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
摘 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體現英語教育的育人價值。高中英語教學不僅肩負起夯實語言基本功的責任,而且要通過學科學習幫助學生形成正向的文化意識、發展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以培養具有正確價值觀念的全面發展型人才。
關鍵詞:高中;英語;核心素養
教育是一項與時俱進的事業,新時代帶來新挑戰,對人才也有新的需求。2003年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試驗稿,經過2013年課程修訂,到2017年地再次修訂,體現出國家致力于課程的改革和創新,培養緊跟時代步伐的高質量人才。高中英語教育也在為培養具有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學習型、創新型人才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規定的課程總目標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育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總目標中特別強調“進一步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這些年,在教育界“核心素養”一詞被頻頻提及,英語學科也無例外,英文譯為“key competence”。簡言之,學生要具備一定的能力和技能去完成不同的任務,比如談及英語教學時不得不提到的聽、說、讀、寫等能力,這些也是素養,充分體現了英語學科的工具性,也是學生學習英語應該要具備的基本技能,但這些只能稱之為“skills or competence”,是發展學生“key competence”(關鍵素養)的基礎,卻不可與核心素養混為一談。龔亞夫指出:“英語教育雖然主要是語言教育,同樣應考慮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英語教學不僅是教會學生掌握一種交流的工具,而應該將品格培養、思維能力發展與語言學習結合。”(龔亞夫,2017)所以,英語教學也應該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做些改變,逐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文章立足高中英語教學實際,從以下四個方面粗淺地談談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 大力夯實語言基本功,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英語是語言性科目,需要通過聽、說、讀、寫等方式培養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理解,提高語感進而用英語準確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常言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如果學生連最基本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都不具備,何談進一步發展更高一級的核心素養?比如,學生連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都欠缺,那么表達道歉、感謝、就餐、購物、投訴等最基本的生活情景都可能成問題,就更別談提升更高層次的能力了。高中生已具備一定的英語語言基礎,所以,在平常高中英語教學中,通過科學整合設計、精挑細選大量而廣泛的聽、說、讀、寫材料,進一步夯實語言基本功,保持大部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這需要一線教師精心設計好關鍵的課堂教學,使用各種先進的多媒體輔助工具,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科學施教,逐步提升語言運用能力。為其今后在有需要的領域或職場開展跨文化交流提供基本保障。
二、 依托基本的語言運用能力,培養高中學生正向的文化意識
英語課程標準規定:文化意識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跨文化認知、態度和行為取向。文化意識體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價值取向。高中英語教學一定是植根于課堂,學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和技能,教師也應結合每個教學單元穿插滲透不同的文化信息,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分析和理解文化現象,汲取優秀文化,形成開放包容的態度,通過中外文化的對比,增強學生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愛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傳播中華文化。
案例:2019年11月1日在天一中學舉行的“聚焦課堂·生長課堂”研討活動中,江蘇省蘇州中學的邵婕老師的一節閱讀課激勵學生探究中國文化元素,增強文化自信方面堪稱完美。閱讀課的主題時“The Monkey King VS Harry Potter”,整堂課包含四個部分,分別為PartⅠ. Understand the whole text. Part Ⅱ. Know more about Chinese culture. Part Ⅲ.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overseas. Part Ⅳ. Critical thinking.在進行Part Ⅰ環節時,教師首先讓學生自主閱讀全文,理解大意并找出恰當的形容詞來描述“The Monkey King”和“Harry Potter”兩個中西影視角色。之后則聚焦重點任務:Analyze the reasons why the Monkey King hasnt earned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like Harry Potter has in terms of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origin, emotion, friend, love.要求學生分析兩種文化現象,并用已有的英語知識進行表達。最后學生思考、總結原因并加以反思。
