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展文 唐耀華
【摘 要】本文闡述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施“五位一體”教學模式的總體思路,論述“五位一體”教學模式的實現路徑: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資源,初步形成整體協同育人格局;轉變思想政治理論教師教學理念,加強思想政治理論教師隊伍培養;完善教學評價機制,保障“五位一體”教學模式的可持續和有實效。
【關鍵詞】新建本科院校 ?思想政治理論課 ?“五位一體”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5C-0150-03
在新的區域經濟時代背景下,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面臨著轉型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為了適應新時代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和國家的人才培養目標,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正為建立地方性、應用技術型大學這個目標而奮斗。這類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培養地方性、應用技術型人才方面必須發揮課程優勢,有所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一貫以來都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缺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創新思維、表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教育部提出的人才培養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要構建“理論講授—自學指導—小組討論—拓展學習—綜合實踐”五位一體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使教師從灌輸式教學轉向啟發探討式教學,讓學生從被動式學習轉向主動型學習,從而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促進新時代大學生的素質與能力的提升,以適應新建本科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和新時代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
一、“五位一體”教學模式的總體思路
根據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實際需要,思想政治理論課運用“五位一體”教學模式,目標是使新建本科院校真正完成由專科意識向本科意識轉型,形成現代大學的教育理念,大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地方性、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效果和作用,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五位一體”教學模式實施的總體思路是“理論講授—自學指導—小組討論—拓展學習—綜合實踐”。
(一)理論講授,堅持“精講”和“講精”相結合,促使傳統教學方式向探究式教學方式轉變。“精講”和“講精”相結合,就是教師在教學大綱范圍內選擇重點、難點內容來講授,重要的知識點要講清楚、講深、講透,而不是面面俱到。比如在教學內容中選取1~3個問題進行精講,老師根據選擇的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并結合自己的研究心得、體會、觀點和成果講深講透。“精講”和“講精”相結合的過程實際上是探究式教學的過程。探究式教學以問題為導向,從“為什么”“怎么做”兩大方面引導學生思考,注重對學生提出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探究式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對未知領域的濃厚興趣,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好奇的天性,賦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鍛煉創造性能力的快樂。學生在探究式教學方式的指導下,學會發現、思考和探究真理的方法。教師在“精講”和“講精”的過程中,不是介紹知識點,而是要對結果或結論進行推導證明、分析比較或者演繹歸納,將自己的研究過程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明白老師所講的是經過科學方法的證明和邏輯思維推理出來的。通過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探討,產生思想交鋒,學生對重大理論問題的真理性與科學性形成自己的認識,進而培養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樹立堅定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自學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自學指導課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一種方式,但長期以來其往往不受重視。實際上,在現代大學理念中,自學指導課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方式。以往教師在設置自學指導課時不自信,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自學指導課有自學而缺乏指導,容易流于形式。“五位一體”教學模式的建構,自學指導課作為其中一個較為重要的環節,是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結合。能否上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組織和指導是關鍵。而教師要有效組織和指導課程,必須在課前進行精心設計。第一,要明確自學內容,引導學生回顧與小結上一節理論講授課的內容,特別是重難點內容,鞏固學過的知識。第二,教師列出下次課理論講授的教學目的、教學重難點、需要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課堂自學筆記。第三,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教師通過現場答疑的形式進行解惑。自學指導課的順利完成為下一環節的小組討論奠定基礎。
(三)小組討論,提升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溝通合作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能力。思想政治理論課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溝通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教師在上課前,可以讓學生自己組織討論小組,也可以由老師隨機編組,每組人數約4~6人為宜。基于之前的自學指導課,討論小組根據教師提供的論題或是經教師同意的自擬論題展開討論,教師隨機到討論小組指導和參與討論。小組成員在討論前要寫好發言稿,由組長組織發言,其中指定一位同學記錄同學們的發言。課后,學生要及時上交發言稿和討論記錄表。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課堂討論情況包括上交的發言稿、討論記錄表等進行總結和點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無問題,或者不敢提出問題的情況普遍存在。長此以往,學生就會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因此,學生首先要獨立思考,有自己的思想,摒棄不證自明的思想束縛,逐漸形成批判性思維方式。
(四)拓展學習,增強課程的感染力。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拓展學習是增強課程感染力的有效途徑。拓展學習,既可以通過課程整合豐富原來的教材內容,也可以增加相關性的知識專題。通過拓展學習(課程內容的延伸)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可使學生在全面理解教材內容的同時,又能從宏觀的角度初步構建學科知識體系,最終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感染力。拓展學習的內容可以來自相關課程的整合。比如將現有獨立開課的軍事理論課歸并到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中軍事思想部分的擴展學習中;將大學生就業指導課中的職業生涯規劃部分歸并到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擴展學習中;將就業形勢與政策部分歸并到形勢與政策課中。此外,還可以增加藝術與人生修養、文學、傳統文化與人生修養、職業道德與職業生涯規劃、地方人文歷史、中華文明五千年、中西方文化比較、毛澤東軍事理論思想與現代國防教育、中國哲學思想、西方哲學思想、中西方哲學思想比較與批判等專題,作為擴展學習的內容。
