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蕓芳
摘 要:近年來國家實施均衡教育發展,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不斷增強,辦學水平逐步提高,特別是現代化教學設備走進課堂,使得農村小學的教學質量也顯著提高。然而學生語文學習困難仍然是當前農村學校普遍存在的較大問題。分析學校近幾年的成績,發現高年級語文學困生比例相對數學較大,且有上漲勢頭。這部分學生從一、二年級時都已經基本不能完成學習任務,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成績更是逐年下滑。如何幫助這些學困生盡快走出誤區,在學習上不掉隊,是學校提高教學質量、辦民滿意的教育的迫切需要。本文將從農村小學高年級學困生的現狀與轉化對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語文學習;學困生;現狀;對策
一、農村小學高年級學困生人數占比較高
到某鎮一所中心小學抽查五年級、六年級共六個班(292名學生)結果顯示,一部分學困生對知識的掌握僅為0%—5%,大部分學困生對知識掌握也很不理想,而這些學困生人數竟然占了學生總人數的32%。
二、農村小學高年級學困生現狀
高年級語文學困生,學習困難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是家庭因素:農村家庭,部分家長文化水平比較低,有的家長上學時連小學知識都沒有掌握好,初中基本是靠混,以這類家長的知識水平,根本無法用較好的方法引導孩子學習;也有部分家長認知出現偏差,他們認為孩子已經送進了學校上學,孩子能不能學好,學到什么程度,甚至孩子所有的行為習慣養成都是老師和學校的責任,家長任務就是保證孩子能吃飽穿暖。例如:我曾教的班級當中有這樣一個孩子,父母親年齡偏大,他們基本上對孩子是放羊式的養,孩子的放學回到家、同末、寒暑假都是“自由”的,想玩就玩,想看電視就看電視,玩累了就吃飯。五年級了,從來不閱讀,也不寫作業,還沒到學期末,他的課本就有一半不見了。第二是自身原因:這類學生在學習上存在很大的惰性。他們對學習漠不關心,上課不能夠靜下心來,課堂對于他們來說,上跟沒上區別不大。
1.輕視日常字詞積累。
在農村小學任教五年,曾教過低年級,現在任教高年級。學生們雖然學段不同,但學困生們都存在一個同樣的問題,輕視日常字、詞的積累。課堂上老師講解生字、詞語,他們不愿意聽,課后不愿意抄寫,又不愿意查字典等工具書,更不愿意做一切與生字、詞有關的練習,生字、詞語肯定是記不住的。語文書本、學習工具書到了他們手中,仿佛就是多余的了,更談不上日常積累。作業本里的情況是:簡單的解釋詞義、組詞、造句、甚至課文原文選段的詞語填空,常常要么是空白的,要么填上去的內容也是錯誤率很高。作文的句子寫不通順,有的錯別字比正確的字還要多,真讓人哭笑不得。
2.沒有養成閱讀習慣。
(1)語文所涉及到內容很多很廣,而課本又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想學好語文,除字詞的積累以外,就是要大量課內、課外閱讀。農村絕大多數家庭都沒有閱讀的習慣,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空閑”的時候基本都是聊天、看電視,有的打麻將、玩紙牌,孩子們看到的都是這些活動,再加上電子產品的誘惑力遠遠大于書,他們大部分的課余時間就是“自由地看電視、玩手機”,自然也很難在家庭中養成的良好的閱讀習慣。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曾有一名學生反映,學了《紅樓春趣》這篇課文后,他想買一本《紅樓夢》看書中的其它故事,而他家長的卻不能理解,認為學校發的課本都學不好,沒有必要再浪費時間和金錢再買課外書籍。
(2)許多農村小學缺乏資金,沒有像樣的圖書室。有的圖書室里適合孩子們閱讀的書籍寥寥無幾,班級的圖書角也形同虛設,導致學生的課內課外閱讀都受到限制。
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農村的小學生們大部分都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所以農村小學語文學困生相對城市占比高。
三、高年級學困生的轉化對策
1.要想改變學困生們的現狀,與家庭聯合起來是不可缺少的。
教師應常與家長通過電話家訪,微信家訪,走訪等途徑,與家長取得聯系,向家長介紹方法,使他們對孩子能夠掌握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學習。例如今天孩子們在學校學習的內容是什么,該怎么去督促、引導孩子學習。當家長發現孩子一旦不完成作業,或是在學習上遇到困難,能及時與老師取得聯系,教師予以指導。家校聯動起來,相信轉化學困生的效果也相對較好一些。
2.想方設法增添孩子的學習動力。
孩子不管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都需要學習動力。例如:一個學生以前寫字總是潦草、馬虎 ,偶然有一天,老師發現他寫了一個很工整的字,如果這時老師能夠給予表揚和鼓勵,并把這件事情告知家長,家長也能夠適時進行鼓勵,那么這個學生還會有寫好第2個字、第3個字……個字的動力,當孩子有了學習的動力,并堅持循序漸進,就不愁學不好了。
3.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
教師教學過程中,要對學困生多花心思。語文知識的掌握要靠一點一點積累,高年級的學困生已經落下了許多知識,課堂上他們常常因為聽不懂而如坐針氈,這就需要教師運用智慧,盡量發揮學困生們的優點,讓他們也有機會參與課堂,從而激發他們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在布置作業時應當做到分層布置,一般的作業對于他們來說是有困難的,就算布置了也沒法完成。教師應當布置一些讓他們經過努力能夠完成的作業。完成作業的過程不僅能增添他們學習的成就感,同時也是對知識的積累。當他們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再一點一點讓他們向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靠攏。
四、結束語
分析農村小學學困生現狀與教育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目前學困生形勢不容樂觀,為了縮小學困生與其他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差距,需要學校、家長、教師聯動起來,把握他們的個性特點,善于發現他們的長處,改進教學方法,為他們樹立信心,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最終實現學困生不再“困”,家長和老師不再“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