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霞
【摘 要】:藥品不良反應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對ADR進行監測,能了解ADR的類型、特點等,為改良藥品、合理用藥提供依據。通過結合工作實踐,了解我縣ADR監測體系建設的現狀,為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層ADR監測體系提供依據。
【關鍵詞】:藥品不良反應(ADR);現狀;問題
Abstract:Adverse drug reactions can cause certain harm to the body of patients. Monitoring ADR can help us understand the typ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DR, so as to improve the drug and make it reasonableProvide evidence for medication.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work practic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DR monitoring system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y, to further improve and improve the basic level of ADR monitoring system to provide a basis.
【中圖分類號】R5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18--01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藥物也是如此,一方面防病治病和診斷疾病,另一方面也會給人們帶來一定的危害,引起不良反應。藥品不良反應若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將會威脅用藥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是指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現、報告、評價和控制的過程[1]。因此,對ADR監測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結合我縣ADR監測工作實際,分析我縣對ADR進行監測的現狀及存在問題,以供大家探討基層ADR長效監測機制和管理模式。
1 我縣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現狀
我縣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全縣總面積達2986平方公里,擁有25個鄉鎮、138萬人,是淮南市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縣。全縣涉藥單位縣級醫療機構2家,鄉鎮級醫療機構25家,私立醫療機構4家,村衛生室31家,藥品批發企業2家,藥品經營企業232家。目前已在轄區涉藥單位建立了監測點,每個監測點確定了一名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對本單位的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進行收集,指導相關人員填寫,匯總后進行上報。從每年的不良反應報告數量中可以看出,縣級和公立醫療機構報告的最多,鄉鎮和私立醫院較少,村衛生室和經營企業零報告。
2 存在的問題
2.1 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現行有關ADR監測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存在對藥監部門和衛生系統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對稱,以及對藥品企業的約束力不強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藥品企業違法相關規定的,則由省級藥監部門進行處罰,這導致鄉鎮醫院在ADR監測方面無相應的執法權限,無法有效開展用藥安全監督,影響ADR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藥監部門負責ADR監測的監督管理工作,但醫療機構由衛生部門主管,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溝通,不能建立相應的處置聯合工作機制,導致醫療部門全靠自覺開展ADR監測工作,而缺乏有力的監督措施,全憑自愿,造成了不報和漏報的現象。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相應的配套制度,明確界定藥品不良反應執法機構權限問題,進而提高基層ADR監測的有效性[2]。
2.2 對ADR認識不夠
當我們去鄉鎮機構指導工作時發現,很少單位有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領導組織機構,有的根本沒有制度,更談不上落實到位,部分領導怕麻煩占用工作時間,認為這項工作可有可無等。我縣ADR監測工作起步較晚,監測工作還不夠普及,還存在報告質量參差不齊,漏報率較高,甚至零報率等問題。作為藥品使用最為集中的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對ADR監測工作的重視不夠,積極性不高。主要是ADR監測工作對醫院直接經濟效益不大,占用工作時間,而且許多醫護人員對ADR的概念認識不清,認為ADR必然與藥品質量有關,發生ADR肯定是藥品質量存在問題,是生產企業的責任,與醫院沒有關系,還有部分醫護人員擔心報告后會對本單位醫療技術有影響或者引起醫療糾紛等問題,因此對發生在患者身上的ADR不愿報告甚至隱瞞,導致ADR專業機構很難在有效時間內得到一手的ADR相關信息,數據的時效性得不到保障 [3]。[4]把藥品不良反應與藥品質量問題正確區分開來,提高大家對ADR的敏感度和上報意識,以此推動監測工作前進。
2.3 報告質量有待提高
目前大部分鄉鎮醫療機構將ADR監測工作作為一項硬性指標,與年終績效掛鉤,明確規定最低報告數量,雖然病例報告數量增多了,但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加上我縣當前基層ADR監測人員的敏感性較低、責任感不強和工作能力不夠等因素,報告質量粗制濫造。如:(1)項目填寫不完整?;颊叩穆撓捣绞?,年齡等;(2)藥品信息不規范。藥品通用名與商品名混淆,劑型不準確,用藥次數不明確,批準文號寫成生產批號;(3)漏填項目;(4)字跡潦草難以辨認等。另外對缺少的信息和必需的信息根本不做必要的調查記錄,報告表內容的完整性無法得到有效保證,更談不上客觀性、真實性及科學性,降低了信息的可利用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ADR監測工作的提高。建立考核獎懲制度,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考核,有效促進報告質量。
2.4 配備專職人員不到位
自新單位合并后,藥監部門內部進行了重新分配,而真正專職的ADR監測監測人員基本沒有,從而導致負責ADR監測的管理部門專職人員不能落實到位。另外,從調查數據來看,部分鄉鎮的ADR監測人員90%以上為兼職人員,整體專業素質不高,對ADR監測工作不夠上心,消極應對監測工作,開展工作的主動性不強?,F有的監測人員中力量薄弱,年齡偏大,學歷偏低,知識老化,專業性不強,缺少高、精、尖的帶頭人,造成了這項工作的不完善。現階段應提高相關人員的配備,做到責任分明,有獨立的監測機構[5],擺正他們的位置,使其能行之有效的開展ADR工作[6]。
2.5 宣傳培訓力度不夠
由于缺乏系統的科學的宣傳模式,大部分涉藥單位未接受過相關法律、法規和監測報告知識的宣傳培訓,不能正確認識ADR監測的含義,不能夠充分認識ADR所帶來的危害及ADR監測的必要性,僅僅認為ADR與藥品質量有關,造成醫務人員及藥品生產企業都不愿報告ADR病例,上報意識較弱。加上ADR監測知識的學習培訓不到位,致使這項工作的普及面較小,參與性較低。為此,首先加強對各涉藥單位領導的宣傳培訓,其次加強監測人員的培訓,再次利用各類媒體加大對群眾的宣傳力度。
3 總結
綜上所述,基層ADR監測工作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需要根據各地實際,完善相關制度,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同時加強ADR監測報告的審核力度,重視ADR監測工作的宣傳,培養一批有著專業技術能力的專職監測人員,尋找有效的指導,培訓和監測方法,把ADR監測工作與日常藥品監督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以此來不斷強化和提升基層ADR監測工作質量,更好的促進我縣ADR監測工作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湯榕,孫維紅,許靜怡,孫玉鳳,王曉霞.1276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網絡監測數據分析評價[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2,34(02):138-141.
黃志平,唐德成,張薪瓊,等。淺談藥品監管部門對藥品不良反應的有效監測和應對[J].今日藥學,2015,25(4):309-312.
建立長效機制創新監督模式.中國醫藥報.2006,2,28:第三版.
保證公眾用藥安全推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隊.廣西藥師.2006,3,第三期:15-18
羅艷.“五到位”全面推進監測工作.中醫藥藥報.2006,9,16:第三版.
周淑麗.基層醫院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整改建議[J].當代醫藥論叢.2005.13(10):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