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廣西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中“雙師型”教師隊伍、教學儀器設備、專業建設和課程設計等現狀,提出廣西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的對策:加大各級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學校內部保障執行力度;加大“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打通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基本條件建設投融資渠道;加強校企合作,共建教育實踐教學設施;立足應用,加強專業建設與課程建設。
【關鍵詞】高校轉型 ?應用型本科院校 ?實踐教學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5C-0111-03
隨著廣西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社會急需一批直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工業企業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但目前,廣西高校人才的供給和需求契合度不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廣西社會經濟的跨越式發展。2018年,廣西政府印發的《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指出:緊密圍繞產業需求,強化實踐教學,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2019年,自治區黨委、政府印發的《廣西教育現代化2035》強調,促進人才培養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效銜接,實現教育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工匠精神和實踐能力。鑒于此,廣西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的培養既至關重要又十分迫切。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的培養,其核心環節就是實踐教學。
一、廣西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的現狀
近年來,廣西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發展抓得嚴抓得實。但廣西作為后發展、欠發達的少數民族區域,教育水平與發達省份相比整體偏弱,特別是應用型本科院校作為一類從產生到發展都還年輕的學校類型來說,可以說發展的壓力很大、經驗缺乏,與形勢發展的需要還有差距。而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實踐教學從師資隊伍、基本條件到頂層設計、資金投入等方面都還有一些不足,亟須解決。
(一)“雙師型”教師隊伍現狀分析
2013年教育部印發的《關于開展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的通知》,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要求,強調要有一定數量的具備專業(行業)職業資格和任職經歷的教師。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強調“雙師型”教師要達到專業課教師總數的50%以上,實踐教學課時要達到總課時五成以上。應用型本科院校相關專業教師原則上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并具有高職以上學歷的人員中公開招聘,每年至少1個月在企業或實訓基地實訓。此方案對本科院校師資隊伍中具備專業(行業)從業資格和任職經歷的教師進行了進一步界定,并作為政策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提供了認定標準與認定依據。
目前,廣西19所試點應用型本科院校“雙師型”建設情況如何?從相關高校官方網站披露的信息看,如百色學院,專任教師1219人,其中“雙師型”教師353人,“雙師型”占專任教師的28.96%;南寧學院,專任教師516人,其中“雙師型”教師175人,“雙師型”占專任教師的33.9%。這兩所學校的“雙師型”教師占比在廣西應用型本科院校來說相對比較高。據不完全統計,廣西應用型本科院校“雙師型”教師占比為20%左右,與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占比為50%以上以及國內一些發達省份“雙師型”教師占比為40%以上還有一定差距。
(二)教學儀器設備情況分析
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是反映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設施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關于開展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的通知》對教學基本設施沒有提出明確的指標要求,備注顯示參照《普通高等學校辦學條件指標(試行)》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達到國家辦學條件要求,即綜合、師范、民族院校,工科、農、林類院校類等為生均5000元。可以說,這個要求是最基本的辦學條件保障。但是,按照舉辦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即高素質應用技術型的人才培養來核算,這個標準是遠不夠的。本文采取抽樣調查的方法調查了廣西民族類、師范類、工業類以及獨立學院4個類型6所應用型本科院校作為研究對象。6所學校在校生總人數為8.45萬人,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為6.52億元,生均值約為7716元;而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在校生人數約為2.20萬人,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為8億元,生均值約為36364元;浙江科技學院在校生人數約為1.70萬人,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為3.83億元,生均值約為22529元;南京工程學院在校生人數約為2.4萬人,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4億元,生均值約為16667元等。從以上可見,廣西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與發達地區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相差甚遠,這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設需求和人才培養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專業建設、課程設計現狀分析
