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期貨公司是連接期貨市場與投資者的重要橋梁,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在發展中會面臨諸多風險,如稅收風險、現貨市場風險、合規風險、期貨市場風險等。期貨公司可根據行業發展變化,針對子公司管理發展出現的問題,采取針對性解決措施,如建構長效風控機制、業務結構合理調整、治理結構優化、員工團隊管理等。本文對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發展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 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發展;業務模式;風險因素;解決對策
一、引言
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在運營管理過程中,由于外部市場環境與內部風險控制因素的多種影響,發展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為推動我國期貨市場穩定有序發展,筆者對期貨子公司開展業務與工作問題進行剖析,并提出相關的解決措施,給予相關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發展建議。
二、業務模式
(一)場外衍生品業務
場外衍生品業務,即在非集中性交易場所開展的非標準金融產品合約交易。該類業務模式屬于金融產品的衍生品,由于該項業務開展的特殊性,衍生品的價格與實際標的的價格密切相關,交易對方可通過衍生品業務買賣,進而合理轉移價格風險。目前,風險子公司開展的該類業務以場外交易為主[1]。
(二)定價服務
該項業務是指提供專業化的操作指導,即為現貨企業提供專業的管理服務,開展均價交易、遠期交易、點價交易等服務,期貨企業主要面向銷售商、采購商等企業,期貨企業承接企業轉移的價格風險,通過期貨市場進行運作對沖,進而賺取一定的收益。
(三)基差貿易
基差貿易,即由風險子公司主動發起,通過對市場、商品、時間、價格等要素進行不同組合,進而對價格差作出一定的調整,進而有效規避風險,創造更大的市場收益。該項業務具備對市場不合理基差結構的糾正功能,如跨市套利、期現套利等。
(四)合作套保
該項業務主要是根據企業的實際經營發展需求,進而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的期貨服務管理。如買入套保服務后,客戶將委托風險子公司,對原材料的采購成本進行鎖定,并支付一定的定金。一旦合約生效,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需要承擔期貨的保證金與配套資金安全。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可通過期貨市場交易保證客戶的基本權益。在賣出套保過程中,客戶將違規風險管理子公司進行套期保值,而風險管理子公司則需承擔相關的保證金與配套資金,為客戶完成相關倉單交割手續,提高客戶滿意度,實現合作共贏。
(五)倉單服務
倉單服務主要為實體企業進行期貨風險管理服務,如倉單串換、倉單回購、倉單采購、倉單質押等多項專業服務。該業務的開展可有效解決客戶對不同資金與產品的多樣化需求,在倉單轉變服務開展過程中,保證客戶的基本收益,并獲得一定的服務收益與價差收入。
(六)做市業務
做市業務主要是利用特定的資金,對特定的期貨與期權進行連續報價與詢價,進而使交易市場出現一定的流動性服務。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提供該項服務,主要的盈利來自雙邊報價的買賣差價。
三、問題解析
(一)稅收問題
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的管理業務處于摸索完善階段,關于財務核算和稅收工作仍處于探索過程中,一旦在期貨服務過程中出現相關稅收問題,則需及時與當地稅務單位溝通交流,進而主動消除稅收風險,對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稅收工作進行完善優化[2]。
(二)現貨市場問題
現貨市場運營過程中,期貨風險管理主要出現的問題集中在以下領域: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倉儲物流風險、合同履約風險等。相關風險的出現給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運行造成很大的影響。
(三)合規問題
合規風險是期貨公司發展的基本原則,期貨行業運行過程中嚴格受到行業監管,且相關法律條規跟隨市場的發展變化及時進行調整優化,因此期貨企業運營過程中必須有效控制合規風險。
(四)核心競爭力問題
風險管理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也會出現同質競爭的問題,各家子公司的服務模式差不多,服務報價趨同,無法實現差異化競爭,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各業務單位單兵作戰,沒有發揮整體協同效用;二是未深入產業鏈上下游,品種影響力不夠,沒有定價權。
(五)行業監管問題
隨著期貨市場的快速發展擴大,為保證期貨市場可持續運行發展,行業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如2016年證監會對《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使期貨市場向規范化、標準化發展。通過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可對期貨市場起到宏觀調控作用,進而有效控制期貨管理子公司的經營風險,保證期貨市場的穩健運行[3]。
證監會監督管理過程中,將預警標準納入相關標準中,不斷優化完善監管指標,并明確資產管理業務風險的計提范圍,進而對期貨公司發展進行針對性監管,推動我國期貨市場不斷趨于標準規范發展,有效發揮出期貨企業的市場橋梁作用。
(六)風控機制滯后
我國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在運營過程中,由于核心業務為經紀業務,而風險控制管理時,主要依賴保證金制度。鑒于風險管控措施單一,沒有充分發揮出內控風險工作要求,使期貨公司發展穩定性下降。如部分期貨企業的內控風險制度并沒有發揮出實際價值,給期貨公司長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在市場發展轉型的背景下,期貨公司的經營風險進一步被放大,而企業的內控風險機制滯后,無法實現預期風險管控工作目標。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戰略發展過程中,必須有效解決其相關問題,才能保證子公司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四、解決對策
