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利峰 楊海波
摘 要 果樹是我國農業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身適應能力較強,在我國擁有著廣泛的種植面積。基于此,分析果樹嫁接技術的優點以及影響北方果樹嫁接的因素,總結果樹嫁接技術的操作注意事項以及嫁接后的管理要點,以此進一步提高果樹的成活率。
關鍵詞 北方果樹;嫁接;影響因素;后期管理
果樹種類較多,不僅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而且具有一定的生態環境保護價值。一直以來,果樹在我國的發展情況都較為良好,但近幾年逐漸陷入了發展困境,嫁接技術應運而生,被廣大種植戶采納。應用嫁接技術能夠在保證各果樹原有優勢的基礎上提高繁殖速度、改良品種,甚至可以提高果樹產量。
1 果樹嫁接技術的優點
果樹嫁接技術就是將優良品種植株上的枝芽嫁接到其他植株上,通過后期的培養和管理,讓二者良好結合,形成新的植株。一般情況下,嫁接后得到的果樹不僅可以實現快速繁殖,品種本身的特點也會發生一定變化,適應性和優良特性都會得到增強。相比較傳統的栽培種植技術,嫁接技術成本較低、經濟效益更高,而且可以早結果、豐產,整體產量也會得到進一步提高。最為主要的是,嫁接技術的落實從根本上加快了品種的更新速度。
2 果樹嫁接過程中的影響因素
雖然果樹嫁接技術日益成熟,但在嫁接過程中依然會受到很多不同的因素影響,導致嫁接失敗。
2.1 親和力因素
如果砧木和接穗之間親和力不強,那么嫁接后的傷口愈合速度、成活率、枝條生長速度都會受到負面影響,主要表現為3方面。1)傷口無法愈合,生長不正常;2)嫁接后雖然植株可以繼續生長,但生長狀態不良,并沒有達到理想效果,甚至會出現生長質量差的情況;3)前期生長無異常,但后期生長不協調,一棵果樹上可能長出來的果子參差不齊。
2.2 質量因素
砧木和接穗的質量較差或者嫁接前土壤中的營養成分含量較少,嫁接后苗木的整體發育情況就無法保證,有可能導致嫁接質量下降,繼而導致植株成活率較低。
2.3 溫濕度因素
外界環境非常容易影響到果樹嫁接,尤其是北方地區,溫度變化明顯,過低或者過高的溫度都不適合開展嫁接工作。一般情況下,北方地區適宜在4—8月進行嫁接工作,此時地溫濕度能夠有效促進傷口愈合。一般溫度在20~30 ℃時嫁接口愈合速度較快,整體效果良好。
2.4 嫁接方法
果樹嫁接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法適用于不同的果樹品種和不同的時期。以蘋果樹為例,一般有芽接、枝接、套接、貼接、腹接等方法,其中芽接適用于建園時間短、枝條細的幼齡樹,而枝接法則適用于成年樹。在實際嫁接過程中還需要注意細節問題,以提高嫁接后果樹的成活率,提升嫁接苗的生長速度,避免出現果樹枯萎的現象。
3 果樹嫁接技術操作注意事項
3.1 嫁接前注意事項
在正式進行果樹嫁接前,需要對果樹進行全面管理,保證果樹可以正常健康生長,為后期的摘心、斷根以及適度干旱等奠定良好的基礎,確保嫁接樹體健壯。如果在嫁接前樹體出現問題,就會對后期的嫁接產生負面影響,無法達到優質豐產的目的。嫁接品種的選擇也非常重要,除了要考慮果樹品種的抗病、抗寒等特性,還要考慮到果樹之間的親和性。以蘋果樹為例,將紅富士和新紅星進行嫁接,新品種繼承了新紅星的短枝型特點,同時也具備極強的抗病、抗寒性,經濟效益極高[1]。
在存儲接穗的過程中,存儲環境的溫度和濕度也要得到良好控制,避免接穗質量出現問題。一般情況下溫度應控制在0~5 ℃,過低或者過高都會對接穗質量產生影響,最終導致嫁接成活率下降。存儲環境濕度應該保持在90%左右,濕度過低會導致接穗抽干,喪失活力。大部分情況下,接穗應隨采隨用。
3.2 嫁接技術分析
