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生
摘?要:培養數學思維和建立數學素養的基礎就是自覺課堂的建立,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建立自覺課堂的第一步,自主學習可以有效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文章從如何通過自主學習建立數學自覺課堂為出發,提供一些建議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自覺課堂;創新策略
一、?引言
所謂自覺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自己感覺到意識到;二是因自己認識到了而有所覺悟。而自覺課堂的含義就是從教師“教”到實現學生自主教育,構建并維護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不斷引導喚醒學生的意識覺悟,從而完成對于本質的理解。初中數學的教育并不只是數學知識,而是知識邏輯和數學本質的理解。想要學生得到綜合的發展,就要使課堂實現由“教”到“學”的變化,要使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認識從“學會”變為“會學”,這樣才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主能力,構建初中數學自覺課堂必須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新課改所倡導的初中數學教學也是需要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理解數學的邏輯,這樣才能養成嚴謹的數學學科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通過自主學習構建初中自覺課堂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課堂,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性非常得強,教師灌輸式的講課,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力是非常不足的,但是通過自主學習構建自覺課堂,教師可以拋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思考,這樣學生會對數學產生更多的好奇心,在興趣和熱情的共同作用下,數學的學習從外驅力轉換為內驅力,學生對于數學的熱情會變得越來越高,形成良性循環。
(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學生無法對數學產生興趣的情況下,灌輸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覺得數學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學生不會進行提前的預習,只是被動地掌握知識點,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也比較少,課堂教學的質量會變的很低下,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只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在課堂上積極進行思考,教師可以更加深入的進行講解,學生和教師的有效互動增多,課堂效率可以明顯得到改善。
(三)培養學生嚴謹的數學思維
自主的進行學習內容的檢查和總結,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自我總結的過程中,學生通過主動的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點間的邏輯關系,有助于培養數學素養,培養嚴謹的數學思維。教師在自覺課堂中進行引導,發散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可以讓學生舉一反三的進行知識點的運用,逐步培養起學生的數學思維。
(四)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下,如何將所學知識可以切實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是對課堂教學新的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理解知識點的本質,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在實際生活中進行運用。無論是引導學生理解數學本質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其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進行綜合運用,只有通過自主學習構建自覺課堂才能幫助學生提升實際運用的能力。
三、?以自主學習構建初中數學自覺課堂的策略
(一)通過激發興趣引導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習慣
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將學生的數學學習由外驅力轉換為內驅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統計學》的時候會涉及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教師可以運用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關于地區降水率的例子作為引導,為了統計本地區今天的降水情況,教師可以把地區今年的降水情況數據分享給學生,然后讓學生根據這些數據進行描述,這些都是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例子,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如果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演示、引導貼合實際的舉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向學生傳授自主學習的方法,使他們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并在教學中可以合理地構建課堂教學模式,那么,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可以逐步形成和提高。
(二)通過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設定學習目標是對學生激勵的一種,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有助于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制定目標的時候需要充分讓學生參與進來,可以設定幾個目標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教師再根據對學生的能力判斷,結合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目標的設定,同時在設定目標的時候最好設定好階段目標,讓學生對于目標的完成有階段性的概念。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目標的設定有助于增強學生的信心,讓學生得到認同感,而且也可以激發學生的成就感,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二次函數》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自行設定這個章節的預習目標,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而后在課堂上進行講解,讓學生自己判斷設定的目標是否完成,完成的情況怎么樣,下次在進行目標設定的時候是否有需要改正的地方,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而且提升了學習的主動性。教師通過跟每位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和學生一起進行學習目標的制定,目標的制定由原來的“我希望你學會什么”變為“我想要自己學會什么”,讓學生通過這樣的目標設定確立“為自己而學”的自主學習意識。并且在預習時記錄自己的學習目標,在課后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三)創造更豐富的課堂情景促使學生自主進行學習
學生缺乏主動性,影響學生創造性思維,也會導致課堂效率低下。教師需要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自主探究,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可以選擇貼近生活、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能產生共鳴的情景,給學生提供參與課堂平臺。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豐富知識,提升實踐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進行問題情境的設置,引導學生進入情景之中進行探究。例如在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時,教師可以先把學生帶入相應的情景中,可以提問,“大家在看電影的時候都是怎么找到自己的位置呢?”學生會想到電影票上有幾排幾座,根據這個可以找到自己相應的位置,教師可以繼續引導,如果有一個教室的平面圖,大家可以很快地確認自己的位置嗎?帶入這樣的情景之后,學生就能很好地理解將要學習的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內容了。在這樣的情景當中,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通過情景提問讓學生產生成就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