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再榮
摘 要:寫作是語言學習的最終輸出,是一項重要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是學生英語素養的最高體現。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不僅需要加強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更要加強對二次創作的有效指導。教師立足于如何美化寫作語言,指導學生對作文進行有效的二次創作,教會學生英語二次創作的方法,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讓每一位學生的作文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一定的提升。
關鍵詞:二次創作;語言美化;教學策略
《英語課程標準》在目標總體描述中明確指出:初三學生“能夠根據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因此,英語作文的二次創作是初三學生必備的能力之一。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研究發現除了語法錯誤以外,學生在語言的表達上還普遍欠缺美感。語言讀來沒有美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1. 句型簡單且沒有變化;2. 缺少或沒有較為高級的過渡詞,作文讀來不夠流暢;3. 句子的主語缺少變化,讀來重復啰唆。陶行知先生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先生提倡實踐出真知,“教學做合一”。因此,考慮到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和英語基礎,筆者以上述三個原因作為語言美化的切入點,運用peer-assessment, self-assessment以及presentation的教學策略,分步驟、有策略地指導學生進行二次創作,在實踐中讓每一位學生的作文語言在原有的水平上都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和美化。
教師以9A Unit 1 A recommendation letter為例,挑選了蒲同學的作文為講解的例文,圍繞語言的美化策略,從以下三方面指導同學們在原有寫作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
以下是蒲同學的原文:
You said that you often feel stressed about exams. You can wear blue. Blue is a calm color. It can calm you down and make you feel peace. You also said that you dont feel happy. You may need the color orange. It can cheer you up when you feel unhappy. It seems that you feel tired with much homework. You can use the color green. Green represents new life and it can give you energy, and you can also use red. It can make it easier to take action.
一、 發現錯誤
進行語言美化之前,糾錯仍然是基本任務。我校為當地明星學校,學生普遍較為優秀,所以作文中的錯誤普遍比較少。首先教師要求學生通讀例文,小組合作,一起發現錯誤。同學們很快發現了第一處錯誤:第二行應為It can calm you down and make you feel peaceful.第二處比較隱蔽,屬于不太恰當的表達。最后一句話中兩個it,會導致指代不清。所以最好把第一個It改為red,從而避免表達上產生歧義。
接著教師要求學生兩兩合作,共同糾錯,一起提高個人作文的語言準確性。此處運用了peer-assessment的教學策略。
提高了語言的準確性之后,重點就是要指導學生如何對語言進行美化,如何將作文從一般提高至優秀了。
二、 添加較為高級的過渡詞
教師要求學生再次通讀語言精準度得到完善的例文,分析出本篇作文應有四層意思。對應原文提出的四個問題,分別提出相應的四個建議。教師引導學生先找找蒲同學四個層次之間所使用的過渡詞。同學們發現蒲同學只使用了and,also兩個非常簡單的過渡。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并思考,還有哪些比較好的過渡詞可以用來表示列舉。學生們給出了多種答案,如whats more, besides, in addition, apart from that, moreover等等,可以按由短到長,由簡到難的基本原則,在四個建議之間進行較好地連接。在同學們自由表達之后,教師ppt呈現出添加較為高級的過渡詞之后的版本,讓同學們齊讀,體會過渡詞的魅力。
緊接著,教師安排學生按此方法對自己的作文進行過渡詞的添加和修改,并且讀一讀,體會一下修改前后的改變,同學們紛紛表示與之前相比,有了明顯的改善。此處運用了self-assessment的策略。
三、 添加優美的過渡句
接下來教師引導同學們通讀添加過渡詞之后的例文,找出蒲同學是用何過渡句引出四個建議的。同學們找出的過渡句如下:在第一個建議之前用的是You said that.第二個建議蒲同學用了You also said that.第三個建議是It seems that.第四個建議用的是and you can also use.其中有些還是不錯的,不過總體還是單一簡單了些。同學們經過討論,給出了更多更豐富的表達,教師及時地板書在黑板上。以感覺有壓力為例,同學們認為還可以用以下方式來描述或引出問題:1. 用從句引出下文。如:If you feel stressed/If feeling stressed, When you feel stressed/feeling stressed;2. 用動詞不定式引導目的狀語來引出下文。如:To make yourself relaxed, ...
接著,教師給學生時間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了過渡句和添加和調整。此處,教師運用了self-assessment的教學策略。
四、 啟發學生多樣性地表達
準確且多樣的英語表達,既可以實現英語寫作的目的,又能夠為英語作文增添文采。教師帶著學生一起分析文章,得出結論:文章主要是在給出建議。緊接著,教師要求學生小組討論,有哪些提建議的方式。同學們經過認真的探討,生成了很多的提建議的句型。從簡單到高級,分別有:You can/You may/You should/You ought to/Youd better/Why not/Its a good choice(n. phrase)to/Its adj. to/Its adj. for you to/Its adj. of you to/Doing sth. is a good choice(idea)./Doing sth. can make it easier for you to...
教師板書在黑板上,接著讓學生用不同的句型將例文中的建議重新進行多樣的口頭表達。同學們恍然大悟,原來一個簡單的建議用不同的句型讀表達就有完全不同的感覺。
接下來,教師仍然采用self-assessment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句型的修改和調整。
五、 審視語句主語,避免重復啰唆
最后,教師帶著學生一起,再次審查了每句話的主語。原來例文中主語基本為you或it,顯得簡單,重復,啰唆。在使用了不同的句型后,這方面的問題已經改善了很多。教師建議學生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將重復的主語做一些調整,比如將you開頭的句子,改成用顏色作主語來進行表達。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自己的作文做了最后一次審視,做了一些必要的改動。
六、 二次作文成果展示
在同學們進行二次創作的過程中,教師走到同學中去,進行觀察,發現同學們二次修改的痕跡非常豐富,二次創作的效果非常明顯。教師隨即選擇了兩三篇作文進行實物投影展示。同學們共同賞讀,品評,一致認為二次創作之后的作文相比第一次,每個同學都在原有基礎上有了明顯的提升。現將蒲同學的二次創作成果展示如下:
You said that you often feel stressed about exams. To solve this problem, I think wearing blue is of great help. Blue is a calm color. It can calm you down and make you feel peaceful. Moreover, if you dont feel happy, its a good idea to use the color orange as often as you can because orange can cheer you up. Besides, it seems that you sometimes feel tired with much homework. Why not try the color green? Green represents new life and it can surely give you energy. When you have difficulty making a decision, red will be a great choice as red can make it easier for you to take action. I hope my advice is worth taking.
隨著英語教學的不斷研討改進,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英語作文二次創作的重要性。掌握英語作文二次創作的語言美化技巧,抓準切入點,可以讓學生的作文表達更加精準流暢,語言更具美感,明顯提升作文的檔次,在考試中拿到比較高的分數。因此,教師應該深入鉆研,梳理總結更多的二次創作切入點,開設更多的二次創作專題課,使學生更輕松地寫出優秀英語作文,提升自信,找到樂趣。
參考文獻:
[1]陶行知.國難與教育[A].陶行知全集(第3卷)[M],1991:501.
[2]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2001.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