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猛
【摘要】 ?高中物理是重要的學科,它對于學生們的思維具有開發作用。在新課改的改革下,對物理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多。高中老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思維的發展,不斷給學生們拓展知識面,提高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在高效課堂的理念下,老師要啟發學生,幫助學生們建立物理思維,引導學生們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并對物理學科有一個良好的認識。
【關鍵詞】 ?物理教育 高中物理 高效課堂 綜合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33.7 ??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1-053-01
0
引言
物理在高中教學中內容非常抽象,也是學生們的關鍵性科目。在教育改革思潮的引導下,物理老師逐漸認識到了學生們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傳統的物理教學中,老師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個性和天性的發展,學生們的興趣不高。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師要和把復雜抽象的物理數據應用科學的方式給學生們展示出來,幫助學生們把握物理中的難點和重點內容,進而給學生們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下面是構建高效物理課堂的具體策略。
一、轉變思想,發揮學生主體性
在物理教學中,部分老師給學生們不斷灌輸知識,沒有給予學生思考和觀察的機會。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老師要轉變教育思想,從根本上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出學生們的個性。物理教學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其中包含很多的定理和原理,學生們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如果老師還是一味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勢必會對物理課堂產生逃避的情緒。因此,老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加強和學生的交流,進而挖掘學生的潛能。在課堂上讓學生多思考、多探索、多交流,讓學生們在循序漸進的學習中,建立物理的基本框架和知識體系。比如,在學習魯科版“力與平衡”內容時,老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兩名學生進行拉力賽,讓兩名學生拉近繩子的兩端,其他學生們觀察繩子的受力情況;接下來再讓一名學生上臺,在繩子中間用力拉繩子,讓學生們展開討論,進而理解力的分解知識。老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在課堂中要發揮自己的作用,這樣才能建立高效的課堂。
二、重視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積極性
物理中經常用到的教學方法便是實驗教學,可以說物理學習和實驗活動不能分割。學生通過物理實驗,可以對抽象的知識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加深學生們的理解,不僅可以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還可以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讓學生們對物理課堂充滿期待。比如在學習“向心力”的有關知識時,學生們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這時老師要引入實驗,通過實驗激發學生們的興趣。老師可以給學生們進行實驗演示,在明確實驗方法和目的的基礎上,讓學生們理解影響向心力的因素。在實驗教學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們積極參與進來,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實驗的奧妙,激發學生探究物理的欲望。高中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長期在沉悶的課堂中已經產生了疲勞感,老師要從學生的特點出發,創新課堂教學方式,讓學生們把復雜的物理知識通過直觀的方式進行理解。當然,老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實驗操作步驟方面給學生們進行指導,提高物理課堂效率。
三、創設情境,拓展學生思維
部分物理內容對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難度,學習起來困難,如果老師沒有給學生們創設相應的情景,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很容易受到打擊。老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啟發學生,激發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而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物理知識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高中物理內容有很多,老師在教學中要根據教材知識的特點給學生們創建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們的思維盡情飛躍。比如,在魯科版“自由落體運動”時,老師就可以給學生們創設情景:老師拿出兩個體積相同的鐵球和塑料球,向學生們提問:“若把這兩個球從同一高度放下,哪一個會先著地呢?”。這樣,學生們通過老師創設的問題情景,便可以展開思考了,不僅啟發了學生們的思維,還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物理課堂中有很多知識都是非常有趣的,學生之所以對物理比較排斥,是因老師在課堂上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在教學方法方面沒有創新。隨著教學工具的進一步豐富,老師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機會給學生們創設情境了,老師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適應教育改革的發展。
四、結束語
高中物理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老師要理性認識這些問題,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在具體的教學中,老師要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挖掘學生的潛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出發,創新物理課堂模式。一方面,要重視實驗教學,通過實驗把抽象的物理知識直觀化,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要給學生們創設相應的情境,引發學生思考,活躍學生思維。這樣,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才會激發出來,構建有效課堂的目標才能實現,課堂教學效率才會更高。
[ 參 ?考 ?文 ?獻 ]
[1]朱志恒.淺議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好家長,2015,000(020):P.157-157.
[2]梁盛.淺談新課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J].高考,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