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雷
【摘 要】近年來,人們對藝術的追求程度不斷提高,對藝術作品的要求也越來越復雜,這就需要藝術工作者有一定的藝術審美和情操。然而在現代高校鋼琴教育中,很多教師仍只注重學生鋼琴演奏技巧以及樂理知識的掌握,忽略了學生自身藝術審美和藝術情感的培養。對此,本文將就鋼琴教學中審美教育與情感教育的價值和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策略以求提高現代鋼琴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鋼琴教學;審美教育;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J624?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3-0102-02
鋼琴演奏是一門音樂表演藝術,它以特定的藝術符號及音響結構的運動形式直接展示著人的內心情態。隨著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人們強烈地感受到審美和情感在人的綜合素質中的重要作用。強化鋼琴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和情感教育,自然就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在鋼琴教學中,重點要培養學生的鋼琴演奏能力,使學生通過彈奏鋼琴為聽者帶去音樂美的享受。所以,鋼琴彈奏教學可以說是鋼琴教學的核心內容,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自身藝術審美和藝術情感的重要途徑。為此,音樂教師不僅要關注鋼琴彈奏方面的教學,同時還要在鋼琴教學中強化審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內容,從而達到鋼琴教學的目的,培養出優秀的鋼琴人才。
一、鋼琴教學中審美教育與情感教育的意義
音樂是創作者情感表達的一種途徑,不僅能夠激發人們的情感共鳴,還能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所以,在鋼琴教育中強化審美教育與情感教育的內容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鋼琴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身的鋼琴彈奏技能水平。在鋼琴教學中增加審美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音樂之美,從而使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得到熏陶;在鋼琴教學中增加情感教育,可以讓學生在體會音樂情感的同時增強自身對鋼琴曲的喜愛度,使學生熱情飽滿地進入到鋼琴學習之中,從而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鋼琴人才。其次,強化這一內容對于激發學生的潛能有著很大的意義。很多學生在學習鋼琴時,一味地聽從教師的指導,從而忽略了自身的體驗與想法,而重視審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既可以幫助提高學生對鋼琴曲的審美判斷,也可以讓學生深切地體會音樂所傳達的情感,從而在精神上得到升華。在長時間的培養下,還可以發掘學生自身的潛能,提高學生鋼琴演奏的技能以及對音樂的感悟能力。最后,審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優化還可以讓鋼琴教學推動學生創作能力的提高。審美和情感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每個人對音樂的認知和感悟都不相同,所以在鋼琴教學中強化審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鋼琴曲時找到與自己審美相符合的音樂風格,通過對不同音樂的欣賞增強對音樂情感的領悟能力,從而刺激學生對音樂的創作欲望,使學生的音樂水平得到提高。
二、鋼琴教學中審美教育與情感教育的現狀
在目前高校教學中,雖然鋼琴教學開始受到重視,但是鋼琴教學中審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發展仍然存在很多阻力和問題。首先,鋼琴教學中一直存在“重技輕藝”的情況。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高校音樂教師在授課時仍然將學生熟練掌握鋼琴的彈奏技巧作為教學的最大目標,從而忽視了學生自身的藝術審美和藝術情操的培養和發展,使得學生雖有一手好的彈奏技巧,但缺乏對音樂藝術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及創造優秀藝術作品的能力,從而無法真正地表現音樂之美。
其次,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很多教師容易“急于求成”,忽視學生自身的發展情況。學生掌握一定的鋼琴演奏技巧后,很多教師為了讓學生得到更深層次的發展,會在課堂上為學生選擇一些高于學生自身水平的作品來讓學生彈奏。雖然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將這些作品彈奏下來,但因為超出實際能力,所以很難準確地感悟到音樂作品的內在情感,甚至無法體會到作品的音樂之美。還有一些教師不考慮學生的年齡及能力,只一味地關注教學目標,而選擇一些教材中訓練技術性較強的曲子來讓學生進行反復練習,然而這些曲子只適合用來練習技巧,并不具有豐富的情感和鮮明的風格,導致學生無法適應如此強度的練習,同時也無法在藝術審美和情感上得到提高。
最后,很多教師在教學時會忽略自身的審美和情感表達。在鋼琴教學中,很多教師由于長時間受傳統教學觀念的熏陶,在教學過程中只關注知識和技能的輸出,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反饋。尤其是在進行審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時,教師一直屬于強勢的一方,在練習鋼琴曲時習慣性地認為學生會跟著教師所描述的情感去體會音樂,并按教師的審美標準來分辨音樂,從而忽略了學生個體的情感感受和審美判斷,長此以往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一定的依賴性,學生的審美變得統一,這不利于學生自身的獨立發展。
三、鋼琴教學中審美教育與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營造和諧的審美氛圍
