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琳酈
摘 要:籃球戰術是指隊員在籃球比賽中采取的團隊攻守方法,講究隊員之間的合作和相互協調,以此發揮每一位隊員的優勢和特長,通過成熟的戰術運用來獲得比賽的勝利。但是,籃球戰術自身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使其在大學籃球體育課上難以獲得高質量的教學效果。因此,找尋提高籃球戰術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方法成為眾多高校和教師的迫切需要。
關鍵詞:體育課;籃球教學;戰術教學
引 言
籃球是一項集體運動,講求戰術布陣和隊員配合是籃球競賽活動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進行戰術教學是大學籃球體育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籃球戰術教學因為教學方法、課時限制、教材多元化、學生體育水平等,導致戰術教學的效果和質量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如何提高大學體育課堂上籃球戰術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是許多學校和專業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面臨的難題。
一、大學籃球戰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作為專業體育生或運動員出身的教師,習慣性將自身的學習經驗、結構方法和練習方式籠統地用在全部學生身上,忽略了非體育專業學生和體育專業學生的不同。不加區別地進行專業化教學,導致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大部分教師往往習慣于教材內容的機槭灌輸和簡單的示范講解,導致學生在短暫的課堂時間內很難及時、充分地接收和理解課堂上所教授的戰術內容,再加上頻率較低的實踐練習次數,使理論的掌握更加難上加難。剛結束高中教育的大學生,沒有養成運動的習慣甚至是懼怕運動,普遍存在著運動素質較差的問題,而且非體育專業的學生在高中體育課上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籃球教學,存在籃球知識和技術水平較弱的現象。
二、提升大學體育籃球戰術教學質量的對策
(一)構建清晰的戰術教學思路
大學體育課開設的目標是培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提供幫助。體育課堂教學方式和訓練手段必須有嚴密的結構性和完整性,并且要將教學思路與學生體育水平結合起來,在籃球戰術教學中融入學生喜歡的話題與事物,建立具體的教學情境,在互動中更好地進行籃球戰術教材內容的傳授。
(二)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戰術教學與其他教學不同,因其內容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單純依靠教師的簡單口頭講解和簡易展現,難以達到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首先應該學會利用教學掛圖,直觀地將戰術的名稱、戰術陣勢、路線的移動等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直接感知教學內容,初步建立起戰術概念;然后播放事先選定好的籃球比賽視頻,要求學生用戰術思維觀看,并與學生進行交流討論;最后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模擬演練,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加深所學知識并學會初步的運用。
(三)體能專項訓練
與其他運動項目相比,籃球運動更加強調下肢力量與身體的協調性,下肢力量訓練在體能訓練占比超過三成。訓練方案的制定與籃球運動特點和專項訓練內容相結合,系統化、完整化、梯次配置的訓練體系?;@球運動屬于強對抗性項目之一,比賽過程中運動員需要持續奔跑,并在運動過程中完成傳球、投籃與防守,為了避免比賽過程中的身體疲勞與意外受傷,訓練過程中強化手臂與小腿肌肉訓練內容。通常采用大腿不用力的踮腳跳進行小腿力量訓練、,30s為組,每5組為一個訓練單元,各組之間盡量不要休息,每個訓練單元之間休息、3~5分鐘。實際訓練時的強度把控依據學生身體狀況靈活調整,以達到最佳訓練效果。俯臥撐、引體向上是上肢力量訓練的常用形式,引體向上每6個為一組,俯臥撐每8個為一組,5組為個訓練單元?;@球體能訓練最重要的項目為彈跳力,兼具速度、力量、身體協調性訓練效果,作為一項綜合性訓練項目,運動員需要擴展各關節活動范圍,堅持每天拉伸韌帶、肌肉與肌腱,各訓練動作反復進行,使彈跳力得以保持。訓練過程最大限度發揮啞鈴等器械的使用效果,由教練員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跳繩、跳欄等專門的彈跳練習動作,有助提升大腿后側肌肉群力量。保證每周不少于3次的頻次,運動強度不宜過大。俯身快速墊腳、雙腳快速墊腳是最簡便的彈跳力訓練方法,一般作為熱身活動內容,頻次越高效果越好。與原地縱跳配合進行,由臀部與大腿肌肉發力,掌握正確的彈跳力訓練姿勢。
(四)平衡力訓練
身體對抗是籃球比賽的重要特點之一,因此運動員的身體平衡性會影響賽場發揮。平衡力訓練可采用單腳站立形式,進行有頻率的前仰后俯動作,頻率大小決定訓練強度。平衡力訓練是一個長期過程,只有經過不斷的強化,訓練效果才能在比賽中轉化為實戰能力。平衡力訓練強化了神經系統的刺激反應,對肌肉群的控制能力加強,與運動神經系統的靈敏度形成良性循環,沖動信號更加明顯?,F代球比賽分為4節,每節10分鐘,節與節之間休息2分鐘,上下半場之間休息15分鐘,對運動員的體力與耐力極具挑戰性。中長跑是耐力訓練的常用項目,以400m跑道為例,男籃要求20圈,女籃要求為15圈,跑動速度宜控制在2.86m/s左右,即每圈平均用時不低于140。每周長跑次數不低于4次,避免運動引入的肌肉疲勞。單一的中長跑訓練難免造成項目的單一化,體能提升效果打折扣。跑訓練可以與負重越野交叉進行,每周訓練一次,使運動員耐力訓練效果得以保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同步開展自行車游泳等運動小木,拓展耐力訓練的多樣性。
(五)核心力量訓練
籃球運動項目具有對抗的觀賞性,力量是動作的基礎,核心力量訓練可以幫助提升肌群的整體力量與耐力。神經系統負荷強度較弱,訓練目的為反應能力提升,以低頻率、高速度訓練內容為主;肌肉系統負荷強度較大,訓練目的為降低肌肉收縮頻率,以低速度、高頻率訓練內容為主。肌肉訓練有非常多的訓練方法,例如提鈴、抓舉等。需要注意的是肌肉訓練不能進行高密度的訓練,每周不多于4次,否則的話就會給身體造成巨大的負擔,但是這項運動必須長期堅持。在這個過程中要協調好運動員的身體控制能力,使運動員能夠穩定的發揮自己的能力?;@球運動具有很強的對抗性,因此體能訓練是一項基礎訓練環節,幫助運動員鍛煉運動系統,降低肌肉、韌帶拉傷風險;鍛煉神經系統與心肺功能,縮短大腦響應時間,提升動作反射速度,以高度集中的精力投入比賽。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籃球體能訓練整體處于較低水平,部分專業技巧訓練處于并將長期處于探索、創新階段,需要在不斷地實踐過程中,逐步建立體系化的訓練方案,完成高校籃球體能訓練水平的整體提升。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參加比賽,在實踐中穿插理論教學,在提高學生籃球文化修養的同時,使其在頭腦中形成戰術理論意識。
結 論
作為大學籃球體育課上重點內容的戰術教學,既要以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設計一套完整系統的教學思路,也要采取多樣化方法、手段、方式,將教材上的理論基礎知識更好地進行實踐,在不斷促進學生基礎籃球技術提高的同時,總結課堂教學經驗,更好地實現戰術教學水平和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昝智超,徐海環.基于籃球教學理論的教學效果提升策略[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6(03):90-92.
[2] 李婷.籃球教學中創新游戲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才智,2020(17):32.
[3] 羅金星.高校籃球普修課實施翻轉課堂教學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0,36(06):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