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迅 羅帥偉 楊柳春



摘 要:本文根據“互聯網+不動產登記”的要求,結合不動產登記部門的實際需求,設計互聯網+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平臺。其間將不動產登記系統產生的數據與房產交易系統、稅務系統等數據進行交換及共享,同時以信息共享平臺為基礎,結合互聯網技術,建立便民服務系統,作為信息發布和對外提供服務的平臺,為公眾提供自助查詢及網上瀏覽辦事等服務。
關鍵詞: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便民服務;數據交換
中圖分類號:D63;F299.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5168(2020)20-0008-0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Internet +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this paper combined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department to design an Internet +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During this period, the data generated by the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system was exchanged and shared with the real estate transaction system, taxation system and other data,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combined with Internet technology, a convenient service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s a platform for information release and external service provision, providing the public with self-service inquiry and online browsing services.
Keywords: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information sharing;convenience services;data exchange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壓縮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間的通知》(國辦發〔2019〕8號)指出,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基于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建立部門間信息共享集成機制,加強部門協作和信息互聯互通,提高信息質量和利用效率,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1]。因此,各地市縣不動產登記中心應積極推行和建立互聯網+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各部門數據實時共享,推行跨部門業務聯辦,提高群眾辦事效率。
信息共享平臺建設是將不動產登記系統產生的數據與房產交易系統、稅務系統等數據進行推送;與此同時,不動產登記部門能夠直接獲取共享的房產交易、稅務等信息,避免重復錄入;在信息交換和共享的基礎上,整合房產交易、辦稅、不動產登記相關業務流程。在信息共享平臺的基礎上,要結合互聯網技術,建立便民服務系統,作為不動產登記中心信息發布和集中對外提供服務的平臺,提供微信公眾號,向公眾發布各類公開信息,同時提供自助查詢服務,方便公眾在線查詢各項業務信息[2-3],實現“信息多跑路”,避免“百姓多跑腿”。
1 系統設計
互聯網+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平臺主要分為三部分,即不動產登記數據共享系統、微信公眾號便民服務系統、自助查詢機便民服務系統。前兩者部署于不動產前置機服務器,后者部署于登記大廳觸摸屏自助查詢一體機。數據共享系統通過VPN技術,利用數據共享接口實現與原不動產登記系統、其他職能部門信息系統的數據交換;微信公眾號和自助查詢機便民服務系統通過數據共享接口與數據共享系統進行數據交換[4-5]。系統總體構架如圖1所示。
基于互聯網+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平臺建設的技術路線,首先梳理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業務流程,分析數據共享系統和便民服務系統的功能需求,確定數據協同共享職能部門及其數據需求;需求分析完成后,根據需求分析結果,設計數據共享系統和便民服務系統功能模塊;功能設計完成后,結合數據和功能需求,進行數據庫設計,包括概念設計、邏輯設計、物理設計;最后進行互聯網+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平臺功能開發、系統集成、測試工作。技術路線如圖2所示。
