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向前


【摘 要】目的:探討聯合筋膜鞘懸吊術治療上瞼下垂臨床研究。方法:根據2017年6月-2018年10月治療的提上瞼下垂患者78例作為對象,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n=39)和觀察組(n=39)。對照組患者接受額肌懸吊術治療患者,觀察組患者接受聯合筋膜鞘懸吊術治療患者,術后隨訪時間為2-12個月,比較兩組矯正效果、并發癥的相關數值分析。結果:觀察組在正矯數量和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在過矯、欠矯、未矯數量方面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在術后并發癥中暴露性角膜炎、眼瞼閉合不全、眉區血腫、結膜脫垂數值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將聯合筋膜鞘懸吊術用于提上瞼下垂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癥狀、提高患者矯正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聯合筋膜鞘懸吊術;上瞼下垂;并發癥;矯正效果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066-01
上瞼下垂是眼科類常見的一種疾病,是提上瞼肌和Müller平滑肌的功能不全或喪失,以致上瞼呈現部分或全部下垂,輕者遮蓋部分瞳孔,嚴重者瞳孔全部被遮蓋,為了克服視力障礙,雙側下垂者,因需仰首視物,形成一種仰頭皺額的特殊姿態。手術治療為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其中聯合筋膜鞘懸吊術(CFS)在手術方案中所得數據及效果反饋優良,而額肌懸吊術隨可治愈大多患者,術后并發癥幾率較高[1]。因此,本文以病例隨機對照展開,探討聯合筋膜鞘懸吊術治療上瞼下垂臨床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7年6月-2018年10月,治療的上瞼下垂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上瞼下垂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9例,男19例,女20例,年齡(19-48)歲,平均(22.45±5.25)歲;中度20例,重度19例。觀察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齡(22-45歲,平均(22.58±4.97)歲;中度22例,重度17例。納入標準:(1)患者資料完善。(2)上瞼下垂幅度≥2mm。(3)病情平穩,未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排除標準:(1)存在眼部手術史患者。(2)有其他眼部疾病患者。(3)合并凝血功能異常、精神異常者。
1.2 方法
手術前兩組均進行眼部常規檢查,排除其他眼科疾病癥狀。對照組將卡丁因凝膠滴入眼內2-3滴[2],沿畫線做切口,在上瞼切口分離眼輪匝肌,并將切口下唇的輪匝肌切除窄條,露出瞼板,然后經眉下切口向上在皮膚與額肌之間潛行分離,在中部額肌下端,用直剪刀將額肌切斷,在額肌與額骨膜之間進行分離,在眼輪匝肌下做成隧道,將切斷的額肌經隧道拉至上瞼板前面并作3個褥式縫線與瞼板縫合,將皮膚切口縫合。觀察組采用聯合筋膜鞘懸吊術進行治療,麻醉方法與對照組一致,采用分離暴露CFS手法,切開皮膚,剪出少量眼輪匝肌暴露至瞼板上緣,平行瞼緣分離結膜及Müller肌,沿瞼板上緣平行剪斷上瞼提肌Müller肌復合體,在之間向穹隆方向分離。縫合過程中囑咐患者平視前方,調整上瞼高度、弧度縫合皮膚。下瞼緣中央做一牽引縫線并固定,術后患者5-7天拆線檢查。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矯正效果及手術總有效率數值分析。(2)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癥狀進行分析。主要有暴露性角膜炎、眼瞼閉合不全、眉區血腫、結膜脫垂幾種情況[3]。
1.4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x±s)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矯正效果對比
觀察組在正矯數量和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在過矯、欠矯、未矯數量方面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對比
觀察組患者在術后并發癥中暴露性角膜炎、眼瞼閉合不全、眉區血腫、結膜脫垂數值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3 討論
上瞼下垂屬于臨床常見的眼部畸形,不僅影響患者容貌,并且會由于遮擋視線而造成形覺剝脫性弱視,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目前手術矯正治療主要為聯合筋膜鞘懸吊術及額肌懸吊術治療患者,其中CFS在手術中各項數據都優于后者[4]。本研究中,觀察組在正矯數量和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在過矯、欠矯、未矯數量方面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CFS治療能有效控制患者治療有效率,提高患者對手術本身的認知與術后恢復的信心。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術后并發癥中暴露性角膜炎、眼瞼閉合不全、眉區血腫、結膜脫垂數值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由此看出,觀察組采用CFS治療能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困擾,在提高患者身心健康方面有重大意義。
綜上所述,將聯合筋膜鞘懸吊術用于提上瞼下垂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癥狀、提高患者矯正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林威,徐楊,葉飛輪.聯合筋膜鞘懸吊術與提上瞼肌縮短術治療先天性中重度上瞼下垂對比[J].國際眼科雜志,016,6(6):1193-1195.
[2] 王振軍,劉柳,王恒. 聯合筋膜鞘懸吊術治療提上瞼肌縮短術后復發重度上瞼下垂[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019,5(4):402-406.
[3] 王恒,劉柳,王振軍. 聯合筋膜鞘懸吊術治療小兒中重度上瞼下垂[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
2018,4(9):739-743.
[4] Jing Zhou, Wenli Chen, Zuoliang Qi,et al. Invited Response on: “Minimally Invasive Conjoint Fascial Sheath Suspension for Blepharoptosis Correction”[J].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019,3(4).1121