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盛勇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對市政公用工程的要求也在提高,工程建設規模相對較大,市政公用工程建設中存在的資源及能源損耗問題也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基于此,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設中,有必要將節能環保理念應用其中,從而提高工程建設的經濟價值,加快城市建設步伐。本文就節能給排水技術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實踐進行分析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節能給排水技術;市政公用工程;實踐
1、引言
社會經濟的發展雖然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但帶來的環境污染及能源損耗問題也日益嚴重。為此,在現今經濟建設中務必加大對環境保護及能源節約的重視力度,以降低污染及能源損耗,推動各行業的穩定發展。市政公用工程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將節能環保理念融入其中,對于提高環境質量,推動城市經濟發展有著顯著意義。
2、節能給排水技術原理
節能建設涵蓋的內容較多,如節能設計、節能建設及節能改造等,目的是通過節能設備、技術、材料等的科學應用實現能源節約目標。市政公用工程建設作為目前城市建設中的重要內容,改進市政公用工程建設質量,能夠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更多助力。不過在建設過程中,存在嚴重的水資源浪費問題,而節能給排水技術的應用則是在保證水資源供應有效性的基礎上,利用合理措施實現水資源的有效節約,降低城市運行中水資源的損耗,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將節能給排水技術應用到市政公用工程建設中來,能夠對現有水資源進行科學有效的規劃和管理,并利用電能等可再生資源替換非可再生資源,以此降低水資源損耗,減少浪費現象的產生。
3、市政公用工程給排水的現狀與分析
隨著我國城市化的變遷,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追求也在不斷變化,人與自然的融合成為更多新城區建設的主題,但是城市生態環境改善需要更多的水資源作為支撐,很多城市發展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其中市政給排水工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
3.1節能技術前期設計不足
盡管我國城市規模發展迅速,市政建設也取得很大進步,但是節能技術在市政工程前期設計不足的現象比較普遍,尤其是工程設計、造價和施工過程中,對節能技術重視不足,或者僅有概念設計,未能很好融入市政工程建設中,更多城市重視市政給排水工程建設和生態城市推廣,忽略了城市運營帶給自然資源巨大壓力,忽視了給排水工程中節能技術應用帶來的長遠社會效益。
3.2城區規劃滯后
市政公用工程給排水規劃和城市發展規劃不同步現象也比較多,我國很多城區建設迅速,給排水工程規劃仍沿用傳統設計概念和思路,但新型城市有自身的特點和挑戰,如高層建筑群的涌現,傳統給排水模式很難和實際給排水需求相適應,尤其是大量樓盤密集交付和入住后,水資源的需求和污水排放給市政工程帶來巨大壓力,因此必須在城市規劃前期,預先規劃市政給排水工程的承載能力,并將節能技術作為給排水工程規劃的一個要素。
3.3舊城改造困難
我國很多城市發展均存在新城區包圍老城區問題,尤其是典型的文化古城,傳統管道設計布置比較落后不僅維修困難,污水、雨水等廢水排放也有很大問題,更容易產生污水聚集和局部區域內澇,同時傳統給排水設計對于地理環境、未來城市發展籌劃較少。舊城區管線密集交叉,缺少統一的規劃布置,也對改造給排水工作帶來困難。同時,舊城區有效的給排水任務重點在給排水功能上,未能考慮節能問題,直接導致了大量水資源浪費現象,也對生態環境造成壓力。
4、節能給排水技術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使用價值
市政公用工程建設中涵蓋的內容較多,如城市園林綠化工程、道路橋梁工程等,這些工程的開展對水資源的需求量較大,如果不能設置科學有效的給排水系統,不僅會對水資源供應及排放帶來較大影響,還會加劇城市污染,阻礙城市生態環境的科學構建。為此,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設中,應加大節能給排水技術的應用力度,構建完善的給排水系統,一方面保證水資源供應及排出效率,一方面對排放的污水實施科學處理,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達到綠色環保目標。此外,傳統市政公用工程建設中由于存在較大的能耗問題,導致我國能源危機問題嚴重,經濟成本損失不斷加大,而在使用市政給排水技術后,則可在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基礎上,減少能耗問題的產生,緩解我國現存的能源危機問題,推動城市乃至社會經濟的良好發展。
目前水資源短缺已成為開放建設中較為重要的問題,再加上市政公用工程建設的規模相對較大,帶來的能耗問題也相對較為嚴重。為此,有必要加大節能給排水技術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合理規劃現有資源和能源,改善城市建設水平。在施工時期,通過節約能源,使用供水系統以及排水系統,可以顯著減少能源的消耗,這樣可以促進國家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5、節能給排水技術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具體應用
隨著人們對節能環保理念認知的深入,其在各領域中的應用也在不斷提高,建筑行業自然也不例外,通過節能環保理念的融入,構建了綠色建筑理念的相關內容,為綠色建設目標的實現提供了科學保障和支持。同時在綠色建筑理念的引導下,節能給排水技術被廣泛應用到市政公用工程建設中來,利用先進設備及技術手段,對傳統的設計規劃理念實行創新和優化,加強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解決傳統市政公用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和弊端,以此加強市政公用工程建設的實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在保證給排水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基礎上,借助科學合理的設計規劃以及對節能設備、施工方法以及材料等部分的有效應用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減少能源消耗和浪費。