2 系統功能設計
互聯網+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平臺可以實現數據共享、信息查詢、在線服務等功能,根據三個子系統不同需求構建功能模塊,功能結構如圖3所示。
2.1 數據共享系統
數據共享系統可以實現不動產登記機構與住建部門、稅務部門、便民服務系統以及其他職能部門的數據共享。平臺提供各類數據共享接口,采用WebService技術的數據接收接口,為住建、稅務等部門提供數據實時推送服務,同時也能接收其他部門的推送數據。
2.1.1 住建部門數據共享接口。與原不動產登記系統對接,獲取不動產登記信息及業務處理流程(如房地產權信息、權利人信息、抵押權信息、登記業務號等),根據住建部門需求推送數據。同時,數據共享系統訪問住建部門提供的房屋交易信息等數據接收接口,將數據經過處理轉換,同步傳送給原不動產登記系統。
2.1.2 稅務部門數據共享接口。與原不動產登記系統對接,獲取不動產登記信息及業務處理流程(如轉移登記信息等),根據稅務部門需求推送數據。同時,數據共享系統可以訪問稅務部門提供的完稅證明及稅票原件等數據接收接口,將數據經過處理轉換后,同步傳送給原不動產登記系統。
2.1.3 便民服務系統數據共享接口。與原不動產登記系統對接,獲取不動產登記信息及業務處理流程(如業務流程節點、經辦人等),為便民服務系統提供數據共享接口。同時,數據共享系統訪問便民服務系統提供的在線預約鏈接,登記預審信息,將數據經過處理轉換后,同步傳送給原不動產登記系統。
2.1.4 權限管理。提供基于角色的權限管理,系統管理員登錄系統后可以提供功能級、數據級授權,按照需求自定義角色和用戶權限。各個業務系統用戶只能訪問自己所需的數據資源或功能接口,互不影響。
2.1.5 統計分析及審計。對交換的業務數據從多種角度進行分析統計,對數據交換的全過程進行監控和統計;設置條件對業務數據進行統計,并能夠生成統計圖表。
2.1.6 其他系統數據共享接口。數據共享系統可以為其他職能部門數據共享或信息接收提供預留接口。
2.2 便民服務系統(微信公眾號)
利用微信公眾號建立便民服務系統,創建網上辦事大廳,實現手機端在線預約、辦件查詢,為公眾在網上瀏覽、咨詢、辦事提供服務。
2.2.1 信息公開。介紹市(縣)不動產登記中心概況,如機構設置、窗口設置情況等;提供登記中心各類公告公示的網上發布渠道,包含各類不動產證書遺失補證公告;發布登記中心辦事指南,包含不動產業務類型、登記辦理流程、材料清單、辦理時限、收費標準等;展示不動產相關法律法規。
2.2.2 在線辦理。建立網上預處理平臺,通過公眾號對各類不動產登記業務進行網上預約辦理;與原不動產登記系統相對接,辦事群眾根據業務號或者身份信息查詢正在辦理登記業務的進度;辦事群眾通過網上提交各類業務辦理材料,初審部門通過預審后,告知辦事群眾提交的資料是否齊全;提供標準化的不動產登記各類示范文書及表格下載;建立網上辦理綠色通道,為重點項目、軍人、老幼病殘孕等提供網上優先服務。
2.2.3 公眾服務。收集不動產登記過程中遇到的常見問題或者群眾關切的登記問題,對問題以問答的形式進行匯編展示;與公眾互動,群眾通過網上投訴、提出意見或建議,管理員針對相關投訴、意見及建議進行反饋。
2.2.4 后臺管理。管理員登錄網頁版后臺對信息公開模塊中的各類信息進行審核后發布;對發布的各類信息進行查詢、修改、刪除等操作;對群眾網上投訴建議信息進行回復;對在線預約和登記預審信息進行信息確認或反饋。
2.3 便民服務系統(自助查詢機)
在不動產登記大廳建立自助查詢機便民服務系統,部署觸摸屏自助查詢一體機,與原不動產登記系統對接,方便群眾自助查詢不動產登記信息,免去柜臺辦理過程,極大提高辦事效率。
2.3.1 信息查詢。包含不動產登記證明查詢和辦件進度查詢,通過自助查詢機上身份證核驗模塊,辦事群眾刷取身份證后,可以查詢其名下不動產信息及相關附屬權利(抵押、查封等),查詢在辦業務實時進度。
2.3.2 查詢結果打印。將自助查詢的不動產登記證明結果、在辦業務實時進度在自助查詢一體機上按照統一格式模板進行打印。
3 結語
建立互聯網+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平臺,做好市縣級不動產登記中心與其他部門的數據協同共享,特別是與稅務部門、住建部門信息系統的對接,推進房產交易信息、辦稅、不動產登記的實時數據交換,打破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為多部門一窗受理提供數據支撐,實現一套資料、一次提交、一次辦結,避免多跑路,極大方便了辦事群眾及企業。此外,結合原有不動產登記系統及不動產登記數據庫,建立微信版、自助終端版的便民服務系統,有助于樹立不動產登記機構便民利民的良好形象,推動不動產登記工作的完善和規范,提升便民利民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壓縮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間的通知(國辦發〔2019〕8號)[Z].2019.
[2]唐華,丁華,汪洋.“互聯網+”背景下的不動產登記信息服務研究[J].現代測繪,2019(6):24-26.
[3]程琪麟.政府服務信息共享下不動產登記“放管服”改革:以眉山市為例[J].管理觀察,2019(23):51-52.
[4]鄧建華,白洋.基于地理信息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礦山測量,2019(2):51-54.
[5]袁瑋,汪永明,胡渝清.“互聯網+”下的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模式探討:以協稅為例[J].中國房地產,2018(25):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