2015年,教育部、財政部、發改委《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指出:按需重組人才培養結構與流程,圍繞創新鏈、產業鏈等調整專業設置,形成特色專業的集群。通過設立復合型新專業、改造傳統專業、建立“課程超市”等,大量提升復合型的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比例。
但是,通過對廣西應用型本科院校專業建設、課程建設進行研究分析,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專業建設游離在研究性學科建設和高職院校專業建設之間,從內涵和外涵定位上還沒有形成自己特別獨到的學科專業體系,導致課程建設還沒有完全形成符合應用型本科院校特點的課程建設體系。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應用型本科院校辦學定位不夠清晰和明確,理論研究深度和實際操作措施待加強;二是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科、專業、課程概念界定較模糊,因而導致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的思路不清。這些問題的出現導致人才培養與社會需要契合度不高,不完全符合行業企業的實際需要。
導致廣西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實踐教學基礎條件方面出現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師資隊伍方面,一是教師自身對“雙師型”人才培養所起作用之價值和意義認識不夠,“雙師型”素質能力的培養缺乏主動性;二是學校在“雙師型”教師的塑造、培養、管理方面缺乏系統性的認識和舉措,長效機制和激勵機制有待于進一步加強;三是學校與行業、企業之間交流融通,實現人才互動共建“雙師型”的渠道還不夠暢通,互相之間缺乏政策保障,制約機制。在基本條件和政策保障方面,一是計算機更新跟不上發展的變化,有關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計算機3年更新一次,而廣西應用型本科院校計算機超過80%的計算機使用超過5年以上,甚至有的8~10年沒有更新;二是在教學安排、課程設置、場地使用等方面不盡如人意,導致使用效率不高;三是政策設定、資金投入跟不上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的需求、社會發展的需求。
二、廣西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的對策
廣西應用型本科院校要從實踐教學基礎條件入手,針對問題,逐項解決。當前而言,亟須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大各級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學校內部保障執行力度
各級政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予重點支持:一是金融機構要放寬應用型本科院校用于實踐教學基礎條件建設的貸款政策;二是對提供實訓、實習基地的企業在稅收方面給予一定優惠政策;三是鼓勵應用型本科院校走出國門,借鑒、學習其他國家高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基礎條件開發運用等方面的獨到經驗和特色;四是采取專款專用機制,完善政府撥款制度。對確立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院校,應在生均撥款經費方面提高一定的百分點,并持續5年,保障院校建立起全面、扎實的實踐教學基礎條件,并細化撥款條目,將用于實踐教學基礎條件建設的資金標注清楚,以備后查。從學校層面來說,要形成制度化,抓實抓細,切實健全學校內部實踐教學基礎條件建設保障制度。目前廣西應用型本科院校在這一方面做得不夠,為保證實踐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各校必須在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條件與利用、質量管理、資金保障等方面切實抓好落實。
(二)加大“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從數據分析得知,目前廣西應用型本科院校“雙師型”教師在專任教師中的比例還不高,達不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應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一是學校要把“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納入學校5年發展規劃,將繼續教育制度化、常態化,根據教師的年齡、學歷、經歷提出明確培訓要求。二是加強“雙師型”教師考核評價機制建設。把“雙師型”教師與績效工資、職稱晉升、課酬金制定等方面掛鉤,對“雙師型”教師結合工作實際給予相應的政策傾斜。三是安排專業教師到行業、企業單位進行掛職實踐,加強他們對先進設備、生產、技術、工藝的了解和掌握,并和教學結合起來,探索切合實際的教法理論。四是派遣教師定期到人社部、教育部等部門批準的師資培訓基地定期培訓,要求必須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把取得職業資格專任教師人數所占比例納入對學院(系部)的年度考核。五是各級政府要鼓勵行業、企業把有一定學歷、一定實踐經驗、一定專業技能的工匠人員送到應用型本科院校開展教學、指導實習實訓,指導制定教學大綱、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并在資金、稅收、土地等方面給予企業實惠,給予從教的專業技術人員相應的職務晉升、考核獎勵等方面的傾斜,避免“高校熱,企業冷”的現象。
(三)打通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基本條件建設投融資渠道
實踐教學基本條件建設是一項耗費資金、時間、精力、人力的系統性工作,但往往因為資金捉襟見肘而導致實踐教學工作舉步維艱。因此,必須打通應用型高校實踐教學基本條件建設的投融資渠道。一是政府為主牽頭、金融機構積極響應、應用型高校積極配合,探索出合理、高效的建設應用型本科高效實踐教學基本條件的貸款機制。經過多年探索,有些地方、學校初步建立起了“銀行貸款,學校還本,政府(教育主管部門)貼息”的投資機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積極探索利用社會資金改善實踐教學基本條件。廣西地方社會有資金,也有意愿投身到應用型高校建設中,但是缺乏一個合理、有效、合規合法的平臺和渠道。有關主管部門應主動牽頭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體制機制。石油大學在這個方面的探索值得借鑒,該校與有關本門共同制定了《關于校友及社會力量投資捐贈辦學實施辦法》,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響應,募集了相當的資金投入實踐教學基本條件建設,有力地助推了學校的跨越式發展。三是吸引教師投資的積極性。可采取教師投資、學校付息的辦法解決特別緊急需要解決,而資金十分緊張的基本建設。例如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曾一度在學校經費緊張的情況下,讓教師投資學校實踐教學基本設施建設。
