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英

【摘 要】目的:分析探討中醫治療習慣性流產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本次將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習慣性流產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其中對照組50例采取常規西醫方法治療,觀察組50例采取中醫方法治療,進一步對兩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評價。結果:(1)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的96.00%,和對照組的78.00%比較明顯更高,兩組之間的數據存在明顯差異性(P<0.05)。(2)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4.00%,與對照組的18.00%比較明顯更低,兩組之間的數據存在明顯差異性(P<0.05)。結論:在臨床中,針對習慣性流產患者采取中醫治療方法的療效顯著,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用藥安全性高;所以,具備推廣及使用的價值。
【關鍵詞】中醫治療;習慣性流產;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27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032-01
習慣性流產,為婦產科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疾病易造成患者出現陰道出血、下腹疼痛癥狀,進而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考慮到習慣性流產患者疾病的好轉,身心健康的改善,需采取及時有效的醫治方法[1]。因此,本課題將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習慣性流產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主要是分析評價中醫治療方法在其中的應用效果,具體研究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一共納入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習慣性流產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臨床有關“習慣性流產”疾病的診斷標準[2],且均知情簽署相關醫治同意書;此外,排除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及嚴重精神障礙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觀察組50例中,年齡跨度為23-37歲,平均為(27.6±1.1)歲;病程為1-3年,平均為(1.6±0.2)年。對照組50例中,年齡跨度為24-36歲,平均為(27.5±1.2)歲;病程為1-3年,平均為(1.7±0.1)年。在一般資料方面,兩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的意義。
1.2方法
1.2.1對照組
本次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西醫方法治療,倘若患者體內黃體酮少量,可使用注射用黃體酮液(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534),每次20mg,每天1次,行靜脈注射;倘若患者體內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偏低,可使用注射用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麗珠集團藥廠,國藥準字H44020673),每次2000U,隔1天注射1次,持續注射2周。
1.2.2觀察組
本次觀察組患者采取中醫治療方法,根據中醫辨證分型,若患者有腎虛癥,選用補腎固沖湯,大棗2枚,白術、巴戟天、續斷、枸杞子、杜仲、桑寄生各10g,阿膠、熟地黃、黨參、菟絲子各15g,砂仁6g。若患者有氣血虛弱癥,選用泰山磐石湯,砂仁、川芎、黃岑、甘草各6g,白術、白芍、熟地黃、斷續各10g,黃芪、人參各15g。上述方藥,添水熬制,去渣留汁,約取400ml,每天2次,早、晚各1次,溫服。
兩組均持續治療2周,治療后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
1.3評價標準
臨床療效標準:①顯效:經積極治療1周后,患者的陰道出血癥狀消除,腹痛、腹墜癥狀消除,經B超檢查顯示妊娠囊恢復正常,胎兒繼續生長,且黃體酮水平及體溫水平均恢復正常[3];②有效:經積極治療10d后,患者的腹墜、腹痛癥狀有所改善,陰道出血癥狀減輕,B朝檢查顯示妊娠囊基本恢復正常,胎兒繼續生長,且黃體酮及體溫會有所恢復;③無效:均達不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為前兩項有效率之和。此外,比較兩組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3.0處理數據,計數數據采取百分率(%)表示,然后用χ2檢驗;P<0.05,表示兩組數據有明顯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在臨床療效方面的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的96.00%,和對照組的78.00%比較明顯更高,兩組之間的數據存在明顯差異性(P<0.05)。見表1:
2.2兩組在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的比較
觀察組50例患者,惡心嘔吐1例、皮膚瘙癢1例,總發生率為4.00%;對照組50例患者,惡心嘔吐3例、皮膚瘙癢3例、血小板減少2例、肥胖1例,總發生率僅為18.00%。結合數據可知,觀察組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數據存在明顯差異性(χ2=10.286,P<0.05)。
3 討論
習慣性流產,為婦產科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病發病和遺傳缺陷、內分泌失調以及環境因素等密切相關。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習慣性流產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程度的影響,所以需積極醫治。
本次針對習慣性流產患者,重點提到中醫方法治療,以中醫辨證分析為依據,對患者給予補腎固沖湯,能夠起到補腎、益精以及滋陰的效果,為保胎及安胎起到非常顯著的作用;與此同時,對于泰山磐石湯,能夠使子宮功能提升,使宮縮抑制,同時起到安胎的作用。本次研究,觀察組采取中醫方法治療,治療總有效率為96.00%,明顯高于采取常規西醫方法治療的對照組的78.00%更高;此外,觀察組用藥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僅為4.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8.00%;從中可知,中醫方法治療具備可行性及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臨床中,針對習慣性流產患者采取中醫治療方法的療效顯著,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用藥安全性高;所以,具備在臨床治療工作中推廣及使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士紅.中醫辨證結合西藥治療先兆流產及習慣性流產臨床療效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9,11(20):127-129.
[2] 魏海婷.補中益氣丸聯合地屈孕酮治療68例習慣性流產的療效觀察[J].北方藥學,2019,16(05):45-46.
[3] 韋剛,韋婷.中醫辨證治療習慣性流產的臨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27):18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