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今的學生在寫作時普遍存在著語言運用不夠靈活、情感表達不夠自然、邏輯思維混亂、寫作技巧欠缺等多種問題。在課堂上,教師講授學習重點、難點,學生只能被動地抄寫與記憶教師總結的內容。教學方式的單一造成學生不能將語文與生活聯系起來進行生動的理解。而游戲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游戲化的教學策略,能夠打破沉悶的作文教學局面,讓學生在動態學習中挖掘作文素材、獲得作文靈感、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所以,游戲化的作文教學是小學作文教學的新途徑。
關鍵詞:小學作文;游戲化;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12-07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18-0027-02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還不夠成熟,自控能力薄弱,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而作文需要學生積累足夠的知識和具備一定的語言運用能力,另外還要求學生廣泛學習寫作技巧,多方面地感受生活。并且,在作文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往往過于枯燥,習慣于給學生命題,為其設計寫作步驟,以致學生在寫作文時無法表達自己的見解,對寫作缺乏興趣。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對自己要描寫的事物只能依靠模糊的經驗或者想象來表現,而不能進行實際觀察,不能以探究體驗的方式展開寫作,以致寫作能力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而游戲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成長的需要,在游戲中滲透自然、社會、人文知識,能夠讓學生在自由活動中打開思維,尋找廣泛的寫作方向。因此,小學作文游戲化教學是一項有效的創舉。下面,筆者就談一談小學作文游戲化的實施策略。
一、手工制作,感受花草之美
小學階段學生的生活經驗還比較欠缺,因此寫作教學主要要求學生描繪自然風景。而自然風景首先包含了對自然事物的觀察。在傳統的寫作課堂上,學生只能依靠自我的經驗和想象來對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進行描繪。由于缺乏觀察機會,學生只能通過一些形容詞來表現花草樹木的共性,而不能展現其獨特之處。而通過手工制作,學生可以自己裁剪花草,多角度地觀察自然事物,為描寫自然事物夯實基礎。
例如,在教授五年級上冊《介紹一種事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手工制作,通過裁剪花草樹木來加深對自然事物的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制作菊花的工藝品。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可以發現菊花分為野菊、甘菊、小紅菊等多個品種,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制作出它們的樣子。學生可以根據野菊“中部莖葉卵形、長卵形或橢圓狀卵形,舌狀花黃色”,甘菊“中部莖葉卵形、寬卵形或橢圓狀卵形,舌狀花黃色”,小紅菊“中部莖葉腎形、半圓形、近圓形或寬卵形,舌狀花白色、粉紅色或紫色”等資料發現,野菊和甘菊在外形上是非常相似的,但甘菊的葉子的空隙比野菊大,因而在制作野菊和甘菊時都是用小刀裁剪出橢圓形的紙片,再用金黃色的顏料進行涂抹。而制作小紅菊時,學生則會用小刀裁剪出較為細長的紙條作為葉子,然后用粉紅色或者紫色顏料進行涂抹。通過這樣的手工制作,學生不僅能體驗到手腦并用的樂趣,還能通過實際的觀察與制作來發現自然事物的獨有特征,增強自然事物描寫的獨特性。
二、寵物接觸,書寫動物之趣
描寫動物是小學作文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學生需要對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進行細致的觀察,對動物的行為方式進行生動的描寫。游戲化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直接與動物進行接觸,在和動物玩耍中感受動物的活力。這樣學生就不用再像以往寫作一樣,只能依靠已有的經驗和單純的想象來模糊地塑造了。在與寵物接觸的過程中,學生還能夠生動地體會到動物與人之間獨特的感情;通過和動物做游戲、給動物搭建巢穴和喂食,學生能夠進一步具體地了解動物在不同環境下的生活方式。
例如,在教授三年級上冊《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與動物實際接觸來生動描寫動物。比如,教師可以帶來一只小貓和小狗,讓學生描寫它們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學生通過觸摸小貓和小狗可以發現,它們的皮毛都是非常柔軟的,而且能夠知道小貓的毛是短而細密的,而小狗的毛比較長一些。學生通過給小貓和小狗喂食可以發現,小貓的食物需要被掰成碎屑,而小狗的食物則比較多樣,可以是堅硬的骨頭,也可以是大塊的食物,這是由于小狗的牙齒比較大,而小貓的牙齒比較小。學生通過傾聽小貓和小狗的叫聲能夠發現,小貓的叫聲是柔和尖細的,而小狗的叫聲是響亮、干脆的。學生通過和小貓、小狗一起奔跑能夠發現,小貓更善于跳躍,而小狗相對比較笨重。在與寵物接觸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了解到的動物的特性是多方面的。學生還可以觀察小貓和小狗在陽光下睡眠的樣子,對它們的神態、睡眠的姿勢、喜歡睡眠的地方進行描寫,這樣學生在描寫動物時就能夠有源源不斷的素材了。
三、歡聲奔跑,描寫快樂時刻
童真是小學作文中需要表現的另一方面。在小學階段,學生對游戲充滿著濃厚的興趣。帶有游戲性質的教學活動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傳統的教學只是讓學生待在教室中,花費大量的時間來背誦記憶,不能讓學生的肢體得到活動、身心得到放松。所以,讓學生通過團結與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務,學生就能生動體會到不同的同學在游戲過程中情感的變化,而將這些情感體驗與游戲過程融入作文中,極大地豐富作文內容。