接穗和砧木的處理非常關鍵,在嫁接過程中,接穗長度要控制在5~10 cm,砧木則從距離地面5~10 cm的位置剪斷,并且處理平整。砧木作為果樹嫁接的基礎部分,承擔著養分供應的任務,但砧木的根部會生出許多萌蘗,和接穗競爭養分和水分。如果不能夠及時處理,會對果樹生長產生負面影響。在完成砧木的處理后,應根據砧木的粗細選擇接穗數量。一般情況下,大樹砧木可以接入4~8個接穗,少則可以接入2~3個接穗,如果是幼樹,則接入1個接穗。在處理接穗時,要從接穗基部沒有芽的一側進行削減,削成一個2.5 cm的長斜面,另一側則削成1 cm短斜面。在嫁接過程中,保證砧木和接穗的削面平滑并且形成層對準。需要注意的是,接穗削面上半部分要露出0.2 cm左右的距離,為愈合生長奠定基礎。用塑料薄膜對嫁接口進行綁縛處理,保證嫁接口牢固密閉,避免出現氧化現象,切實提高成活率[1]。
4 果樹嫁接后期的管理措施
果樹嫁接已經是目前較為成熟的高產增效措施,在提高果樹實際性能上也有著良好的效果。作為近年來果樹種植領域的一項重大改革,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需要對后期管理措施展開進一步分析,以切實提高果樹嫁接效果。
4.1 嫁接后補接及摘心
在嫁接完成后,接穗就會自主生長,當枝條達到40 cm時,要解開捆綁,以提高枝條的支撐力,避免出現折斷的情況。北方地區風力較強,因此在解除捆綁后還要進行加固。在完成嫁接后的第10天,要對嫁接生長情況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植株沒有成活,立即進行補接。當新接穗枝條高度大于50 cm后,要進行摘心處理,以降低北方風力對新穗的傷害,促進副梢形成,避免枝條出現結果部位外移的情況。大部分果樹嫁接后需要進行進行1~2次摘心。
4.2 嫁接后果樹的肥水管理
溫度、水分也是嫁接后管理階段最為重要的控制因素。要根據嫁接后的實際情況,對水分、溫度進行合理控制,有針對性地調整植物生長的溫度和水分。此外,肥水管理也非常重要,只有保證樹木水肥供應的穩定性,才能夠加快嫁接枝條的生長。在保證水分供應的前提下,應適量施加氮肥,為枝條發育提供充足的養分。在嫁接果樹生長期,管理人員要仔細研究當地氣候條件,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提前做好預防旱澇災害的準備工作。例如在果樹生長后期,降水量較多,可以挖一些排水溝,注意排水,增強樹苗的免疫力。合理施肥也可以從根本上控制病蟲害等因素對果樹的影響[2]。
4.3 嫁接后果樹的病蟲害問題處理
要對果樹生長地區進行全面整理規劃,及時將患病果樹清除,尤其是枯木、弱木等,保證果樹的抗病性得到提高。對于嫁接果樹而言,蟲害主要威脅的是新穗新發葉子,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農業防治等措施進行處理。比如在嫁接前,通過在園區養鳥、養殖害蟲天敵的方式來防治,可在果園安置了人工鳥巢,以此招引鳥群,有效防治病蟲害。物理防治也是一種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措施,采用殺蟲燈、殺蟲板防治都屬于物理防治技術,可根據病蟲的生長特性,布置相應的陷阱,以此高效率地殺滅害蟲,保證嫁接果樹的正常生長。如在果園中每間隔一定距離安裝一盞殺蟲燈,以此誘殺害蟲。一般情況下,殺蟲燈的擺放位置可以根據果樹生長時期、實際高度、具體間距來確定,除了殺蟲燈之外,還可以利用黏蟲板防治病蟲害,最大限度地保證果樹健康生長,抑制蟲害。此外,還可采用對嫁接接口處噴灑藥劑的方式處理果樹病害,如果是較深的接口,則可以噴灑波爾多液進行殺菌,避免接口處腐爛。
5 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果樹的產量和品質,可以借助果樹嫁接技術實現。科學的嫁接技術不僅能夠為種植戶創造更高的收益,也能夠促使果樹行業得到良好發展。但在開展嫁接活動的同時,種植人員應該充分掌握嫁接的關鍵要點,科學控制影響因素,規范嫁接技術,全面落實后期管理,以提高果樹的種植水平。
參考文獻:
[1] 陳愛華.北方果樹嫁接影響因素及后期管理[J].新農業,2019(15):34-35.
[2] 楊靜.芻議果樹嫁接育苗技術及后期管理[J].當代旅游,2018(10):1.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