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霄
內容摘要:在新課程改革深入推進的過程中,素質教育逐漸發展成小學教學工作的目標。而語文學科是組成小學教學工作的重要部分,教學實踐中對學生進行必要引導,使其能夠自主進行課堂提問,直接體現其對于教學內容的質疑,可對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予以全面培養。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合理采用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課堂提問的引導,使其語文學習潛力被充分發掘。
關鍵詞:語文教學 課堂提問 引導策略
語文教學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教學內容的同時,具備較強的語文綜合素養,并形成良好學習習慣,以保證學生能夠獲得更加理想的學習成績。而提問是質疑的直接表現,教師應對學生課堂提問的自主性加以引導,進而對學生的思維認知能力加以培養。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就要結合教學內容對教學手段進行選擇,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并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和學生能力的同步發展。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并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課堂提問的引導策略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課堂提問的現實意義闡釋
在小學語文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通過對學生課堂提問習慣與能力的引導和培養,不僅能夠增強器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樣也可鍛煉其思維創造能力,具有較高的現實意義。
一方面,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以培養。長期以來,在語文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始終占據課堂主體地位,而提問同樣是教師專屬權利,一般均由教師負責提問,而學生則負責回答。因學生將重點放在教師提問解答方面,所以提出問題的幾率并不高,始終是被動接受且機械性地回答,嚴重影響了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激情與興趣,情緒不高。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期間,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引導使其自主提問,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師生共同對問題進行解決,能夠使其學習熱情被點燃,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另一方面,對學生思維創造能力加以鍛煉。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提問進行引導的過程中,能夠使學生對教學重難點形成切實了解,使其提問的層次不斷提高,并增強其提問的能力。而且,學生自主且積極地提問,也使其語文思維創造能力得到鍛煉,不斷優化語文教學質量,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了解和熟練掌握。
二.語文教學中學生課堂提問現狀研究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已經能夠認識到學生課堂自主提問的教學效果遠遠超過普通課堂教學形式,因而需提高重視度。然而,根據教師的普遍反映,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提問的引導形式相對機械化。究其原因,學生受年齡思維約束,并不具備提出問題的能力,還有很多學生不敢提出問題。為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課程流程的重點問題始終是教師提前預設,并向學生提出問題,由學生進行回答,最終由教師評價。但這種教學流程使學生的想法、看法與觀點等受有限教學時間被約束,難以在教學期間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掌握與理解受到極大程度的影響。
三.語文教學中合理引導學生課堂提問的策略
以上針對小學語文教學引導學生課堂提問的現實意義與現狀進行了詳細地研究和分析,了解到,學生課堂提問在教學實踐中的重要作用。為此,要想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小學語文教師就應當在實際工作中科學合理地采取引導措施,使學生形成自主提問的意識,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終實現教學工作目標。
1.不斷鼓勵學生自主提問
在小學學習期間,學生的認知能力始終有限,即便能夠在課堂中對教師提出的問題予以回答,但并不具備較強的提問能力,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就應當對學生進行鼓勵,科學合理地對學生加以引導,使其能夠熟練掌握提問要點,使學生能夠正確認知提問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師也要對學生自信心進行培養,積極鼓勵其敢于提出問題,進而認識到提問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而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教師則需要耐心進行解答,通過對學生的引導,師生共同對問題進行解決。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鼓勵的過程中,要使學生樹立較強的學習自信心,不斷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合理掌握學習方法,不斷提升個人語文思維能力。以《燕子專列》為例,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對學生引導的時候,可要求其結合課文的內容提出問題。在初期,學生可能會因膽怯而無法提出問題,此時教師即可對學生進行鼓勵,并與學生進行溝通:“同學們,你們想成為勇士嗎?能夠第一個提出問題的同學就可以成為最勇敢的勇士哦?!苯處熗ㄟ^語言激勵,可以使學生緊張的心理得到緩解,確保其思維更加活躍。這樣一來,學生就敢于提出問題,在學生自主提問的過程中,不僅能夠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增強教學質量。
2.課堂氛圍的創設