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想要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需要教師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審美氛圍,這個氛圍不僅包括課上的審美氣氛,還包括課下的審美氣氛。課上,教師要改變以往較為強勢的教學方式,轉變學生被動審美的學習狀況,為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表達出自身真實的音樂審美態度,從而使教師真正了解學生的需求,幫助學生培養自身的藝術審美。課下,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有趣的實踐表演活動,讓學生在課下也能練習鋼琴,并為大家表演喜愛的曲目,使學生的審美被認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實際案例中,學習四升四降大小調音階時,教師可以在學生掌握這些樂理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練習一些與之相關的曲目,以此來鞏固學生對樂理知識的掌握。而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準備多首曲目提供給學生,并根據學生的課堂審美反饋來選擇練習的具體曲目。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來練習《車爾尼鋼琴流暢練習曲》,讓學生基本熟悉需要學習的樂理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演奏一些樂曲片段,例如《共產兒童團歌變奏曲》《蝴蝶》《意大利波爾卡》等,并邀請學生分享聽完片段后的感受及對樂曲的喜愛程度。學生分享完對這些曲目的認識與理解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為學生選擇彈奏練習的曲目,或者讓學生自由選擇想要練習的曲目,這樣既能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滿足學生自身的審美需求,讓學生在一種和諧的審美氣氛中發展自身的藝術審美。
(二)創設有益的情感情境
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想要幫助學生體會音樂的情感,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情感的音樂情境,讓學生在音樂情境中快速地掌握音樂的內涵。但在創設情境時,要注意不能脫離教材的內容,同時還不能脫離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選擇一些不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及學習能力的情境,這樣會增加學生學習鋼琴的壓力。同時在創設情境時,還可以借助一些現代信息技術來輔助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在愉悅的課堂氣氛中感受音樂的情感,提升自身的鋼琴演奏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如學習《夢中的婚禮》時,教師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來為學生營造一個夢中婚禮的情境,讓學生在夢幻的氛圍中感受音樂的內涵情感。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課下為學生搜集一些婚禮的圖片,如浪漫的沙灘婚禮、草坪婚禮、城堡婚禮等和一些婚禮中可能會出現的事物,例如“婚紗”“西服”“蛋糕”等。課堂上,教師可以先彈奏一遍《夢中的婚禮》,然后為學生展示課下搜集的圖片,以此來為學生營造一個婚禮的情境,并邀請學生來分享看完圖片后想象到的婚禮場景。在學生表達完自己的想象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普及一下這首曲目的作者理查德·克萊德曼的背景和故事,并讓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再一次去幻想作者夢中的婚禮。在學生表達完對作者夢中婚禮的想象后,教師可以再一次為學生演奏《夢中的婚禮》這首曲目,此時學生會更加能體會到音樂所包含的情感,從而在練習時使自己的演奏富含情感,提升自身的鋼琴彈奏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藝術感受力
在鋼琴教學中強化學生的審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增強學生的藝術感受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學生練習鋼琴時,引導學生觀摩一些著名鋼琴家的演奏視頻或欣賞一些優秀的鋼琴曲來提升學生對藝術的感知能力,并重視學生自身樂感的培養,從而使學生在感知藝術的基礎上提升自身的審美和藝術情感,通過不斷積累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
如在學習《天空之城》時,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為學生搜集一些著名鋼琴家演奏曲目的視頻,讓學生感受著名鋼琴家彈出的優美曲子,同時提升自身的樂感。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教授這首曲子時,先為學生展示一些鋼琴家彈奏的視頻,讓學生感受不同鋼琴家的演奏風格并分享給其他同學,以此來培養學生自身的藝術感知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繼續為學生分享一些相同風格的鋼琴曲,并邀請學生分享聽完這些曲目后的感受,從而提升自身的音樂審美能力。等學生基本掌握這首曲子的風格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來練習這首曲子,這時學生會對這首曲子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同樣,教師還可以為學生邀請一些有名的鋼琴家到學校現場演奏,讓學生親身感受優秀鋼琴家的彈奏過程,從而使學生在不斷積累中提升自身的藝術感知力。
總而言之,鋼琴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的鋼琴演奏能力,還要關注學生在審美和情感方面的培養,這樣才能為國家培養出優秀的鋼琴人才。所以,在鋼琴教學中強化審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張海霖.淺談鋼琴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與情感教育[J].大眾文藝:學術版, 2016(15):249.
[2]方靚.中職鋼琴教學中如何融入情感教育[J].北方音樂, 2017(37):128.
[3]王新樂.鋼琴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與情感教育[J]. 美與時代(下旬刊), 2004, 000(010):60-61.
[4]張璇.試論審美、情感與音樂表現力培養在鋼琴教學中的作用體現[J]. 北方音樂, 2016(2期):140-140.
[5]鄭斌.論高校鋼琴教學中如何滲透音樂審美教育[J].北方音樂(11期):202-203.
[6]郝潔.論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功能發揮[J].北方音樂, 2014, 000(008):16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