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稅務風險是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一種客觀風險。2016年12月,我國稅務總局發布了《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規范全國千戶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納稅申報時附報財務會計報表有關事項的公告》(2016年第67號公告)規范報送千戶集團財務會計信息以及2017年3月發布的《千戶集團名冊管理辦法》,加強千戶集團稅務風險分析;由于稅收政治的復雜性和千戶集團企業生產經營的多樣性,稅務風險是千戶集團企業諸多風險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從千戶集團企業稅務風險管理角度出發,分析當前千戶集團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及問題,并提出防范和控制稅務風險的應對措施,不斷提高千戶集團企業應對稅務風險的能力,實現千戶集團企業長效、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千戶集團;稅務風險;管理現狀;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F812.42;F275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2096-3157(2020)15-0071-02
一、引言
2010年,經過30年來的快速發展,我國GDP超越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6年,我國進行了供給側改革,經濟呈現穩步增長態勢。其中,各類大型集團企業的經濟貢獻不容小覷,大型集團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也是我國稅收收入的主要來源。2019年7月22日與全球同步發布了最新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有129家來自中國,歷史上首次超過美國(121家)。根據中國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合計實現營業收入79.10萬億元;世界500強企業和中國500強企業對我國稅收具有突出的貢獻。
為加強對大型企業集團的管理;2015年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要求加強對企業集團的稅務管理;同時,國家稅務總局按照年納稅額超過3億元的標準在全國范圍內選定了1062家列入“千戶集團計劃”,要求千戶集團企業增加報送集團及成員單位的電子版經營、財務、稅務及會計信息。為進一步加強大企業稅收服務和管理工作,2016年10月26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2016年第67號公告,明確了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的重點大企業集團(以下簡稱“千戶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納稅申報時附報財務會計報表有關事項;2017年3月發布的《千戶集團名冊管理辦法》,“千戶集團計劃”的細節逐步公開、規范。千戶集團企業通常是在國際或國內企業排名靠前、稅收規模大、具有行業代表性與良好成長型的企業集團及其成員單位。
二、千戶集團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及問題分析
千戶集團的稅收風險管理工作已形成“數據采集、風險分析、推動應對、反饋提高”四階段閉環管理。其中,風險分析作為千戶集團的重點工作,以軟件篩選和人工復核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由稅務總局和省局共同完成,分析結果通過統一途徑向基層稅務機關推送,并對風險應對結果進行跟蹤反饋。隨著國家稅務總局針對“千戶集團計劃”實施的逐步深入,千戶集團在稅務風險管理過程中暴露了各種問題及不足之處,對企業正常的經驗管理造成的較大的影響。千戶集團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如下:
1.缺乏先進的稅務風險管理觀念及反應機制
“千戶集團計劃”相關企業,一般都是較為大型的央企集團和地方國有企業集團公司,他們承擔較多的企業社會責任和維護經濟穩定的職能;這些企業都處于不斷進行市場化改革的階段。正是由于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的不斷變革,使得企業內部往往對新業務產生的稅務風險敏感性較差,對稅務問題的處理方式還停留在以往的模式上,沒有及時更新,同時觀念也還是僅僅處于“不要出問題”層面。這種層面的觀念會使得企業忽視稅務風險管理的成本。市場化的改革要求企業在考慮收入同時也要兼顧成本,經營達到最大的效益。對于稅務風險認識的不全面會直接導致企業對管理稅務風險持消極的態度,使得稅務風險所產生的經營成本較高,降低企業的經營效益。“千戶集團計劃”對相關企業的稅務風險的稽查方式與傳統的稽查方式大為不同,稅務機關通過大數據分析提前預知千戶集團企業的稅務風險點并針對性稽查,并且,千戶集團企業缺乏快速的反應機制。留給千戶集團企業應對稅務風險的時間大幅降低,最終會暴露稅務風險控制點。
2.缺乏健全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體系
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是千戶集團企業進行稅務風險應對的有效手段,也是進行稅務風險管理的根基。企業應當建立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定期對企業進行稅務風險評估,稅務風險評估要求企業各部門之間相互協調配合。我國部分千戶集團企業在開展稅務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并未制定預知配套的風險管理制度體系,管理人員在生產、經營、管理等活動中開展稅務風險管理工作時,因缺少明確、具體、系統的管理制度作后盾而無法正常、順利的開展稅務風險管理工作;缺乏健全的風險管理制度體系,千戶集團企業無法對自身存在的稅務風險定期進行稅務風險評估,不能滿足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稅務風險管理需求。
3.缺乏稅務風險內部管理機構及集團內部各層級公司的制約機制
