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余樹
摘 要:在初中物理的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熱愛,同時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課本內容,為學生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和科學教育理念,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物理知識重點教學,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物理;微課;提高策略
引 言
當下的時代發展呈現出日新月異的發展態勢,教育行業也是一個發展變化特別巨大的地方。時下自上而下的思想觀念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這也導致了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的深刻變化。微課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也在被逐漸地接受和使用,微課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物理的能力。本文在分析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基礎上,提出在初中物理學科方面微課的使用策略。
1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微課一般指的是通過特定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以讓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成果為目的,通過具體的教學手段和設備,將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或者是內容展現給學生學習。傳統的初中物理課堂要求教師主要在課堂上讓學生掌握幾乎全部的學習目標,課后配以適當的物理作業。但是一節課的時間比較有限,初中生的學科比較多,知識繁瑣,對于他們來說,學習任務比較重。在有限的時間內要求教師要事無巨細地完成教學目標。微課的出現給傳統的教學課堂帶來了時間的延伸,教師可以將學生難以當堂掌握的知識點做成微課的形式,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學習物理的程度,在課后及時進行補充學習。同時,對于學生來說,沒有掌握的內容可以在課后不斷地觀看直到自己完全掌握。這樣對于教師來說可以節約一定的時間,對于學生來說,除了教師的面對面指導,也多了一個可以自主學習的渠道。因此,對于初中物理教師和學生來說,微課可以促進其物理教學的進行。
2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通過微課開展課前預習
良好的課前預習對于物理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生若是預習得當,教師在課堂上就可以更加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做好課前預習工作的學生在課前就可以大致了解到課上要學習的主要內容,并且對于一些知識點,會有自己的判斷,哪些是自己需要重點學習的,哪些是可以通過自己預習掌握的,再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需要重點學習的內容。預習可以幫助學生對于不熟悉的物理學科知識的學習和知識的掌握,讓學生對于將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感興趣的學生還可以在課前就對相應的問題進行探究,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2.2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
在初中物理課堂上,教師忽略了學生才是知識的接受者,通常采用“回顧知識課前導入—展開本節課的理論解讀—引導學生進行重點筆記,附帶例題講解—課后作業及檢查”的固定化教學模式,這種機械單一的教學手段難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所以教師在物理課堂上要注重發揮學生的教育主體作用,通過引導學生開展物理合作探究學習,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學習效率。
2.3通過微課促進實驗課的進行
物理課程的學習與實驗是分不開的,在初中課程的物理實驗中,主要包括的是探究實驗和生活實驗。初中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和生活經驗等都比較有限,對于教師來說,實驗是一種促進其學習和對知識掌握程度的有效的方法。但是,隨著課堂時間比較有限,而且教學資源的限制,再加上安全問題等,導致初中學生能夠進行的物理實驗也比較有限。教師若能夠善用微課,就可以將一些具體的但是操作起來比較困難的物理實驗通過視頻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并且可以將實驗全方位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各個實驗的流程。
2.4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生在教師的課堂上首次接觸到系統的物理理論知識,往往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物理知識進行解讀,而初中物理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活動時往往忽略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難以形成有效的教學手段為學生降低物理理論知識的學習難度,導致學生在面對物理知識難點的時候難以形成有效的解決方式。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以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比如在指導學生進行“能量的相互轉化”這節課的教學活動時,為了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獨立思考和學習的能力,在課堂教學前,我為學生制作了教學課件以及相關視頻,通過網絡信息技術為學生上傳到教學平臺上,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重點為學生講解“自然界能量轉化的普遍現象”以及“能量的轉化模式”,使學生能夠結合日常生活尋找出能量轉化的具體實例,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不足。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有效提升了初中物理課程課堂教學質量。
2.5通過微課開展課后復習
微課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一種比較經濟的學習方式,對于初中生來說,一些比較難的知識點掌握起來還是比較吃力的。因此,初中的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完物理課程之后,在課后還要對所學內容及時進行復習,這樣才能更好地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
2.6通過分層教學設計開展重難點講解
在初中物理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忽略了學生的個體性差異,采用的是統一的指導與理論講解教學手段。但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由于物理思維能力和學習方法的不同,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會出現兩極化分離的傾向,學習能力優秀的學生不滿足于既得知識,學困生感到知識困難而放棄學習。所以筆者在初中物理的教學活動中運用了分層教學的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結束語
綜上述,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都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對學生開展高效的物理知識教學活動,可以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物理知識學習能力和科學價值觀念,有效推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全面發展。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有教師秉持“成績決定一切”的傳統思想,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物理知識理論解讀教學活動。這種行為難以使學生對物理知識產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針對這些情況,筆者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知識教育活動,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并行的方式降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難度,從而有效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探討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王選明. 大眾標準化. 2019(05)
[2] 分析生活素材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應用[J].梁福霞. 才智.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