小學語文教學教師應參考具體的教學內容科學引導學生進行質疑,進而能夠自主思考語文知識,以滿足提問目標。而學生質疑的原因諸多,不僅體現在教學內容與方法方面,同樣也可通過以往教學內容體現出來。為此,語文教師在對學生引導的過程中,需正確結合教學內容形成質疑,使學生主動思考。當學生向教師提出問題以后,教師則需對問題進行耐心地解答,亦或是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探討,結合討論結果教師負責講解,進而轉變傳統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課堂氛圍內對語文知識進行系統學習。以《月球之謎》為例,學生對課外的內容更加感興趣,因而語文教師可以對學生加以引導,對課文內容進行閱讀,并在了解課文的基礎上,使學生針對課文的內容形成質疑并提問。在提問初期,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和教學內容沒有過于緊密的聯系,此時教師即可借助課文啟發學生,確保學生將提問的重點集中在課文內容方面,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討論,提出相應的問題,并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生即可切實體會語文學科的魅力,同樣也能夠對其學習習慣進行全面培養。
3.教學方式的科學選擇
在引導學生自主提問的過程中,教學方式的科學選擇十分關鍵。為此,在落實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期間,教師應當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性有效結合,確定合理化的教學方式,并為學生創設理想的提問情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啟發。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時候,要求學生以個人角度理解教學內容并提出問題,借助多種教學方式,使學生提問的能力不斷增強。以《海底世界》為例,在教學活動開始前,教師即可通過語言對學生進行引導:“同學們,你們對于海洋世界有了解嗎?海底世界里都有些什么?你們可以根據課文的題目提出有關海底世界的問題嗎?”小學語文教師利用問題情境的教學模式,可使其學習的熱情被激發,并且積極地參與課堂提問。而教師可在黑板上寫出代表性明顯的問題,合理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內容,對學生講解教學的內容。而在課后也可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學生結合個人了解課文的程度提出有關教學內容的問題,使其思維拓展能力得到鍛煉,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增強,同樣也可優化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4.強化教學內容和日常生活聯系
語文教學屬于基礎教學學科,為此在教學實踐中應適當拓展學生的學習范圍,并強化教學內容和日常生活聯系,使學生自主提問的空間更為廣泛,更好地擴充學生的知識面,以實現教學的生活化。以《蟋蟀的住宅》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外作業,在實際生活中對蟋蟀的樣子進行觀察,并了解蟋蟀的特點,以及居住地的特色等等,對比所觀察的內容和課文內容,針對存在疑惑的地方,即可向教師提出相應的問題。通過這種教學形式,即可使學生對知識和生活之間的關聯形成深入了解,并對其多元化思維進行培養,確保學生思考提問廣度得以發展,也使學生更喜歡語文知識的學習,切實感知語文學科的魅力,保證提問價值的全面提升。
5.培養學生提問習慣
在小學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習習慣的培養十分重要,可不斷增強學習的質量與效果。特別是小學生,很多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均在小學階段的教師引導下形成。而學校則是學生接受知識與培養能力習慣的主要場所,通過培養其提問習慣,使其能夠針對問題形成個人認知,確保教師切實了解自身對知識的疑惑,使教師在后期教學中確定側重點,并以學生角度看待和思考問題,更好地深入學生心理。但需要注意的是,習慣養成要循序漸進,因而小學語文教師要具有極大的耐心,能夠深入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特別是相對奇怪的問題,應當有意識引導學生進行提問,對學生的不良表現予以糾正。這樣一來,即可有效規避問題的提出偏離主題,保證問題更加準確,強化問題提出層次。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就要科學合理地引導其提出問題。在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要對傳統教學理念予以轉變,切實認知引導學生提問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科學合理地采用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得到鍛煉,進而根據個人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使學生自主提問并進行探索,進而形成正確學習思想與理念,滿足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慶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主動提問[J].中外交流,2019,26(35):262.
[2]丁小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提問的方法研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7):34.
[3]楊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發學生主動提問的方法探究[J].速讀(中旬),2019(6):173.
[4]韋元周.淺析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J].中外交流,2019,26(44):299.
[5]陳晶晶.小學語文課堂激發學生主動提問的方法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24):117.
[6]曲長福.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提問意識[J].神州,2020(1):144.
[7]溫麗梅.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提問意識[J].師道·教研,2020(1):61.
[8]溫有金.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實施對策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6):56.
(作者單位:甘肅省慶陽市環縣思源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