千戶集團企業一般都是大型企業集團,集團公司的組織機構較為龐大,管理層級眾多,各公司遇到的稅務事項紛繁復雜。集團公司與各子公司和分公司之間一般都實行獨立自主的管理體系,集團總部對成員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主要通過財務部分和行政管理部分去落實,缺乏專門、獨立的稅務管理機構。集團總部財務部門業務水平和專業性不強的情況下,會失去對成員企業的管控能力,甚至會出現稅務風險管理失敗的風險。此外,成員企業分散在各個地區,成員企業會依據當地的稅務特點和自身實際情況出發進行稅務風險管控,難免會出現認識的偏差,集團公司的稅務風險管理形成流于形式的特征嚴重影響到了稅務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效率和效果。
三、千戶集團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應對措施
企業應從自身出發,應對千戶集團稅收風險分析,并以此為契機,梳理企業內控,建立風險識別及控制機制,提高企業的稅收風險管控能力,防范和控制企業稅務風險。只有實現從大企業內部形成規范化和常態化的稅務合規檢查管理和應對機制,才能根本上解決大企業涉稅數據管理,更好地應對國稅總局不斷優化的風險分析工具和檢查體系。
1.樹立稅務風險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稅務風險預警反應系統
稅務風險滲透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千戶集團企業應對稅務風險的防控不能局限于財務部門。千戶集團企業應當將稅務風險融入到企業各部門、各成員公司的日常經營活動中,從各個層面進行稅務風險的控制和防范。管理層要高度重視千戶集團企業的稅務風險,將其提升到企業戰略層面,積極轉變和創新稅務風險管理觀念,以長遠戰略眼光對待稅務風險管理工作,從而更好地為稅務風險管理提供保障;引入先進性的風險管理理念,稅務風險管理的目的、內容、方法、作用等進行全面、科學、正確的了解和認識;與此同時,要加強對企業總部及成員企業各層級員工進行稅務風險管理的專題培訓和研討會,提升企業員工對稅務風險的認識程度和風險防范意識,不斷提高企業整體的稅務風險防控協調能力和應對能力。此外,借鑒稅務機關風險分析的思路和方式,結合自身所處行業和經營特點,集團總部通過行業指標預警,定期進行成員單位的稅務風險排查;電子化的稅務稽查解決方案,可以通過數據接口快速抓取企業業務或財務原始數據,并進行會計科目轉換、語言翻譯、賬目調整等標準化的調整操作。在得到準確數據之后,稅務稽查解決方案還可以根據企業需求,結合大數據稅務風險指標預警系統,自動生成及維護稅務報表,對企業可能面臨的稅務風險作出及時有效預警,幫助企業根據風險點做出動態調整和風險防范,提升企業整體的稅務風險反應能力。
2.建立健全稅務風險管理體系
稅務風險滲透在企業研發、采購、生產、銷售等各個業務環節,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流程和全過程;千戶集團企業需要將稅務風險防控納入經營的全過程和全流程當中,在企業集團總部進行全方位的稅務風險控制規劃,制定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一個運行有效地稅務風險管理體系離不開健全的管理制度。企業應當充分考慮自身所處的經營環境及自身實際的經營狀況,在遵守國家相關行業及地域的管理辦法基礎之上,結合企業現實的管理模式和經營鏈條,制定有效合理且有執行力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在制度中應當明確稅務風險的管理責任人,工作內容,工作要求,以及各個管理崗位之間的職責分工,切實做到責任到人,規范到人,防控到人。在建立制度的同時還應當引入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諸如ERP管理系統、OA系統、NC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金稅三期系統、成員企業管理系統、稅務發票管理系統、納稅申報系統。完善稅務風險整條工作鏈的信息化,制度化,加強利用計算機技術,而非人力進行管控。最終實現通過制度的設計達到企業稅務風險最低化,化繁為簡,化整為零,降低企業稅務風險。
3.建立健全稅務風險內部管理機構及集團內部之間的協調機制
良好的制度如果沒有人進行有效執行,只會落為空談。企業在制定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的同時應當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稅務風險管理機構,并且還應當賦予該管理機構充分的執行權和獨立性。在風險管理崗位的設置時還應當遵守內部控制中的各項基本要求,諸如不相容制度,獨立性等。稅務風險管理機構作為一個類似于檢查機構,人員應當具有高度的業務專業性,這樣才能有效且及時地發現企業的稅務風險點,從而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成本。建立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機制是有效規避“稅務門”事件發生的舉措之一,而長久以來稅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作為千戶集團企業整個風險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卻一直被忽視,需要重點加強。
稅務風險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企業集團之間的上下級各部門之間信息溝通不暢造成,千戶集團企業建立有序高效的信息溝通機制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千戶集團企業可以建立由總部管理各成員企業稅務部門的直接管理領導制度,各成員企業稅務部門總監采用總部委派制度,加強稅務部門的管理職權,在保證集團公司稅務總體領導的制度下獨立開展工作,打破集團總部余成員企業之間的管理障礙,在管理制度上形成稅務風險管理理念,防止企業總部和成員企業之間的稅務風險,防止企業成員分散出現的稅務風險,提高企業之間的稅務遵從度。
參考文獻:
[1]廈門市國家稅務局課題組.對大企業稅收遵從度的思考[J].涉外稅務,2013,(4):25~28.
[2]嘉林.淺談我國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現狀及其對策[J].財會學習,2019,(1):117~119.
[3]國家稅務總局《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試行)》,2009-5-5.
[4]樊勇,彭雪.OECD國家的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J].國家稅收,2014,(2):62~65.
[5]王玉蘭.構建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探討[J].稅務研究,2013,(4):82~85.
[6]深圳市國家稅務局課題組.深圳國稅稅收風險管理十論[J].稅務研究,2018,(5):35~40.
作者簡介:
孟汪亮,供職于浙江省興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