(一)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治理結構優化
期貨子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應當主動完善優化公司治理結構,以發揮出治理結構的工作效能。如個別期貨子公司治理結構中,監事會、董事會、股東會等治理結構并沒有發揮出內部監督工作的價值,使內控工作流于形式,間接影響到期貨公司的戰略發展。
鑒于期貨子公司發展的特殊性,優化其治理結構時,應當落實各個部分的管理監督職責,建立以董事會為核心的內部監督治理結構。如對公司股權結構進行合理優化,避免期貨公司決策權過度集中,進而引發公司運營風險。同時,強化董事會的職權、把控董事的職業道德,并不斷完善優化財務信息披露機制。
(二)深入產業鏈,打造核心競爭力
從戰略層面入手,一方面需確定子公司具有優勢的核心品種,整合期貨公司經紀業務與風險管理業務的各自優勢,從產業客戶數量、庫存布局、市場占有率、銷售規模、產業鏈深入情況等多個維度入手打造公司核心品種;另一方面,與上中下游產業鏈企業或倉儲深入戰略合作,服務好實體經濟,不斷提升市場影響力與話語權。為此,需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深入產業鏈,挖掘自身業務潛能,打通產業鏈阻礙,不斷提升業務市場競爭力與市場份額。
(三)期貨子公司外部監管體系建構
我國期貨市場采取三級監管體制,以證監會、交易所、中期協為主要監管機構。其中,證監會主要負責對國內期貨市場的宏觀調控,中期協促進行業形成統一規范與標準流程,期貨交易所負責對期貨交易的直接監控。
通過對三級監管體制進行分析可知,由于相關法律條規的銜接存在漏洞,因此在調查取證、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時,沒有對個別單位起到震懾作用。由此可見,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在發展階段應當建構并完善外部監管體系,通過清晰明確的法律條規監督管理企業的各項業務開展,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肅處理,以增加違法成本。為建構科學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應當不斷完善優化監管體系,實現對期貨公司的全過程透明化監督,杜絕違法違規行為的出現。
(四)構建精準化的風控機制
由于部分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在發展中缺乏有效的風險控制機制,給企業長期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為推動期貨公司的戰略發展,期貨管理子公司應當構建精準化的風控管理機制,配合期貨公司推動“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將相關措施落實到各個業務單元,在各業務單元設立風控崗,充分發揮業務單元的首道防線作用,做到實時監控、定期匯報,有效提升子公司期貨風險防控的精準性。期貨公司則從整體上管控風險,對于不同的業務,設定合適的風控限額,在一定限額內由子公司自主決策,保證相對獨立的自主權。
未來期貨子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應當不斷增強企業經營管理風險意識,深入分析子公司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因子,并對風險系數進行主動識別,依據風險評價結果開展有效控制對策。為保證風險管控的長效性,應當完善風控制度。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應當對自身業務進行梳理,并提高各個業務之前的銜接效率,使各項業務高度連通,實現預期業務風險內控管理目標。
由于不確定性因素較多,期貨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應當建構相關風險控制處罰機制,并設定相關處罰機制,依據合規考核方案,開展對應的獎懲工作。在開展實際工作時,應當明確界定合規指標,以保證各項工作開展的質量。基于合規指標的評價,可有效控制期貨公司的運營風險,提高期貨公司風險管控工作開展的可行性[4]。
(五)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員工團隊管理
操作風險是期貨公司運行的主要風險之一,期貨公司員工的職業規范與道德操守直接影響期貨公司的運營效益。歷史上很多大型期貨公司都由于員工操作失誤造成巨大風險,給企業運營帶來不利影響。由此可見,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必須重視企業員工團隊建設。一是加強對場外業務、做市業務、金融工程、系統研發等高層次人才的引入;二是增強員工的職業意識,并將其職業意識培訓納入員工培訓體系當中,定期對員工職業道德進行考核。期貨公司在建設員工團隊時,應當完善企業績效考核機制,進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逐漸增強員工的工作責任心,使業務交易量績效考核弱化,提升客戶滿意度,有效增強員工的綜合實力,規避期貨操作風險,為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五、結語
筆者對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的發展業務與經營風險進行了分析,并對當下期貨企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剖析,提出了期貨企業的主要發展風險以及應對風險的具體控制措施,以期有效增強期貨企業的風險管控能力,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不斷提升客戶是難以度,營造良好的市場口碑,為期貨子公司的戰略發展夯實基礎。
(作者單位為大地期貨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邱家律(1985—),男,浙江桐鄉人,本科,中級經濟師,戰略法務部負責人,研究方向:金融學。]
參考文獻
[1] 付蓉.期貨風險管理公司提升核心競爭力的路徑選擇[J].金融縱橫,2019(09):48-54.
[2] 劉威.我國商業銀行與期貨業合作現狀及發展方向探討[J].中國物價,2018(09):38-40.
[3] 黎妍倫.期貨公司設立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模式分析及風險應對[J].財經界(學術版),2018(12):17-18.
[4] 張秋娜.淺談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時代金融,2015(29):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