5.1雨水系統的科學規劃設計
雨水系統是市政公用工程給排水系統構建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合理規劃雨水系統,對于實現水資源節約及循環利用有著顯著效果。傳統給排水系統中,只是設置簡單環節,將雨水有效排出,并未考慮到雨水收集及循環利用這一環節,這導致水資源浪費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而應用節能給排水技術,不僅能夠有效排出雨水,為城市居民提供一個舒適的城市生活環境還能夠將多余的雨水收集起來進行有效利用從而達到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節能環保的目的。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在設計過程中,有必要對雨水收集系統實行科學規劃和考量,加強雨水收集的實時性、有效性,同時設計中需結合區域地質環境、氣候水文等特征,對雨水收集系統予以調整和完善,加大雨水收集及循環利用率,完善市政公用建設中水資源供應的充足性和合理性。
5.2分區供水
隨著城市發展規模的加大,原有的市政管網在運行中,經常會存在壓力不足的情況,很難滿足目前城市內部高層建筑的供水需求。因此在設計高層建筑的給水系統時,一般都會采取變頻加壓給水的方式分區供水,這就要求各分區最低衛生器具配水點處的靜水壓不大于0.45MPa,且分區內低層部分應設減壓設施保證各用水點處供水壓力不大于0.20MPa,以達到節水的目的。變頻給水設備的設計可按照以下幾點要求開展科學規劃。一是了解泵高區域流量范圍與設計流量范圍間的關系,根據這項參數數據對主水泵的數量實行科學設置。通常情況下注水泵數量控制在2~4臺左右,并設置1臺性能相同的備用水泵設備,以備不時之需。二是確定額定時速。為保證供水質量,水泵設備一般會設置在高效區段右側的末端,水泵流量要控制在單臺注水泵的1/3和1/2之間。三是穩壓罐的容積應按不小于最高時流量1分鐘的水量確定,壓力等級與系統工作壓力相匹配。當地市政條件允許管網疊壓供水時,二次加壓供水應優先采用無負壓變頻加壓供水一般以市政直供和水箱補水這兩種形式加以實現。前者直接利用市政供水管道壓力作用滿足供水要求。其優勢在于,縮短水泵揚程距離,減少耗電功率,達到節水節能效果。不過該方式對市政管網的水壓有著較高要求,需要相關人員實行科學把控。后者則很好的解決了直接供水中存在的各種弊端,并將直接供水與水箱供水兩種方式有效結合起來,做到自由切換,以滿足用戶用水需求,加強供水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目前水箱供水是市政公用工程給排水系統設置中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對于提高供水安全性、達到節水目標有著顯著作用。
5.3限流減壓
合理限流是降低水壓影響,確保給排水系統正常運轉的有效措施及方式。水在流動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壓力,在給排水管道布設中,如果不能將水流動中的壓力予以科學管控,不僅會對給排水管道的質量帶來較大影響,還會對系統及設備運行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引發安全事故的產生,降低水資源使用的科學性。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要對給排水系統的水壓實行全面掌控,采取科學防護措施降低水壓對系統及設備帶來的不良影響促進給排水系統的穩定運轉。限流減壓作為最為有效的方式之一是通過截留管和孔板等材料的應用,將供水段的水壓降低,將流動水壓轉變成靜態水壓,以此降低水流運行中存在的危險,減少對設備及系統帶來的危險隱患,維護給排水系統的運行質量及安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實施限流減壓方法之前,必須對市政公用工程的給排水系統設計要求以及實際施工情況展開充分的了解和調查,從實際出發,實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從而有效保障給排水系統的質量與安全。
5.4分流排水
分流排水也是優化市政公用工程中給排水系統性能的一種有效方式,且在水資源科學利用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分流排水又叫做水回收循環利用,是一種能夠對廢水實行資源利用并分流排出的先進技術。分流排水做大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滿足現今節能環保理念的要求。在日常生活及生產作業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及污水,利用分流排水,能夠將這些污水和廢水進行隔離處理,不僅能夠降低排出污水及廢水中有害物質含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處理后的水源還能夠被應用到園林灌溉、洗車等環節之中,全面發揮出水資源的最大利用價值,減少浪費現象的產生。
結語:
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設中,節能給排水技術的應用實現了資源及能源的循環利用,減少了生活及生產中存在的浪費及污染問題,優化了人們生活質量,提升了城市建設水平,最終推動生態環境的健康穩定發展,為我國經濟建設的可持續前行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志平.節能給排水技術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實踐探究[J].大眾標準化,2019(18):133+135.
[2]王剛.節水節能技術在市政給排水建筑工程中的實際應用分析[J].民營科技,2017(07):166.
[3]李國巍.淺談節能技術在市政給排水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5):169.
作者簡介:
焦勝勇(1984-),男,漢族,湖南常德市,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城市給排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