例如,在教授三年級上冊《那次玩得真高興》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從玩耍中尋找寫作的靈感。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若干小組,開展不同種類的游戲。學生之間可以掰手腕,在掰手腕的過程中記錄對方的姿勢和力量大小。學生可以對勝利和失敗的同學的外形進行描寫,發現身體強壯的同學掰手腕更容易取勝,從而在寫作中通過對掰手腕過程的描寫來表現同學的身體素質。學生可以玩捉迷藏游戲,一部分學生躲藏起來,另一部分學生來尋找。學生在寫作時可以記錄周圍有利于躲藏和不利于躲藏的環境特點,記錄自己躲藏起來時的緊張心情和尋找其他人時的迫切心情。學生還可以一起踢毽子,并在寫作中對自己或他人踢毽子的動作和緊張心情進行描寫,也可以對踢得多的同學的興奮表情以及毽子掉落時的遺憾表情進行描寫。通過游戲,學生能夠在作文中對游戲發生的時間、地點、參與的人物、游戲的過程進行詳細的描寫,能夠將不同人對游戲的不同感受分別表達出來。
四、迷宮尋路,介紹有趣場所
描寫場所是小學作文中的又一個重要方面。地點描寫一方面需要學生具備清晰的邏輯思維,可以清楚地介紹各個場所之間的關聯性;另一方面需要學生親身體驗,對場所中的建筑特點、存在的事物進行細致的描繪。在傳統的寫作中,學生只能依靠想象來對場所進行大體介紹。而通過游戲,學生可以以迷宮尋路的方式,以尋路為目的,發現不同場所的特點,將場所生動地描繪出來。
例如,在教授三年級上冊《這兒真美》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暢想自己在宇宙中遨游,發現了很多有趣的地方,并讓學生分別描寫這些場所。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自己來到了長城,然后借助圖片對長城進行介紹。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可以站在什么角度看長城。而學生可以先以仰視的角度發現長城是高大雄偉的城墻;再以俯視的角度想象自己站在高處,發現長城如同一條蜿蜒曲折的巨龍。針對黃山這一自然風景區,學生可用比喻的修辭來形容黃山的云霧,將其比喻成薄薄的輕紗;對黃山的松樹,學生可以將其想象成一位慈祥和藹、迎接遠方客人的老人。對天安門,學生可以描寫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舉目仰望的游客、干凈整潔的路面。在觀察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以探索的方式多角度認識一連串的事物。學生可以想象自己在長城上賣力地攀登,后來到了黃山,發現登黃山比登長城還要費力。而到了天安門后,學生會發現自己的勞累感頓時沒有了,而被眼前神圣的景象吸引,頓時又充滿了精神。通過游覽迷宮的方式,學生就能夠由遠及近、由上到下地描繪有趣的場所,讓作文變得生動豐富。
五、謎語猜同學,獲得深厚感情
情感表達是作文的靈魂。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生活經驗還不夠豐富,對社會和歷史還缺乏深刻的洞察力。過于宏大、深刻的題材只能讓學生的寫作流于形式,并且會增加學生的寫作難度。而在校園中,學生最常接觸到的就是同學與教師,采用游戲化的方式和教師、同學親密接觸,學生從一點一滴中感悟同學情誼和師生情誼的美好,獲得豐富充實的情感體驗,能讓作文充滿真情實感。
例如,在教授三年級上冊《猜猜他是誰》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借此機會來獲得深厚的情感體驗。教師可以讓一名學生在黑板上用一句話來形容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同學。比如,有人寫“他總是來教室最早”,學生可以回憶自己每天來學校的時間,想起與其他同學在來到學校這一時間段的點點滴滴。有人寫“他是最樂于助人的同學”,學生可以回顧自己在生活和學習中受到他人幫助的經歷,通過游戲激發感恩的情懷。有人寫“那天他原諒了我”,學生通過回憶能夠想起自己和同學之間發生過的不愉快的事情,體會相互體諒的溫馨與美好。通過這樣的游戲,學生可以發現人物的形象是豐滿的,要結合生活細節,以一定的場景和事件來充分描寫。在游戲中,學生能夠體驗到生活中的真情實感,讓作文言之有物。
六、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作文教學應當契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活潑有趣的方式來多方面觀察自然事物,為描寫打開新的角度。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和動物做游戲、給動物搭建巢穴和喂食,進一步具體地了解動物在不同環境下的生活方式;可以讓學生通過自由玩耍,團結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務,對游戲過程進行精彩描寫;可以讓學生通過游覽迷宮的方式,由遠及近、由上到下地描繪有趣的場所,讓作文變得生動、豐富;還可以讓學生以猜謎語的方式說出對方的特點,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
參考文獻:
[1]張海勤.小學游戲作文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教師,2014(8):14-16.
[2]霍長軍.小學作文創造性教學策略探索[J].學周刊,2017(18):47-48.
[3]趙 輝.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5(24):294.
課題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教育教學改革專項課題“以‘游戲為載體的兒童游戲作文教學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李藝沙(1981—),女,福建泉州人,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作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