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摘要:隨著高校規模不斷擴大,高校基建項目的投入也隨之加大,竣工財務決算審計作為高校新建工程項目的重要環節,對高校基建項目的管理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闡述基建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的必要性,指出在審計時發現的問題,并在規范高校基建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方面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高校;基建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
一、竣工財務決算審計的必要性
(一)真實反映項目建設成本
竣工財務決算審計是對基建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資產交付進行審計,對基建項目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審查監督。通過對基建項目進行竣工財務決算審計,能夠真實反映項目建設成本,保障建設資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準確核定學校新增固定資產價值。
(二)不斷完善高校內部控制
通過對整個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階段的審計,審查基建項目流程的合法性和合規性,對工程項目內部管理制度的科學性、有效性進行評價,發現項目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漏洞,及時提出有效建議,進一步規范建設程序,防范風險,完善學校內部控制建設,提高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水平。
(三)科學評估項目投資效益
通過對基建項目工程進行竣工財務決算審計,審查基建項目計劃、概算以及執行等情況,保證決算中相關指標的準確性,科學地評估基建項目投資效益和效果,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基建項目的管理水平,對于學校下一步基建計劃的制定也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二、竣工財務決算審計中發現的問題
(一)項目建設成本超批復投資額
在審定基建項目建設成本后,將實際投資額與主管部門批復投資額進行比較,發現部分項目審定金額超主管部門批復投資額。由于項目前期調研和論證工作不充分,對實際需求不明確,概算編制不準確,導致項目變更較多。雖然個別項目在學校層面進行預算調整和批復,但未嚴格按照規范程序向上級主管部門申報增加概算。
(二)建設施工程序不規范
在審計過程中,審閱初步設計批復和施工許可證等文件,對工程的建設程序進行梳理后,往往會發現工程建設施工程序履行不規范。存在未得到相關主管部門批準就先行開工的現象,在開工前未及時取得規劃、施工許可證或可行性報告批復,履行手續不齊全,未按照建設程序推進項目建設。不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91號修正的)中“本辦法規定必須申請領取施工許可證的建筑工程未取得施工許可證的,一律不得開工”的規定。
(三)水電費扣回不準確
審計過程中發現個別建設項目合同未對水電費的取費率和收取方式做出明確約定,不利于審計、財務根據合同約定做出相應處理,存在未及時扣除施工方使用水電費的情況。同時也存在未按照工程結算審計報告中的要求扣除水電費的現象。學校的水電費管理制度對于基建工程項目用水用電規定不明確,導致水電費扣回的取費率不準確。
(四)賬務處理不規范
工程竣工決算審計反映工程建設項目財務狀況,賬務處理不規范會導致財務竣工決算不準確,費用歸集不正確。存在成本中計入其他無關建設項目成本的現象,導致本項目成本增加,未能如實反映基本建設項目的實際總投資。同時也存在費用歸集有誤的情況。
(五)未及時進行財務竣工決算
財政部2016年頒布的《基本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基本建設項目完工可投入使用或者試運行合格后,應當在3個月內編報竣工財務決算,特殊情況確需延長的,中小型項目不得超過2個月,大型項目不得超過6個月”。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基建項目竣工并且投入使用后,存在建設方財務竣工決算工作滯后的現象,進而導致未及時結轉固定資產,不能真實反映學校固定資產。
三、原因分析
(一)對竣工財務決算審計重視不夠
存在重視項目建設過程,輕竣工決算審計的現象。對于項目的投入成本、建設進度等較為關注,認為財務竣工決算審計只是在項目完工后所進行的一項審計業務,對項目完工后要進行的決算審計缺乏重視,導致項目竣工后遲遲未辦理財務竣工決算,阻礙決算審計的進程。
(二)事后審計不能及時進行有效監督
工程項目竣工決算審計是在基建項目竣工驗收后對其進行審計,主要是通過審閱竣工財務決算報表和會計賬簿、招投標和合同等相關資料,抽查會計憑證等方式,屬于事后審計。往往由于時間緊、工作量大,不能很好地把握重點,對于已經發生的建設過程中的問題不能起到監督作用,缺少必要的事前及事中監督,降低了審計的及時有效性。
(三)審計人員業務水平有待提高
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直接關系到審計質量,如果審計人員具備的專業知識不足,對發現問題的把握就會不準確。基建項目工程竣工財務決算審計專業性較強、涉及面較廣,對審計人員的專業要求也相對較高,要求審計人員具有綜合性的審計業務能力。而現有審計人員往往是財會或是工程專業的,在綜合掌握財會、工程等專業知識方面還有一定差距,業務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四)竣工財務決算檔案管理不到位
完整的竣工財務決算審計所需的資料,包括從項目立項階段到項目竣工階段的資料,但是在實際審計過程中,會發現部分工程資料缺失的情況,例如缺少項目的立項批文、招投標資料或是變更資料,甚至還會出現缺少合同的情況。如果缺少合同,審計人員對于合同的金額以及付款進度等條款的落實情況就無法核實,增加審計的難度,直接影響審計結果。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建設方缺乏對信息資料收集的重視,完工后未及時歸檔,對檔案的管理不到位,導致后期的資料不全。
四、完善竣工決算審計的相關建議
(一)成立竣工財務決算工作領導小組
竣工財務決算審計涉及范圍較廣,需要基建、采購及招標、財務以及審計等多個部門的積極參與和配合。高校應高度重視竣工財務決算工作,成立基建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工作領導小組,相關部門成員參與,負責工程竣工決算方面的制度建設,組織協調相關事宜,推進決算審計工作。各部門要發揮聯動作用,在領導小組的帶領下,形成合力,為有序開展竣工財務決算工作營造良好的環境,保證竣工決算審計的質量。
(二)注重跟蹤審計成果運用
工程項目竣工決算審計屬于事后審計,無法對基建項目進行全過程的監督,而跟蹤審計覆蓋了基建項目全過程,將審計監督滲透到基建項目管理各環節。因此,在竣工決算審計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跟蹤審計的結果,根據跟蹤審計提出的典型問題,在有限的時間內有針對性地把握審計重點,將項目的事前防范和事中過程控制結合起來,加強審計結果的運用。
(三)建立健全財務竣工決算檔案管理
竣工財務決算資料的收集貫穿整個基建項目,資料的完整性也是保證決算審計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高校應加強基建項目檔案的管理,安排專人負責,明確管理職責。對于項目立項批文、可行性報告、招投標資料、變更等資料,應及時進行歸集和整理,切實做好檔案的收集、分類、整理和編目工作,確保工程竣工驗收后能及時將基建項目的資料歸檔,保證基建項目檔案的完整性,不斷提升基建項目檔案管理規范化水平。
(四)提高審計人員業務水平
竣工財務決算審計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審計業務,要求審計人員不僅具有財會、審計方面的專業知識,對于招投標、工程、合同方面的知識也要掌握。高校應根據審計人員的專業,對審計人員進行專業化培訓,提高財務決算等方面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同時由于審計業務開展過程當中很多時候需要與施工、監理等單位和學校各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在提高業務水平的同時,審計人員也要注重溝通的方式和技巧,提高溝通水平,提升審計效率。
工程項目竣工決算審計對于高校項目建設、管理具有重要意義,高校應充分認識工程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的重要性,發揮審計部門的職能,保證竣工財務決算審計順利開展,真實反映竣工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和工程項目建設成本,進一步提高工程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