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帥 何虹 王雪 張偉 朱俊平 曾洋洋 羅忠純


【摘 要】:目的:研究針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對神經傳導速度的影響。方法: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治療組,每組均為30例,兩組均采用糖尿病的一般治療,飲食指導、運動指導、血糖監測。對照組予以藥物降糖(口服或注射胰島素)。治療組在觀察組的基礎上予以針灸治療,每天1次,10天為一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統計各組患者周圍神經傳導速度。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且神經傳導速度改善明顯。結論:針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有較好療效,且簡、易、效、廉,值得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針灸;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神經傳導速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i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Methods:6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each group was 30 cases,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general diabetes, diet guidance, exercise guidance,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drugs to reduce blood sugar (oral or injection of insulin). On the basi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once a day, 10 days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 a total of three courses of treatment, statistics of peripheral nerve transmission speed in each group.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improved significantly.Conclusi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has a good effect, and simple, easy, effective, cheap,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Key words: acupuncture;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中圖分類號】R58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18--01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臨床上常見病、多發病。是糖尿病患者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有研究顯示其發病率可高達80%左右[1]。具有神經損害、高致殘的特點,嚴重加大了患者及家庭的負擔。臨床上治療本病無特效療法,針灸作為傳統醫學治療本病,具有簡、易、效、廉的特點,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患者均來自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我院康復科及內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6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和治療組(30例)。其中,對照組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分別為17例、13例,年齡最大的為81歲,年齡最小的為61歲,中位年齡為71歲,糖尿病病程4-25年,平均11.3年;周圍神經病變病程1-10年,平均6.2年;觀察組的男性患者同樣多于女性患者,分別為18例、12例,年齡最大的為82歲,年齡最小的為63歲,中位年齡為72.5歲,糖尿病病程5-27年,平均12.2年;周圍神經病變病程2-11年,平均6.6年。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通過對觀察組和治療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的分析、比較,兩組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
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對照組實施常規治療,主要內容:正確指導患者進行飲食及運動,規律監測血糖,使用藥物降糖(口服或胰島素注射),合理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血糖于空腹4.0-7.2mmol/L,餐后<10mmol/L,以及常規對癥治療。治療組則是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輔以針灸治療,具體操作:患者取仰臥位,暴露四肢穴位,選取雙側曲池、合谷、內關、手三里、肩髃、陽陵泉、足三里、三陰交、昆侖、太沖、氣海、關元穴位,常規消毒,迅速進針,行平補平瀉手法,直到針刺部位有酸麻、腫脹感為止;將清艾條點燃,采用回旋灸法予以灸針刺穴位處,促使局部產生溫熱感,施灸時間為15分鐘,留針30分鐘。1天治療1次,10天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
針對兩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實施足療程后,研究者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神經癥狀及體征的改變,檢測周圍神經傳導速度。將療效共分為三個維度,即顯效、有效及無效。顯效:患者經治療后,其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接受肌電圖檢查后,結果提示神經傳導速度有每秒提高5m及以上;有效:患者經相應治療后,其臨床癥狀改善明顯,接受肌電檢查后,結果提示神經傳導速度有每秒提高3m至5m;無效:患者經相應治療后,其臨床癥狀沒有任何變化,且有加重趨勢,接受肌電檢查后,結果提示神經傳導速度每秒提高3m及以下,亦或是未有提高。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計數資料分別予以t、X2檢驗。
2 結果
治療組患者在常規基礎治療上輔以針灸治療后,其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3.3%,而對照組則為66.7%,將兩組數據予以分析、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見表1。
治療組患者在常規基礎治療上輔以針灸治療后,其神經傳導速度有明顯改善,而對照組則相對較差,將兩組數據予以分析、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在臨床中,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糖尿病慢性并發癥,此病屬于遠端軸突病的一種,病理改變為神經遠端變性、神經纖維喪失等,患病后患者會出現麻木、疼痛感、運動障礙及神經障礙,情況嚴重的患者還會面臨截肢,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現代醫學認為,人體血糖濃度超標后,就會損傷機體血管壁,從而引發關閉狹窄,亦或是血液循環障礙等癥狀的出現,阻礙神經營養的供給[2]。同時,如若患者的血糖濃度持續處于此超標范圍內,還會促使自由基的持續蓄積,進而影響人體的氧化平衡,最終導致周圍神經病變。因此,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一般會采用西醫藥物的治療方式控制患者的血糖, 以進一步改善患者營養神經、末梢循環,但此治療方式效果往往難以達到理想化,只能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不能徹底根治[3]。
中醫學認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病機主要為體虛失充、氣血失養及淤血閉阻等導致,屬痹證、血痹等范疇,而針灸作為中醫治療方式之一,其通過適用性高、安全性高等優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改善神經系統疾病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效果,對糖尿病患者實施此治療方式,可起到改善患者微循環,促進病變周圍血氧濃度提高的作用,有利于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提升患者的神經傳導速度。本研究針灸選穴參照以往學者選穴規律進行加減,本次選穴可加強脾經之氣,既可健脾統血、活血化瘀,又可健脾補氣助運,除燥熱,除痰濁瘀以治療消渴[4]。另外,針對處于缺氧狀態的患者而言,對其是針灸治療可發揮明顯的調節效果,可促使患者的血管及神經功能得到改善,而常規西醫藥物治療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改善患者的末梢循環,兩種治療方式各有各的優勢,予以聯合應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相關醫學研究報道指出,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中實施針灸治療,不僅可改善患者微血管病變,也可起到修護患者受損神經組織的作用,有利于神經營養因子含量增加等,最終達到提高患者神經傳導速度,緩解或消除其臨床癥狀的目的[5-6]。
通過本研究可發現,治療組患者在常規基礎治療上輔以針灸治療后,其治療總有效率呈良好狀態,而對照組則相對較差,(P<0.05);針灸治療的實施,進一步改善了患者的周圍神經傳導速度,而對照組則相對較差,(P<0.05)。說明,針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而言,針灸治療發揮的作用明顯,在提高治療效果的同時,有利于進一步促進神經傳導速度的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受部分研究實驗缺乏規范性,亦或是相關指標、干預方式不統一等因素的影響,想要進一步證實針灸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傳導速度的影響,就需加大對這方面的研究力度。
綜上所述,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不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且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威脅患者的生命,臨床常采用西醫藥物來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控制,但效果很難達到理想化,而輔以針灸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降低或規避相關并發癥的發生,針灸治療本病簡、易、效、廉,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Aszmann, Oscar, Tassler, Patsy L, Dellon, A Lee. Changing the Natural History of Diabetic Neuropathy: Incidence of Ulcer/Amputation in the Contralateral Limb of Patients With a Unilateral Nerve Decompression Procedure[J]. Annals of Plastic Surgery, 53(6):517-522.
楊瓊玉,劉春華,吳有琴,等.益氣活血經驗方聯合針灸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消極情緒、FPG、2hPG及血脂水平的影響[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28(2):32-34.
鄭美華,葉婷,王廣武.針灸聯合西藥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J].針灸臨床雜志,2018,32(2):21-23.
衣運玲,姜軍作.針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選穴[J].中國臨床康復,2006(27):146-148.
袁藝,肖丹,趙波,等.中醫藥綜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7,29(8):1122-1124.
肖爽,程金蓮,易京紅,等.針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研究現狀[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32(5):737-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