特別提一下Part Ⅱ的細節,在進行該環節時,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出一個立體的中國大紅燈籠,上面布滿了代表了中國文化元素的各種物體,如中國結、茶壺、龍、魚、草藥,太極八卦圖、古樸風的扇子等,要求學生找出燈籠上面的中國元素并討論他們的象征含義,使用1到2兩個形容詞描述中國文化。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完成任務,并積極主動加以呈現和分享,這樣的設計不知不覺間加深學生對中國文化要素的理解,有利于激發文化自信。第四部分則把課堂教學推到了高潮,教師的設計也很有創意:Read the extended reading materials→Make a mind map→Deliver a speech.延伸材料為“The Art of Calligraphy”,學生先閱讀材料,后小組討論,每個人畫出思維導圖,最后依據“mind map”來發表演講,大家合作學習的氛圍活躍而有序。整堂課通過對比中國的“The Monkey King”和西方的“Harry Potter”,圍繞“Chinese culture”主題,最后鼓勵學生加深理解祖國文化,做一名中國文化的傳播者。無論是教師的引導和評價,還是學生的表現都讓人感覺到精彩和新意。由此可見,文化意識的培育一定是扎根于課堂,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學生去體會、思考和對比文化差異,逐漸成長為有文明素養的人才。
三、 發展英語思維品質,提高創新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如果說英語是一種工具的話,它也可以作為發展思維能力和良好品格的工具。”(龔亞夫,2017)無論什么學科,發展思維品質都應該是培養核心素養的重中之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一個人思維能力直接決定他的創新能力。各級一直在提倡素質教育,也一直在力圖改革完善,但現實教學中,甚至在小學基礎教育階段,死記硬背式的填鴨式教學、機械式背誦復習、扎進題海不抬頭的現象比比皆是,這些都不利于學生思辨力、創造力的培養,正如褚宏啟教授所說:“中國教育最大的短板是所培養的學生創新力不夠,不能滿足知識經濟時代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求,不能適應國際競爭的要求。”(褚宏啟,2017)
在培養思維品質方面,英語教育是有其優勢的。教師可以立足不同的教學情境,積極培養學生的正向思維,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必修4第一單元課文“Women of achievement”時,一方面,不僅要教會學生描述人物良好品質的詞匯,更要引導他們向這些卓越的女性學習;另一方面,在了解文章細節和大意的基礎上,若想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就有必要花時間和心思利用好“Comprehending”部分的Exercise 4,該部分設計的是圍繞主題的四個開放性問題,如果教師能在課前精心計劃預想,在課堂上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靈活實施起來的話,相信無論是對課文的再理解,還是增強深度挖掘思考的意識,都會有較大幫助。再比如,在教會學生如何表達時間的同時,也應當讓他們思考一下該如何管理時間。在掌握詞匯、句型和基本語法規則的同時,還要學習結合時刻場合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等等。高中英語教材其實給教師提供了豐富且處于不同層級的各項任務,都需要教師有新意的合理設計和有效的實施。思維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需要教師提升自身思維能力,設計靈活開放且行之有效的教學計劃的同時,循序漸進地去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逐步提升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從容地進行跨文化交際打好根基。
四、 培養學習能力、增強英語學習意識,掌握科學方法、養成良好的習慣
英語課程標準規定:學習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條件。任何學科都有需要學生獨立思考去解決的問題,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就必須教會學生如何進行獨立思考。教師可以根據簡單的語言材料,創新性地設計出具有一定層次,且適合學生水平的思維活動,有意去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也可依托課本,比如,人教版高中英語課本每篇精讀課文后的“comprehending”部分,設計的第一個練習環節是學生讀完課文就能完成的細節理解題,中間部分的任務需要學生結合課文進行一番獨立思考之后,才能完成,此環節,教師應當多鼓勵學生,必要時加以個別引導,久而久之,他們會逐步養成思考的習慣,這也會有助于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好奇心。最后的任務是基于課文主題的開放式討論,不僅需要學生的思考,還要求進行大膽創新地各抒己見、合作共享結果,這對于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無疑是有價值的。獨立思考固然重要,但是學生還需積極學習基礎知識,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科學調適英語學習方法、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教師也應思考變革日常教學,提供有趣的教學活動、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促進有效的合作探究等方法手段,全面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所有教師面臨的重要考驗和挑戰,做好課堂教學改革、更新思維模式、從根本上轉變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勢必會成為發展核心素養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楊九銓.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三十人談[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