性圍絕經期,少數出現在女性青春期,兩類發病癥狀類似但病因不同,前者多由卵巢功能自然誰退引發,后者多由患者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發育遲緩或不成熟導致反饋調節機制不完善所引發。本文主要討論前圍絕經期失調性子宮出血的治療,該類疾病臨床癥狀表現為月經頻發,且有不規則出血或過量出血,使用米非司酮則有助于促進子宮內膜萎縮,從而控制子宮出血。本文主要檢驗米非司酮臨床應用中治療失調性子宮出血的實際效果,并對使用后的不良反應進行統計,檢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過程中筆者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子宮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為婦科檢查無良惡性疾病,刮宮診斷僅為單純子宮內膜增生、其他組織功能正常、不存在白細胞或血小板異常的患者,所有患者需同意接受此項治療;排除有米非司酮過敏史或檢驗出過敏情況的患者,并對合并子宮內膜癌、子宮肌瘤、內分泌疾病的患者進行剔除。
最終保留92名患者,所有92名患者均在早期出現過數月陰道不規則出血或短暫停經現象,且后期出現子宮不規則出血和大量出血。經診斷均屬于圍絕經期失調性子宮出血,在對患者進行臨床診斷、常規刮宮檢查、激素檢查后確認為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所有收治的92名患者年齡在46-53歲,平均年齡在(48.7±1.2)歲,平均病程在(3.3±2.1)月,入院檢查所有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貧血情況,血紅蛋白平均水平在(91.8±3.5)g/L(低于女性血紅蛋白參考最低水平的110g/L),所有患者排除子宮內膜癌、內功肌瘤、凝血功能障礙疾病。
1.2?方法
小劑量使用米非司酮10mg/次,1次/日,睡前服用。
同步給予遠程護理指導:按照醫生囑托要求,由責任護士定期以電話形式對患者進行用藥囑托,并以隨訪形式詢問患者用藥情況,保證服藥的依從性;囑托患者調節飲食,適度補充鐵元素豐富的食物、低脂蔬果,并強調忌易引發內熱的食物;定期進行知識教育,說明疾病機制、用藥機制、按時服藥的重要性;及時了解患者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映情況;叮囑患者每月定期到院檢查,以便收集具體的檢查數據。
1.3?觀察指標
連續治療3個月,每月末檢查和問詢并收集一下指標信息:
第一,月經情況,每30天檢查前經問詢了解患者月經頻率變化情況,確定是否停經或回復正常月經。
第二,常規血液檢查和內分泌指標檢查。開始治療后的第30、60、90天進行檢查,清晨空腹抽血檢驗血清內分泌水平、血常規和肝腎功能檢查。其中內分泌指標檢查的主要指標為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睪酮(T)、促黃體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
第三,超聲檢查,檢查子宮內膜厚度。
1.4?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對92名患者治療前和治療期間(三次)問詢和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其中復雜計量指標按照不同檢查次序進行組間對比T校驗,P<0.05說明有顯著差異。
2?結果
2.1?臨床治療效果
經問詢確認,所有92名患者中有78例(84.8%)在用藥三個月后停經,其中有9名(9.78%)患者月經稀發,總有效率94.6%。其余5名患者中,有4例停藥1-2個月后再次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現象,建議其繼續以此前方案連續服藥3個月,此后4名患者均能停經;有1例在停藥后恢復正常月經。總體來看所有患者均通過復用小劑量米非司酮實現了對子宮出血的控制。
2.2?檢查結果對比
治療期間對患者子宮內膜厚度的結果如下:治療前,92名患者的子宮內膜厚度在0.9-1.6cm;治療1個月后下降為0.7-1.3cm;治療2個月后下降為0.6-1.3cm;治療3個月后下降為0.4-1.0cm。4次結果的組間對比現實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變化顯著(P小于0.05)。
內分泌與血常規檢查結果如表1所示。
從檢查結果的對比來看,經服用米非司酮治療后,患者雌二醇、孕酮、泌乳素水平均有顯著改善,同時患者血紅蛋白水平顯著回升(均值高于成年女性的安全參考下限),說明用藥效果顯著。
不良反應統計如表2所示。
從結果來看,患者出現了極個別的不良反應,其中1名患者出現腹痛,1名患者出現皮膚潮紅,經問詢了解到兩名患者的不良反應持續實踐較短,總體可以說明該藥品的使用安全性相對較高。
3?討論
從病理層面看,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多音溶酶體數量后功能異常、局部前列腺素生成異常、纖溶活性增強、血管形態異常等因素造成,而其根本誘因多在于卵泡功能自然衰退所造成,這導致垂體促性腺急速反應下降進而引發功血。而米非司酮可以通過與運通受體、糖皮質激素受體等結合的來調節激素水平,抑制促卵泡生成素、促黃體生成素等的分泌,這能夠進一步促進子宮內膜細胞凋亡,實現子宮內膜畏縮以抑制功血。本文研究結果表明米非司酮在調節患者的內分泌指標方面有顯著效果(P<0.05),同時在治療結果方面達到預期(子宮內膜厚度明顯下降(P<0.05)、停經或月經恢復正常,),同時用藥安全性總體較高,能夠滿足一般臨床應用需求。
參考文獻:
[1]?封全靈,熊禎禎,王智霆,等. 米非司酮對孕激素受體M陽性子宮肌瘤細胞增殖、凋亡的影響[J]. 山東醫藥,2017,57(3):13-15.
[2]?陳志霞,黃健玲. 黃健玲教授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經驗[J]. 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6):795-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