(五)綜合實踐,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及創新能力。新建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地方性、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思想政治理論課可以通過設置綜合實踐課培養大學生應用實踐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育部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專門規定了學時學分,本科2個學分,專科1個學分。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著不重視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形式單一、引不起學生的興趣等問題。甚至有的教師不開展實踐教學,使得實踐教學流于形式。以上存在的問題大大削弱了實踐教學的實效性。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提高教學實效性,實施“五位一體”教學模式首先要把分散在各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學時學分單獨抽出來形成一門課程,即綜合實踐課。綜合實踐課有自己獨立的學時學分,按照一門課程排課,有獨立的教學計劃、教學實施方案、實踐教學研究、評價標準等,對教師從事實踐教學起規范作用,強化教師對實踐教學的重視。其次,實踐教學的學時學分直接跟學生的畢業掛鉤,激發學生參與實踐教學課程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再次,綜合實踐課的形式多樣,很多形式都跟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掛鉤,可操作性強,學生在滿足自身學習生活需要的同時,也完成了課程學分,形成綜合實踐課是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一部分。比如綜合實踐課設置有調研、觀讀、公益活動和學科競賽等必選形式和自選形式,這些都跟學生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在公益類中,大學生志愿者服務是高校社會服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了解社會,貢獻知識與才智的平臺。綜合實踐課把志愿者服務形式列入學分,學生在服務社會的同時,也獲得了學分,激發了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閱讀經典和觀看紅色影視作品也同樣如此,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過程中獲得相應學分,諸如此類。以往學生參加學校或市級以上有關部門舉辦的各種比賽,如知識競賽、演講比賽、辯論、論文大賽、“挑戰杯”、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等,積極性不高。現在把這類競賽也列入可獲得綜合實踐學分的范圍,學生形成自覺,相關工作教師也好開展。總之,設置綜合實踐課,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及創新能力。
二、“五位一體”教學模式的實現路徑
(一)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資源,初步形成整體協同育人格局。要實施“五位一體”教學模式,應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資源,形成整體協同育人格局。2019年3月,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要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動形成全黨全社會努力辦好思政課、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的良好氛圍”。首先,學校要制定“五位一體”教學模式實施方案,相應地修訂思想政治理論人才培養方案,做到有章可循。既要有利于學校的轉型發展,又要符合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其次,學校要充分整合和利用學校各種教學資源,發揮各部門的優勢與職能,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比如要形成宣傳部、人事處、教務處、財務處、科研處、學生工作處、團委等部門分工負責,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機構為主體的工作體制。黨委宣傳部充分發揮其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作用,特別是在形勢與政策課中發揮自身優勢,把握課程的方向與重點;教務處確保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分學時,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施進行管理和協調;人事處對思想政治理論高級人才的引進、教師隊伍的外出學習與進修等方面給予大力的支持和幫助;財務處做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項經費的籌措、保障與管理工作;學生工作處、團委負責組織實施思想政治理論綜合實踐課,在實踐教學的組織與管理方面,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與關心,構建輔導員與思想政治理論教師交流機制以及兩者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成長路徑等。只有有效整合各類教學資源,才能為“五位一體”教學模式的實施保駕護航。
(二)轉變思想政治理論教師教學理念,加強思想政治理論教師隊伍培養。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在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五位一體”教學模式的實現需要轉換思想政治理論教師的教學理念,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由傳統的灌輸教學模式向啟發探討教學模式轉換,真正建立起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啟發探討式教學理念。這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在發揮培養應用型人才課程優勢的內在需要。理念的轉變不會自然而然地發生,需要全校共同努力。學校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比如制定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方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培養規劃實施方案、鼓勵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研究等政策措施,激發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創新教學模式的積極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通過參加各種校內外的課程培訓進修、教學科研討論會等,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提高整體教學水平。比如為了提升課程的吸引力,教師要對所承擔的專題進行教學設計,對專題進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創新教學方法。圍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應積極申報自治區級、校級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撰寫和發表相關教改論文。這是教研相互促進的過程,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教學理念的轉變。
(三)完善教學評價機制,保障“五位一體”教學模式的可持續和有實效。在“五位一體”教學模式中,教學評價應該圍繞教師和學生來展開。完善教學評價機制,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完善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機制。教學評價的重點在于教師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評價,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對知識的把握程度,如考勤、作業、討論課的參與度、實踐學分的獲取等,這些在教學總體評價中占較大的比例,所占比例可以達到40%~50%。
其次,完善學生自評和互評機制。允許學生自己、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評價,這是對教師評價學生的補充,目的是使評價結果更加客觀公正。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學生自評和互評過程中,教師除了加強誠信教育外,還要給學生提供評價標準,評價標準要簡單易行,不能過于復雜難操作,否則學生會把握不準,甚至評價不認真,導致評價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
再次,完善對教師的評價機制。對教師的評價包括督導評價、教師自評、學生評價三種方式。督導評價主要是檢查教學材料和聽課,檢查教學材料是否完整、教學目標是否完成、教學內容是否符合規定、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是否多樣化,等等。督導評價主要是學校層面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予以客觀、公正、公開的評價。教師還可以通過自評,及時總結自己的優點與不足,確保在下次的教學中能有所提高。學生評價是學生根據教師的課堂表現、師生互動、教學是否簡單易懂、是否做到教師育人等方面予以客觀的評分,可以在期中教學檢查組織學生座談會進行,也可以通過學校教學網絡平臺進行,一般由學校統一組織學生進行評價。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往往還會提出意見和建議。教師評價、教師自評和學生評價,可以激勵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實效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效率性和對教師教學的認同感,達到教學相長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EB/OL].(2015-10-23)[2019-12-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2]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
【基金項目】2015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重點項目(2015JGZ162);2012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一般項目(2012JGB217);2010年梧州學院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重點項目(wyjg2010A009)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羊展文(1971— ),男,梧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唐耀華(1961— ),男,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巡視員,廣西民族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責編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