(四)加強校企合作,共建教育實踐教學設施
學校與行業、企業共建實踐教學設施是一件相得益彰、兩全其美的事情。行業企業可以解決場地不足的問題,并利用共建教學設施生產產品;學校可以解決資金不足問題,可以充分利用空間資源,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機會。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解決校企合作的問題:一是校企合作入股共建新型“校辦工廠”。先確立這類“校辦工廠”學生實習、實訓及教師提升和科研成果轉化突出地位,并在完成實踐教學任務時兼顧企業的需求。二是可以借助企業有利條件,學校投入股份,共建實踐教學基本條件。三是行業企業也可以入股學校專業建設,實現“針對市場設專業,針對崗位設課程,針對實踐抓技能”。
(五)立足應用,加強專業建設與課程建設
在專業建設方面,一是把加強應用型本科院校專業內涵建設當作根本任務來抓。做好應用型本科院校專業建設頂層整體規劃,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二是跟蹤知識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將其運用到教學內容及教學手段上,以知識為引領,以實際運用為導向。三是立足應用,建立由行業企業深度參與的專業建設評價體系,要從職業標準視角審視、重構專業建設,把行業標準當作專業建設的指南。四是加強政府宏觀管理保障機制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專業建設受內部和外部等因素制約,為外部社會服務的同時又受其影響。政府在這個方面應該協調行業企業、學校、社會,形成合力推進應用型本科院校專業建設。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作為應用型專業質量評估標準構建專業群,實現專業“群”化,形成集約優勢,充分形成專業聯合發力優勢。
在課程建設方面,應用型本科院校要注意兩個方面的銜接:一是要注意和高職(中職)、專業研究生課程之間的銜接。我國將打通從中職、專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高校轉型,創新我國當下教育發展職業教育模式。二是要注意和行業企業、社會崗位需求之間的對接。專業建設要依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行業企業、院校共同參與設計。課程目標具體制定要注意:一是充分體現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要有超前意識,為行業企業、社會需求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及時了解企業需要的人才類型,以及對職業素養、應用能力等方面的需求,將這些需求落實在課程大綱中。二是在人才培養課程設計上要突出一個“專”字。應用是方向,專業是目標。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應該突出設計基于專業的職業素養,包括專業素養、方法素養、社會素養。德國的應用型大學課程目標設計就具體指向專業人才目標的培養,同時,在課程設計各個方面緊扣專業特點,突出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專”字。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實踐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企業、行業共同努力、相互協作、密切配合、多措并舉,緊緊圍繞廣西產業轉型升級、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重大戰略,培養大批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19-12-2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EB/OL].(2015-10-23)[2019-12-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3]教育部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意見[EB/OL].(2015-10-23)[2019-12-25].http://jxpg.snsy.edu.cn/info/1012/1120.htm.
[4]邵光華,晏成步,等.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
[5]龔學英,陳小蘭.職業教育實踐教學探索研究[M].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12.
[6]陽榮威,陸啟越,鄒作鵬.比較視域下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研究[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6.
[7]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 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實踐與政策研究報告[EB/OL].(2013-11-17)[2019-12-25].http://www.docin.com/p-1753215789.html.
[8]譚笑風.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運行機制研究[J].中州大學學報,2017(1).
[9]裴曉.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探討[J].許昌學院學報,2018(7).
[10]鄧敏.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構建探索[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5(11).
[11]顏炳乾.高校轉型發展:職教與高教的共同戰略切入點[J].職業技術教育,2014(31).
[12]陳飛.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調整與改革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4.
【基金項目】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實踐應用性教學背景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研究(2015JGA400)
【作者簡介】向媛秀(1974— ),女,湖南邵陽人,碩士,廣西職業師范學院副研究員。
(責編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