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琴
摘要:黃梅戲是我國傳統的戲曲類型,這種以山歌為核心的戲曲由來,不僅唱腔婉轉,同時核心的詞曲都能讓人輕易理解,因此在我國江浙地區受到民眾的廣泛歡迎。為了充分了解當前黃梅戲表演過程中的表演實際,探究當前黃梅戲戲曲的唱詞方式,研究黃梅戲延長感染力的來源,只有通過對當前黃梅戲表演過程中發聲技巧和情感的表達方式的分析,才能更好的挖掘黃梅戲表演過程中的戲曲表現手法。
關鍵詞:黃梅戲;發聲技巧;情感表達
黃梅戲的產生主要源于安徽地區,在安徽的采茶地區黃梅戲應運而生,不僅通過演唱有效地提升了采茶人的工作效率,因此黃梅戲又稱黃梅采茶戲。后來隨著時代的發展,黃梅戲逐漸向外部延續,逐漸演變成江浙地區獨有的一種地方戲曲。黃梅戲的表演不僅渠道婉轉同時唱腔也極富感染力,因此在江浙地區廣為流轉,因此在當前我國很多地方對于黃梅戲的關注度也仍舊較高。在黃梅戲的演唱過程中要想與觀眾之間產生共鳴,就需要不斷加深對于發聲技巧進行有效的研究,而作為黃梅戲的演員,就必須充分明確當前黃梅戲的表現手法,結合演員的個人感悟和情感表達方式,向觀眾展示出黃梅戲的獨特特點,從而讓這種藝術在人們的生活中廣為傳唱。
一、黃梅戲表演中的發聲技巧
1.演唱時的呼吸方式
所有的演唱都離不開表演過程中的呼吸方式,對于黃梅戲而言呼吸方式的有效掌握能夠幫助演員達到曲調婉轉的效果。首先作為黃梅戲演員要想在臺上表演好,就應當對黃梅戲的呼吸方式和演唱技巧有一定的掌握。在傳統的黃梅戲表演過程中,演員的表演都是依靠自己本身的身體先天條件進行的,主要是以總部為主,進行發音,這種發音的位置和系統練聲方式相比出聲的位置相對較低,因此演唱出來的音色也較為清亮。在黃梅戲最初的演唱過程中,因為自身的音程相對較短,所以很容易被演唱者駕馭。隨著歷史的推移,很多黃梅戲的表演者為了表現黃梅戲的優越性和個人的特色型在黃梅戲演唱的過程中往往會添加一定的京劇戲曲演唱特色,以高音域的演唱方式和呼吸方式進行演唱,最終在演唱的過程中會呈現一種悠遠的感覺。在呼吸的過程中,黃梅戲的呼吸方式和其他戲曲一樣都是以“丹田”呼氣的方式。通過呼吸的震動等方式,進行有效的氣息練習,不僅能夠有效的轉變傳統的黃梅戲錯誤的呼吸方式,也能打破傳統,吸取百家之長,促進黃梅戲的有效傳承。
2.黃梅戲的發聲技巧
黃梅戲最主要的演唱技巧就是咬字的精準性,這種吐字清晰的要求就要求黃梅戲演員在演唱的過程中必須具有清晰地咬字閱讀能力。在我國傳統的漢字閱讀過程中漢字的發言主要是由前中后三個方面,有的發音是由前到中,有的是由中到后不同的漢字使用不同的咬字方式,因此作為黃梅戲的演唱人員,更應該明確漢字的閱讀技巧,明確何種時期使用何種咬字的方式,從而保證發聲咬字的準確性。在黃梅戲演唱的過程中不僅要加深對于出聲咬字的精準性,同時也要提升演唱咬字的合作中興,明確每一聲咬字都應當著重在那些位置。針對漢字前部分的延長應當注重發聲的位置和力度。另外在對咬字的演唱過程中還要注重每一個字體的實效性,保證每一個字體都能按照既定的演唱方式進行演唱,不會出現由于氣息長短和發音時間長短產生的聲音緊張問題。在戲曲的出聲階段,為了保證演唱放聲技巧能夠有效地發揮出來,作為演唱者在“放聲”的過程中應當將演唱的聲腔向上發出,同時根據不同的元音進行釋放,讓發聲的過程集中在一個腔體之內。另外運用黃梅戲的特殊演唱方式,通過不同的元音演唱方式通過口、鼻共振的方式將演唱的聲音釋放出來,最終確保整個腔內的音準更加的混元萬張。不同的字尾發聲所表達出來的實際含義也是不同的,因此作為黃梅戲演員應當明確字尾的意義,采用不同的發聲方式,將自己的理解的意境通過漢字的演唱表述出來,有效地展現黃梅戲的魅力。
二、黃梅戲的情感表達
文字的魅力是讓人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戲曲的魅力是為了通過一定的情感表述,充分的表現出黃梅戲的文化內涵。作為基礎的聲樂文化來說,為了充分的表現出戲曲的內涵和核心,就要求黃梅戲演唱的過程中將情感和唱腔充分的結合起來,讓欣賞的人充分感受到黃梅戲的核心情感。作為黃梅戲的表演人員,在表演的過程中將演唱內容和自身情感充分的結合在一起,讓觀眾在欣賞的過程中和戲曲的內容充分的連接在一起,從而讓觀眾認識到黃梅戲的核心魅力。
為了讓黃梅戲的情感內涵與觀眾的直觀感受充分的連接在一起,在黃梅戲的情感表達過程中應當通過以下的幾個方面進行實現。一是在黃梅戲的表現過程中,作為表演者要提升對于黃梅戲的理解能力,一方面要對于黃梅戲本身的意境和情感進行一定的感悟和理解,另一方面對于戲曲本身任務的特色和心理變化進行一定的理解,針對不同的人物性格理解采用不同的表現手法和演唱手法進行表現,同時表演者要不斷研究和中表演方式才能將情感與人物特點充分的融合在一起,這就表示作為專業的黃梅戲演員應當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和人物理解力,這樣才能更加深入的將人物性格與黃梅戲本身充分的融合。二是表演者應當對劇目本身的核心思想進行細細的了解,從故事的核心出發進行通讀,然后逐字逐句對吸取本身進行斟酌,最終明確何種演唱方式才能符合任務的實際情感,從而加深表演者對整個黃梅戲本身的感悟,實現戲曲、表演者和觀眾之間的情感交流。
三、結論
黃梅戲是我國江浙一帶最為流行的一種戲曲文化之一,這種戲曲不僅通俗易懂同時也極富感染力,因此深受當地各類群體的喜愛。黃梅戲的演唱為何曲調婉轉流暢,黃梅戲的內容為何情感表達力較強,這些問題都成為研究黃梅戲表演的關鍵問題。為了充分明確當前黃梅戲表演過程中的細節,探究黃梅戲表演過程中的各種特色,本文結合黃梅戲表演過程中的各種發聲技巧和情感表達方式,通過細節的探析,以求能夠更好地挖掘黃梅戲表演中單“秘密”。作為一名擁有較強黃梅戲表演專業素質的優秀人才,不僅要在表演過程中充分掌握黃梅戲的演唱技巧,還要不斷地通過創新的方式,突破黃梅戲的傳統演唱方式,不斷促進黃梅戲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現代黃梅戲唱腔的演唱特征[J].甘詠梅.音樂天地.2012(03)
[2]嚴鳳英與馬蘭黃梅戲唱腔藝術與舞臺表演藝術的比較[J].陳云燕.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